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与企业投资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投资是企业实现自我增值的主要方式之一,关于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减税降负”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推出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决定对部分企业的期末增值税留抵税额进行退还。通过逐步试点之后,目前已在全行业展开。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最直接的影响体现为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量,企业的资金压力得以缓解,进而可能会激励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力度。为全面评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留抵退税制度影响企业投资的作用机制,并从企业规模和区域因素两个角度分析了异质性影响效应。然后,基于财税[2018]70号文的出台背景,将2018年试点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7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2季度共10个季度的合并报表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并通过基准回归、稳健性检验、渠道检验和异质性检验,厘清了其中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激励作用,虚假实验、缩短样本期间、剔除去产能产业和固定效应检验四种稳健性检验方法证明了这一结论十分可靠与稳健。第二,理论分析和渠道检验的结果证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改善了企业当期现金流量进而激励企业投资,现金流量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用于企业投资的重要渠道。第三,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因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区域因素而有所差异。从企业规模角度分析,留抵退税政策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投资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激励作用并不显著;从区域因素角度分析,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激励了东部地区企业的投资,但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激励作用并不显著。根据上述结论以及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继续完善我国增值税制度,深化“减税降负”的目标作参考。第一,进一步推广好留抵退税制度,并做好退还政策和办理流程解读工作,让更多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带来的红利,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第二,第二,持续完善留抵退税制度,进一步降低申请门槛、放宽限制条件、提高退税比例、开通线上办理功能、限定办理期限等等,支持广大企业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复工复产。第三,落实留抵退税的财政资金保障,确保留抵退税政策在本地顺利贯彻落实到位,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复工复产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其他文献
家族企业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泰安数据,截至2020年末,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比近60%。根据建信信托数据,2018年我国财富超20亿元的企业家平均年龄为55岁。未来10-20年,诸多企业创始人将受年龄、身体健康等因素影响,不再适宜担任企业领导者,我国大量家族企业将面临代际传承问题。考虑到控制权传承样本较少、所有权传承涉及遗产问题,本文以家族企业经营权代际传承对企业绩效的
近年来,我国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高低不仅关乎公司的价值实现与长远发展,还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在学术研究中将目光聚焦于制造业的投资效率也就非常有必要。随着资本市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同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来探讨股票错误定价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是否会产生显著影响,若该影响是显著
目前我国已经把发展科技产业创新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企业如果想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成为头部企业,强化自身研发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而研发方面的支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成本比较高,会影响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且在短期内不会获得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在市场中寻找投资。显然资本市场就是一个直接、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渠道。随着近些年来诸多法律的颁发,如创业板的成立,注册制的实行推广,我国的金融体制愈发完
最近十年来,具有互联网从业经历的高端人才加入非互联网企业并担任高管的现象愈发明显,他们自信程度高,抗压能力强,愿意接纳新技术、新观点、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意愿,将对非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之实体识别技术,配以手工核对方式,提取出上市公司历年高管简历中的互联网从业经历特征数据。以2010年到2018年为观测年份,以沪深A股上市的非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从高管互联网从业经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在经济整体发展和上市公司成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股票投资者逐渐变得理性,基本面分析方法重要性也逐渐显现。若上市进行盈余管理掩盖真实经营状况,将带来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投资者、监管者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便难以判断真正的好公司。这将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对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探究,将对提高会计
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际竞争与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的地位日渐显赫。我国为培育具备科技创新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然而,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因为高风险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而面临融资约束问题,对其发展产生了阻碍。政府在制定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扶持政策时,应当将融资约束问题纳入考虑范围,才能较好地解决企业切身实际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财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劳动力成本稳步上升,劳动工资结构问题更加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同行业之间工资的绝对水平差距渐显,在金融行业内部,细分领域之间的工资差距也不断拉大。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命脉,其整体发展和内部均衡的问题都是极具研究意义的。工资差距及其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在金融行业有怎样的表现,亦是值得通过实证进行探究的主题。本文从公司视角出发,通过在平均工资模型中加入行业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减税浪潮,国内也面临一系列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加之受到疫情的冲击,经济运行迎来巨大的压力。而企业会根据宏观政策和经济变化调整其对策以抵御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金税三期”工程的上线,提升了征税机关的征税能力,也压缩了企业避税的空间。本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以“金税三期”工程的上线衡量征税能力,研究经济波动中的企业避税行为,并进一步检验征税能力对企业避税周期性的影响。本文从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税制改革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环境总体处于长时间的变化更新之中,也带来了较高的税收不确定性。在实体经济进入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阶段的背景下,税收政策给企业带来的优惠和不确定性之间的权衡问题显得更加重要。税收负担的下降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实业投资水平提高。但频繁推出各项税收政策以及地方税收执法机关难以预测的行为所致的税收不确定性,则可能会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企业的投资决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消耗问题愈演愈烈,绿色发展的概念开始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因其潜在的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成为国内外学者与组织机构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文献的研究对象基本上集中在制造业与服务业,港口,尤其是开放型外贸港口作为一国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水污染等的重要来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仅存的少量文献也大都聚焦于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