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A模型的口译脱壳记忆策略研究——以交传课堂模拟训练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名口译专业的学生来说,口译工作记忆在口译实践和训练中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是较难提升的一个技能。在口译记忆中,学生往往只获取了源语的具体词汇和信息片段,对于源语讲话人的演讲的主旨信息及逻辑关系把握不到位,因而导致无法有效传递源语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多年来,众多专家学者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而本文则考虑从口译动态RDA模型对这个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讨论。口译动态RDA模型由关联听辩理解、脱壳记忆策略和英语顺应表达三部分组成(赖祎华,2012)。本文以笔者自身在交传课中进行的训练为例进行分析,探讨RDA模型应用于交替传译训练中,能对译者在口译的工作记忆方面带来何种帮助。根据口译RDA模型以及情景模拟的相关理论,笔者采用典例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本人在交替传译课堂上所进行的七篇模拟口译,将训练的情况分为两类:脱壳记忆类和非脱壳记忆类,并从中选取典型案例对其口译工作记忆的完整性和效率性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RDA模型的脱壳记忆策略在提升口译工作记忆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若口译中大量采用脱壳记忆,则全文口译的完整性相较于不采用或少量采用脱壳记忆的译语来说要更高;(2)若口译中大量采用脱壳记忆,则全文口译的效率性相较于不采用或少量采用脱壳记忆的译语来说也要更高。同时,笔者在最后提出了两个实现脱壳记忆的策略:一个为关联性策略,一个为顺应性策略。希望本文能在理论上拓展口译动态RDA模型的实践路径研究,为提高口译工作记忆的训练策略及技能素养提供借鉴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等问题,氢能因其绿色环保可再生等特点广受关注。其中水分解制氢因产物绿色环保而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中,助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有效的降低析氢过电位,以此来提高产氢效率。而目前使用较多的助催化剂大多是以Pt为主的贵金属,但由于贵金属的稀缺性和高价性,限制其大规模生产应用,故我们将目光转向廉价易得且含量丰富的非贵金属来代替。过渡金属Ni在地壳中含
学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化石能源的燃烧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煤炭和石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冰川融化、气候变暖等温室效应。甲烷是天燃气和页岩气的主要成分,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30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甲烷干气重整反应(DRM)资源化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可以同时将甲烷和二氧化碳有效的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清洁能源氢气。该技术的核心问题是
学位
近年来,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以及抗生素、有机染料的排放等引发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环保的、低成本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一类具有可定制结构和超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晶体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论文选
学位
2,6-二甲基萘(2,6-DMN)是合成新型高端聚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重要中间体,但是工业上生产2,6-DMN的过程繁琐,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近年来,分子筛催化2-甲基萘(2-MN)和甲醇一步法合成2,6-DMN具有工艺路线短、原料便宜和目标产物选择性高等诸多优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本论文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改性SAPO-11分子筛,以获得高2,6-DMN选择性、高2,6-/2,7-
学位
作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NOx对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消除NOx的研究意义重大。SCR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脱硝技术,其中NH3-SCR技术最为成熟。贵金属铂、钯、钌等因其优良NH3-SCR性能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因其价格昂贵、资源稀缺等限制了在工业上的应用,亟需寻找性能良好、来源广泛的催化材料。本文针对NH3-SCR反应,基于单层分散理论,以ZSM-5沸石分子筛为载体,负载单一金属氧化物或多
学位
以生物质平台化合物转化为生物燃料以及其他化学品是替代化石原料进行绿色碳循环、可持续化工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围绕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如乙酰丙酸、糠醛的水相加氢转化应用,在调变合成Co-Ni二元金属磷化物合金催化剂过程中引入Y开发了一系列Y-Co-Ni-P复合催化剂,对该催化体系催化剂组成、结构与催化性质的依变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内容如下:(1)以金属硝酸盐为前体,磷酸铵盐为磷源,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
学位
本报告翻译材料来自《砾石心》(Gravel Heart)第一章的内容。该书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2017年出版的小说,讲述了一位在小岛生活的少年由于变故流离至英国的故事,带有古尔纳个人自传的色彩。在作者获奖前,国内对其的了解知之甚少,这与古尔纳这样一位重要的移民作家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翻译转换”这一概念最早由卡特福德(J.C.Catford)在其著作
学位
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的原文本是译者的导师与学苑出版社签约的翻译项目《故园画忆》之《汉中古城》。该系列丛书于2014年入选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汉中古城》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汉中著名景点、文庙、老街及古镇民居四个方面的特色。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两个难题:第一,原文本含有大量有关汉中地区特色风俗的文化负载词,其中大部分为中文所独有,英文中很难找到对应词。第二,此书主要面向
学位
这是一份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天堂》(1994)。它主要讲述了被父亲卖掉当工人的12岁男孩尤素福,在8年的商旅生活中成长的故事。故事以19世纪末处于殖民统治的东非为背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该小说的中文翻译。对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普遍认为是小说中最重要、最生动的部分。在《天堂》中有大量的对话,因此笔者引入了维
学位
《海边》(By the Sea)是诺贝尔文学获奖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的第六本小说,国内目前无中文译本。该小说以1964年的桑给巴尔革命为背景,讲述了奥马尔和马哈茂德的故事。奥马尔以难民的身份进入英国后,遇到了以前的敌人马哈茂德。在异国他乡,他们决定消除世仇,与过去和解,共同面对“半非半欧”身份的歧视问题。本报告以《海边》为源文本,采用案例分析法,在吉迪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