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吕埃勒的非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gd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摄影的概念》和《虚构摄影:一种非标准的美学》两部著作是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出发对美学进行创新性思考的成果——“非美学”思想的集中展示。在这两部著作中,拉吕埃勒从摄影开始,探讨了传统摄影理论对摄影施加的规定和限制,提出了破除这种限制所需要采取的手段,随后,他拓展这些手段的使用边界,不再将它们拘泥于重构摄影与摄影理论的关系,而是扩大到重构艺术和美学的关系的过程中。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章节论述了拉吕埃勒的“非美学”思想:第一章主要厘清了拉吕埃勒提出非美学思想的背景。从理论背景的层面来看,拉吕埃勒对美学的关注是从批评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开始的,拉吕埃勒认为黑格尔只是在用自己的话语阐述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而已。除此之外,胡塞尔在现象学中对表象的真实性的肯定以及德里达模糊文学与哲学边界的写作风格都启发了拉吕埃勒。而在实践层面,詹姆斯·特里尔的光学艺术作品启发了拉吕埃勒对元一的思考,卡梅隆突破传统摄影理论的“非聚焦的摄影”诱发了拉吕埃勒对传统的“美学高于艺术”的权力结构的批判,而迈克·弗雷恩创作先锋话剧《哥本哈根》的过程则为拉吕埃勒构建自己非美学思想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指引。最后,拉吕埃勒基于自己的非哲学背景,从“元一”也就是一种彻底内在性的视角出发,使用“克隆”的思维方式,开启了自己的“非美学”思想研究。第二章主要讨论“非美学”思想的问题意识。“非美学”思想是拉吕埃勒“非哲学”框架下的一个子项。拉吕埃勒认为,传统哲学总是用外在于实在的范畴规定彻底内在性的实在,从而失去了对实在本身的把握。而在艺术领域,拉吕埃勒认为,以往的美学也试图用外在于艺术的范畴规定艺术(如设定艺术的本质、划分艺术的形式等方式),从而否定了真正内在于艺术的知识。继而,拉吕埃勒提出了自己使用“非哲学”重新认识艺术、赋予艺术与哲学真正平等地位、通过艺术认识实在的新途径。第三章剖析了作为“非美学”思想起点和典型事例的虚构摄影。拉吕埃勒之所以选择摄影,是因为它是一种美学的力量相对薄弱而对现实经验的人的关注相对强烈的艺术形式。借助摄影的这一特征,拉吕埃勒提出了自己“非美学”思想的关键武器——虚构。拉吕埃勒的虚构是一种将不同的知识形式平等地纳入非美学实践的思维方式,这种纳入不是各种要素的随意混合,而是其严格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量子科学支持的多学科要素的相互叠加,并最终借助语言符号甚至是文学的手段来表达自身。通过这样的虚构,拉吕埃勒试图赋予美学和艺术真正平等的地位,并创造出新的艺术体裁。第四章主要讨论拉吕埃勒与自己长期的理论对手巴迪欧在美学领域的交锋。巴迪欧同样认为以往的美学总是把艺术看作待自己去解读的对象,并认为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真理需要由哲学来赋予,但与拉吕埃勒试图赋予艺术与哲学平等地位的做法不同的是,巴迪欧要把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艺术产生了真理而哲学只负责表达。而在艺术之外,巴迪欧认为还有科学(数学)、政治和爱情也能产生真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学,因为它能引导我们走向唯一可行的本体论——数学本体论。拉吕埃勒旗帜鲜明地反对巴迪欧的数学本体论,认为这不过是用数学的权威取代了哲学的权威。此外,通过比较两人对舞蹈这一艺术实践的不同看法,我们会发现巴迪欧仍然在试图用哲学的方式定义艺术,而拉吕埃勒对艺术的态度则更为开放。第五章主要是站在更广阔的视域中对拉吕埃勒“非美学”思想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美学重构艺术与哲学关系的努力,无疑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革新了哲学研究中的科学观,为我们展现了数字化时代美学研究的新图景,并且与阿多诺、本雅明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思想遥相呼应。不过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虽然拉吕埃勒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人的主体性,但却存在着抛弃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产维度等问题。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得出的科学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孤立、封闭的状态逐渐走向交流、开放的过程,走向世界历史是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发展形势复杂,如何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期为
学位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和总体要求,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上升到关系国家发展的关键地位。实现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作为理论遵循,其中,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体系完整、成果突出,对我国制定治理策略、拓宽治理思路、提升治理效能意义重大。本文着眼于相关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分析归纳、逻辑与历史相
学位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和终极旨归。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实现人的解放进行不懈奋斗,其理论和实践均围绕此命题展开。马克思之前的诸多哲学家也曾对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探讨,但其思想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为突出的便是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则不同,它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逐步趋于科学的。作为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形成对于解读人的解放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以唯物史观
学位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小农改造问题,并对改造小农的原则、条件、着力点与具体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农改造思想。我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与俄国相似的问题,农民占大多数、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的国情农情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十月革命后列宁的小农改造思想,结合新时代我国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现
学位
阿维夏伊·玛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是以色列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其著作《记忆的伦理》(The Ethics of Memory)以“记忆的伦理”为主题,详细阐述了他的“记忆伦理”理论。基于对伦理与道德的划分,玛格利特将人际关系区分为厚的关系和薄的关系。厚的关系受到伦理的规范,是指与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人际关系;薄的关系受到道德的规范,是指与我们有淡薄或陌生的关系。在厚的关系中,记忆如同
学位
“美好生活”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索和追寻的重要主题。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哲人、思想家们对“美好生活”进行锲而不舍地省思和勾画,绘就出各具特色的“美好生活”图景。古希腊哲学家们注重向内探求,把“美好生活”等同于“良善生活”,把行为合乎“德性”和获取“智慧”作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手段,并将“至善”当作“美好生活”的最终目的。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古典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的现代需要及其满足。个人
学位
恩格斯无产阶级贫困理论深深植根于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之中,是在批判汲取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贫困学说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渐生成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时代呈现出进步与退却并存的特征,一方面,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工厂、国际贸易、民族交往、物质生产等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贫富分化、阶级冲突、工人斗争运动等愈演愈烈。无产阶级处于极端穷困潦倒的境地。随着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
学位
意识形态话语权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关乎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和头等工作。十八大以来,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然复杂”的客观现状,另一方面是意识到我们党需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1)总结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工作的历史
学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要求国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继续勇于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日益增强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力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的发展成果,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的全方位现代化,实现更深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我国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能动性,在踔厉奋发中实现共同富裕。如今,我国的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瞩目性的进展,
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开始酝酿“和平演变”战略,着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与渗透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率先对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予以关注,并对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西方“和平演变”威胁进行了具体思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反“和平演变”措施,其形成的反“和平演变”思想,已经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西方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