高原季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的时空关系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域广阔,位于亚洲东部,气候变化、降水分布、雨带移动以及干旱和洪涝灾害均会收到亚洲夏季风的影响,所以研究季风对预报降水、干旱和洪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亚洲季风的形成,不仅和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同青藏高原、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紧密联系。青藏高原凭借自己强大的热动力作用,极为深远的影响了我国乃至亚洲的天气气候的变化、大气环流配置,所以因青藏高原而存在的高原季风成为了亚洲季风系统中,第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已有许多学者对高原季风、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对我国的雨带位置变化、雨季长短、降水量的影响做了深入研究,但是对于其三者之间的演变规律和关系的探索尚不多见,因而研究高原季风同东亚夏季风、南亚夏季风间的变化规律、相互作用对研究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受季风影响的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是影响中国乃至亚洲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高原季风对中国的天气变化和降水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高原季风作为亚洲季风系统的成员之一,研究高原季风同东亚夏季风、南亚夏季风间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对研究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的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计算动态高原季风指数(DPMI),统计分析它与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南亚夏季风指数(SASMI)在指数层面上的关系,讨论其年际变化以及变化趋势的异同。结合600hPa位势高度场、风场、温度场的资料,讨论了高原夏季风、东亚夏季风以及南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过程,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季风变化的影响。通过以上的工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TPMI和DPMI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由于计算DPMI时,选取的中心点同高原季风的低压中心一致,会随着低压系统移动而不是固定的一点,所以DPMI比TPMI更能对高原夏季风的表征更加贴近事实。高原夏季风从4月开始逐渐形成,暖性低值系统在高原上生成;6月份暖性低压系统形成并达到最强,且高原夏季风的强度达到最大,高原中部底层大气形成了一个强低压中心,高原上空风场由西风控制转变为由气旋性环流控制;10月份以后暖性闭合低压系统向东北方向移动且强度也随之减弱并退出,高原及周边地区又重新处于西风的控制之下。
  (2)DPMI、EASMI和SASMI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DPMI在30年间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但EASMI和SASMI呈减弱趋势,但SASMI的减弱趋势较大,三个指数的整体变化波动保持一致性,DPMI分别和EASMI及SASMI在关键年高原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强度表现一致。DPMI同EASMI和SASMI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可知DPMI较EASMI超前两个月(4月-6月)时二者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而DPMI比SASMI滞后一个月(7月-10月)以及滞后两个月(8月-11月)的相关关系较为显著,均通过了0.01的信度检验。可以看出高原夏季风爆发初期同东亚夏季风盛行期相关性较好,而盛行期的南亚夏季风对减弱期的高原夏季风有较好的相关性。
  (3)亚洲夏季风的爆发是最先由于青藏的温度变化最先引起高原夏季风的建立,后东亚夏季风从东向西边的南亚夏季风开始依次爆发,东亚夏季风发展缓慢但撤退迅速,南亚夏季风则是爆发迅速而撤退过程较长,高原夏季风也是爆发较迅速,消亡缓慢。计算DPMI在夏季风盛行期同亚洲季风区600hPa高度的位势高度场的相关系数,得到结果DPMI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位势高度场呈正向的相关关系,而同南亚夏季风影响区域的位势高度场却呈现负向的相关关系。但因为地形变化,南亚夏季风因受到青藏高原高大地形的阻挡而和高原季风在以喜马拉雅山脉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限;而由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势较为平坦,没有高大地形阻挡,高原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在中国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所交集和相互影响。
  (4)温度场的变化和亚洲季风的变化紧密联系,特别是东亚夏季风经圈环流受高原上的高温中心影响较大,高原变热,东亚夏季风经圈环流北移,高原变冷,东亚夏季风经圈环流向南回归。计算亚洲季风区在夏季风盛行期间温度场和位势高度场的相关系数,发现在高原季风所影响的青藏高原、印度半岛及孟加拉湾北部,以及我国东部至西太平洋区域,温度场和位势高度场的相关系数各自形成闭合中心,相关性非常显著,所以温度场变化对季风的影响是非常直接、明显和重要的。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外强迫场的不确定性、模式对辐射强迫响应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不确定性的存在,制约了气候预估信息在政府决策中的应用。因此,揭示不确定性的来源,明晰各不确定性因子的相对贡献,探索减少不确定性的方案,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而言至关重要。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因区域而异,关于全球人口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全球陆地季风区的气候预估不确定性,目前尚存认知空
学位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系统的影响,夏季容易发生极端降水,加之复杂的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平均每年造成700多人因灾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然而,目前对于该类灾害的预报水平依旧较低,亟需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全国尺度上建立较为准确和高效的滑坡泥石流预报系统,提高滑坡泥石流预报水平,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文针对降水型滑坡泥石流,在对现有的滑坡泥石流统计预报
裸土反照率和发射率是陆面过程模式中重要的参数,它们可决定地表能量的再分配,对天气气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准确参数化裸土反照率和发射率对陆面过程模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丰富与多样化,针对裸土地表辐射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对裸土分光辐射及其反照率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陆面过程模式中裸土分光辐射反照率和发射率的参数化方案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究竟哪些气候和环境因子是影响裸土分光辐射反照率
学位
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地处东亚季风北边界附近,气候类型多样,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的降水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灌溉,农牧种植,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的降水变化既受到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的调控,又受到气候系统外强迫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影响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雨季降水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的因子两方面入手,分别分析影响东亚季风北边
学位
本文使用多套再分析资料,对夏季青藏高原高层大气热源(TPUHS)及南亚高压的中短期变化及其天气气候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揭示了夏季TPUHS的中短期变化特征及其所激发的Rossby波列对环流和天气气候的远程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夏季TPUHS的准双周变化与南亚高压双模态振荡的联系。进一步分析了夏季南亚高压双模态和东伸西退两类东西振荡的联系及其对亚洲环流和天气影响的异同。本文还研究了南亚
学位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地形和热力强迫影响大气环流和亚洲季风已有大量研究,然而目前关于调控高原热状况年际变率的主导因子以及高原热力强迫如何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海洋这两个问题依然缺少足够的关注。亚洲季风区存在复杂的多尺度海-陆-气相互作用过程。随着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以及计算资源的改善,通过海-陆-气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进行高原热力效应的研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春季高原地表感热加热达到年循环的峰值,也是冬
学位
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是热带大气季节内变率中最主要的信号,同时也是季节内时间尺度可预测性的主要来源,它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系统都有重要影响。目前大多数模式模拟和预测MJO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本文主要利用一种基于追踪MJO东传降水异常的识别方法(MJO Tracking)评估了参与MJOTF/GASS全球模式比较计划的模式模拟MJO的能力,分
春季作为东亚冬、夏季风系统转换的过渡季节,是我国东部华南地区的主要雨季之一。华南春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具有较大的年际变率,通常导致严重的洪涝或干旱灾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引起全球大气环流年际异常的外部强迫因素,但是ENSO对我国不同季节气候异常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ENSO对中国东部春季降水的影响存在年代际差异,但近年来,中太平洋海温异常型的ENSO(CP ENSO
学位
本论文利用近年来(2009-2016年)高密度台站小时降水数据、台站与卫星融合降水数据、卫星反演亮温数据与再分析资料,从气候角度深入降水事件展开分析,揭示了北京平原地区不同来向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应的大尺度环流条件。本文基于EOF等方法提出了降水系统来向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卫星和台站融合降水资料以及卫星反演亮温数据,对不同来向降水事件的小时尺度降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本论文分析了北京平原
学位
近地面能量通量尤其是潜热通量可影响局地及全球气候,同时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潜热通量的改变。潜热通量主要受到环境和地表因子的影响,其中的热量因子(辐射与温度)与水分因子(土壤含水量与大气饱和水汽压差,大气饱和水汽压差即在一定温度下大气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间的差值,以下简称水汽压差)是控制地-气间水热交换的关键。由于湿地下垫面水分供给充足且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因此,对湿地-大气间耦合程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