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血液微生物对昆明种小鼠血液微生物组及血糖水平影响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仅中国就有上亿人患糖尿病。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遗憾的是,糖尿病至今尚未有有效的预防和治愈手段以及早期预警手段。许多研究表明在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且这些微生物在体内参与着多种代谢调节。而且还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人体内(血液)的微生物与糖尿病的关系尚不清楚,本论文对体内(血液)微生物和糖尿病的关系以及通过注射微生物菌液的方式改变小鼠血糖值和体内(血液)以及肠道微生物做了研究。一般认为体内(血液)微生物与糖尿病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有研究报道称使用抗生素等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所以推测体内(血液)微生物的改变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采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糖尿病患者、正常人的血液微生物进行测序。检测发现在人的血液中存在10种丰度较高的菌门,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以及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拟杆菌属(Bacteroidaceae)等10种丰度较高的菌属。且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的血液微生物存在很大差异,且通过对血液中微生物的情况和血糖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血液中微生物的组成情况能预示着糖尿病的发展阶段。说明体内(血液)微生物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微生物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还有部分糖尿病的病因不明确,我们认为部分病因不明确的糖尿病的发生于体内微生物的改变有关。因此我们采用了注射微生物感染的方式对此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小鼠经过注射微生物感染后血糖值升高,成功感染并且血糖值升高的小鼠有4只,感染率为8%。并且我们实验组高血糖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血液和粪便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检测发现在小鼠的血液中存在10种丰度较高的菌门,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以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10种丰度较高的菌属。且高血糖小鼠的血液微生物与正常小鼠的血液微生物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样的我们在肠道微生物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说明通过注射微生物感染的方式可以使小鼠血糖升高并且伴随着血液和肠道微生物的改变。这一发现有利于我们对体内微生物和糖尿病的关系进行探究。
其他文献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潜在发展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研究发现或与遗传因素、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损伤、轴突运输损害、线粒体功能缺陷、蛋白质异常聚集等密切相关,且其作用可相互重叠、相互影响。有研究报道多种RNA结合蛋白的异常分布、积聚可导致ALS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团队前期发现hnRNP G蛋白在ALS小鼠模型的脑组织中下调,但尚未研究其下调的机制。为此,本实验将研究hnRNP G在ALS动物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损伤而导致的痛觉过敏或痛觉异常。研究表明,痛觉通路上的多种胶质细胞等非神经细胞广泛地参与了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P2Y12受体是嘌呤能受体家族中的一种Gi类型的代谢型G蛋白偶联受体,表达于小胶质细胞、卫星胶质细胞等与痛觉通路密切相关的非神经细胞上。早年人们已经发现,在P2Y12受体全身敲除的神经痛模型小鼠,其机械痛过敏现象显著弱于对照的野生型小鼠,提示P2Y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实现沿线国家间的优势互补,自该倡议提出以来各国也积极采取了诸多措施坚持开放合作。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主体,正积极参与到国别合作之中,中国也将“一带一路”国家视为重要投资对象,截至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1727.7亿美元,当年直接投资流量达178.9亿美元。而这一切离不开东道国的便利化措施,东道国的投资便利化是指通过一
研究背景: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atrial tachycardia,AT)是发生在心房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率通常≥100次/分,可根据其电生理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分为自律性房速、折返性房速以及触发活动性房速,不同电生理机制的AT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对AT的遗传学基础还尚不清楚,但AT常常先于或伴发房颤,大量研究发现房颤与编码钠、钾、钙等离子通道的基因发生变异密切相关,其中以钾离子通道
背景:脑血管病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及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其中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是引起神经细胞损害的重要分子病理机制。黄芩素是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主要从黄芩的根中分离而来。黄芩素发挥众多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抗兴奋性毒性、抗凋亡、刺激神经发生、促进神经保护因子的表达等,可有效缓解神经细胞损伤。目的:建立H2O2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体外实验模型,探索黄芩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和鼻病毒(Rhinovirus,RV)对鼻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蛋白表达、上皮结构重塑和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1、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7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 NP)患者鼻息肉组织和25例健康
随着环境污染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课题。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表面的水氧化因其可以有效的开发人工光合作用水分解而备受关注。水分解为H2和O2本身在热力学上不是有利的过程(ΔE0=-1.23 V),是需要外部驱动的上坡反应。实现水分解最困难的是实现析氧反应(OER)中四个电子的转移。在近50年来,光催化的应用得以发展,目前所发现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致死高危、致残高危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复杂,急性期的血管再通治疗常引起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临床研究发现,不同时间点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预后差别较大,这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在生物体内,昼夜节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昼夜节律基因(Circadian gene)。昼夜节律基因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等作用,影响中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2019年1 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会译员,笔者分别参加了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的综合展及11月13日-20日的延长展。本文是基于此次展会口译工作经历所
本文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判例为主要研究材料,区分域外管辖和法律的域外适用,以美国国会提出的反域外适用推定原则为着力点,在对其定义、发展历史、适用方法及发展趋势做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最高院的司法实践和的现实需要,分析该推定原则的具体内涵。同时借鉴在该原则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规则和司法制度,例如美国法庭之友制度,用以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一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首先区分了美国域外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