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被认为是引起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最原始病原体,它是一种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细胞的逆转录病毒。本文主要研究核酶RNase P对HIV感染复制的影响和HIV与HCMV共感染这两方面的内容。使用一种体外筛选程序,我们已经筛选到一系列核酶RNase P的突变体,它们在体外可以高效的切割mRNA序列。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突变体——它针对HIV-1的RNA序列位于基因tat区域内。这个突变体核酶在体外切割tat RNA序列的效率比野生型核酶高20倍。这个核酶RNase P突变体的催化活性RNA来源于大肠杆菌,83位和340位核苷酸发生了突变(G83→U83,G340→A340),我们的实验结果第一次直接证明了这种组合突变提高了核酶切割HIV-1的RNA序列的活性。而且,在细胞内,这种突变体核酶比野生型核酶更有效的降低了HIV-1核心蛋白p24的表达和细胞内病毒RNA的水平。在稳定表达这种突变体核酶的细胞内,病毒RNA的水平下降了90%,病毒的生长水平下降了150倍;而在没有表达核酶或者表达催化活性位点失去活力的核酶的细胞内,病毒RNA的水平下降不到10%。因此,我们认为基因工程改造的核酶突变体可以有效的抑制HIV的感染。这些实验结果也表明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核酶RNase P在抗HIV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由酵母双杂交筛选到的7个HIV病毒蛋白和7个HCMV病毒蛋白之间的12对相互作用,得到两对阳性结果,分别是tat-RLl和Nef-RLl。通过双荧光报告基因检测,我们发现RL1和tat以及RL1和Nef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影响HIV的LTR序列的转录活性。而RL1与pNL4-3. Luc. R-E-和pVSV-G·一起瞬时共转进293T细胞时,随着RL1量的增加,细胞培养基中HIV-1核心蛋白p24的表达量递增。我们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到与RL1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因子hnRNPK,免疫共沉淀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也证明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作用;而文献报道hnRNPK调节HIV-1的tat/rev外显子3的剪切过程,对HIV-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RL1和hnRNPK一起瞬时共转进293T细胞时,hnRNPK的表达量会随着加入RL1的量增加而递减。所以,在HIV和HCMV共感染时,我们推测HCMV可以通过RL1作用于hnRNPK促进HIV-1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