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域结晶法可控生长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单晶及其光电探测器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单晶由于其低的缺陷态密度、优异的光电性能以及出色的稳定性,在光电探测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潜力。然而,目前报道的溶液法难以实现晶体尺寸与厚度的双重调控,限制了钙钛矿单晶在大面积、高性能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发展了限域结晶法成功实现了钙钛矿单晶的可控生长及其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区域的高效光探测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三维限域结晶法可控生长大面积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单晶阵列及其光电探测器性能的研究在本工作中,我们发展了一种三维限域结晶策略,实现了厘米级、厚度可控的CH3NH3PbI3(MAPbI3)单晶阵列的制备,并基于MAPbI3单晶阵列构筑了高性能横向光电二极管。在该策略中,通过将软质弹性体刮刀与基底表面的微沟道紧密接触创建封闭的三维微通道,为钙钛矿晶体的生长提供三维几何限制。流体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封闭的三维微通道不仅可以诱导自发毛细管流动,使溶质传输速率比传统方法增强100倍以上,还能在刮涂过程中有效限制晶体的面内和面外结晶,从而保证大面积范围内晶体的高结晶质量以及实现晶体厚度的精确控制。采用该方法,我们获得了厘米级(2 × 2 cm2)高度有序的钙钛矿单晶阵列,其厚度可以在500 nm~5 μm的范围内调控。并且获得的MAPbI3单晶阵列具有良好的单晶特性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其中载流子寿命长达95.57 ns、缺陷态密度低至8.5 × 1010 cm-3,与报道的块状单晶相当。此外,基于MAPbI3单晶阵列构筑的横向光电二极管可用作自驱动光电探测器,未封装的器件表现出高的比探测率(>5.06 × 1010 Jones)、宽的线性动态范围(73 dB)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超过36天)。三维限域结晶策略为大面积、高结晶质量钙钛矿单晶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钙钛矿单晶在大规模光电集成器件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2.低温空间限域结晶法制备低带隙Sn-Pb钙钛矿单晶及其在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低温空间限域结晶策略将锡掺入铅基钙钛矿中,成功制备了高结晶质量的(FASnI3)0.1(MAPbI3)0.9单晶,并实现了其在近红外探测中的应用。在该方法中,钙钛矿前驱体溶液被限制在微米级间隙中,有效减慢了 Sn-Pb钙钛矿的结晶速率,避免由于异质成核和快速结晶导致薄膜的形貌不均、晶体取向无序和相分离的问题。同时在较低的温度下(40℃~80℃)逆温结晶,避免传统的逆温结晶法(≥100℃)中热触发引起的卤化物组分损失进而导致钙钛矿降解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晶体的结晶质量。通过该方法生长的(FASnI3)0.1(MAPbI3)0.9单晶表面光滑、无晶界且无相分离现象,并在920 nm处具有清晰的吸收截止边。此外,基于(FASnI3)0.1(MAPbI3)0.9单晶构筑的光电二极管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工作稳定性,器件的响应速度快至20.35 μs,线性动态范围高达87.2 dB,比探测率高达1.6 × 1010 Jones。另外,我们还研究了(FASnI3)0.1(MAPbI3)0.9单晶光电二极管在光电容积脉搏波测试和图像传感中的应用。其中,快速响应的光电二极管实现了信噪比良好的脉搏探测。工作稳定性良好的光电二极管作为图像扫描的单像素点,完美呈现了 12 × 12像素阵列的图像。本工作为Sn-Pb钙钛矿单晶在近红外探测领域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柔性度高、超轻薄、广视角等特点,从而被称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OLED技术使红光、绿光、蓝光实现全色彩自发光成为可能,但相比于绿光和蓝光来讲,对红光/近红外(NIR)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是由能隙法则所决定的。不论是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还是磷光材料,随着发光红移,器件外量子效率(EQE)下降明显。但红色/NIR发射器,在光学通
学位
合理设计和可控合成稳定的高效催化剂对于解决能源紧缺至关重要。Pt基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催化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能源转化领域。大量研究表明:催化剂的表界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深入研究Pt基纳米材料的表界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开发高效催化剂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对Pt基纳米材料的表界面结构进行精细调控,并系统地研究了 Pt基纳米材料表界面结构调控对于甲醇氧化和轻质
学位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凭借自发光、色彩饱和、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步实现商业化。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被称为第三代OLED发光材料,理论上实现了 100%激子的利用。此外,TADF材料成本低廉,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发光材料。TADF材料在蓝光和
学位
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引起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开发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对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可再生能源转换相关的化学反应主要有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氢氧化反应(HOR)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具有高电催化活性的贵金属通常用来提升这些反应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但贵金属昂贵的成本和稀缺的资源导致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各种各样的材料被研究用来代替贵金属催化剂。其中,二
学位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已经逐步发展为新一代的发光材料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普遍应用。在蓝、绿光TADF材料蓬勃发展的同时,红光TADF材料却由于能隙定律的限制而发展相对滞后。为了解决高效红光TADF材料和器件的短缺问题,采用不同的分子设计策略,开发了一系列高效橙-红光TADF材料,并应用于TADF-OLED中。在第一部分工作中,采用二次受体修饰的方法成功设计合成了两种新的橙-红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多元化检测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因此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年来,硅基纳米杂化SERS基底由于自身优异的信号重现能力以及SERS信号增强能力,获得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又称多孔
学位
近年来,细菌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临床细菌感染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和组织活检来进行诊断,例如细菌培养、生物化学鉴定、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等,这些诊断方法大都耗时长且工序复杂。非侵入性的断层成像技术,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可以提供快速、实时、无创的活体感染成像。然而,它们特异性较差、灵敏度较低,无法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炎症感染,难以实现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近年来,非
学位
近年来,深红光和近红外的有机发光二极管(DR/NIR-OLEDs)在夜视显示器、光通信、传感器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应用广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荧光和磷光材料不同,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中的三线态(T1)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热激活到单线态(S1),实现100%的激子利用率。目前,发射波长小于660 nm的红光TADF材料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发射波长超过660 nm的高效DR
学位
基于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扎实研究基础和钙钛矿自身的优异特性,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的发展在短短八年间有了飞速的上升,效率也频频突破。虽然成果众多,但是对于器件稳定性以及红光PeLED器件的研究尚有不足。本论文基于CsPbI3-xBrx体系,结合维度调控、界面调控等手段,对前驱液成分进行改进,旨在优化钙钛矿结晶,制备高质量薄膜和实现高性能红光PeLED器件。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基于含
学位
硫化铅量子点(PbS QDs)具备强量子限域效应,多激子效应以及可溶液加工等特性,在低成本新型太阳能电池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通过表面化学和器件工程的研究,Pb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从<1%提升到14%。尽管如此,Pb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目前还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和器件性能偏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中,我们详细研究了 PbS量子点配体交换过程中的组装行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