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以探讨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从而从心脏电生理角度对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进行佐证。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就诊并行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的100例单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常规检查,排除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右向左分流、双向分流、肺动脉高压以及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有入组患儿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得出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标(包括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并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研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DC与HRV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一般资料: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儿共10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3月-7岁,体重11.23±4.69kg,室间隔缺损大小7.41±2.54mm。2.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结果:VSD患儿术前DC值为3.617±0.865ms,83%的患儿DC值小于4.5ms。术前SDNN和rMSSD均值分别为87.49±15.14ms、29.93±5.18ms。3.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术后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1)与术前1天对比,术后3天的DC、SDNN、SDNN Index、rMSSD、LF、HF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个月的DC升高、SDNN、SDNN Index下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rMSSD、LF、HF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SDNN Index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DC、SDNN、rMSSD、LF、HF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的DC、SDNN、SNDD Index、rMSSD、LF、HF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与术后3天对比,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DC、SDNN、rMSSD、LF、HF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的SDNN Index升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SDNN Index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与术后1个月对比,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DC、SDNN、SDNN Index、rMSSD、LF、HF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与术后3个月对比,术后6个月的DC、SDNN、SDNN Index、rMSSD、LF、HF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4.DC与SDNN、SDNN Index、rMSSD、LF及HF的相关性:DC与SDNN、SDNN Index、rMSSD、LF、HF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900,P<0.001;r=0.743,P<0.001;r=0.753,P<0.00;r=0.661,P<0.001;r=0.688,P<0.001)。结论室间隔缺损患儿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均能反映室间隔缺损患儿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可用于早期识别患儿存在的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及程度,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室间隔缺损患儿自主神经功能术后早期虽然较前下降,但术后很快改善,无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等并发症,从心电生理角度佐证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在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及接受经胸微创封堵术后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方面具有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