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能源精细化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合理的能源消费总量,优化的能源生产结构,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完善的能源运行机制,在“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给广州市下达了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控制目标:至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284万吨标准煤以内、年均增速2.1%,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3%,年均下降4.2%。然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完成情况十分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广州市的能源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能源精细化管理。能源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依托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建立能源数据渠道和持续维护的机制,构建完整的能源分析模型体系,为能源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数据分析结果,提高能源决策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自主化。能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有:(1)完善的能源数据收集机制与能源分析模型体系,实现相关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满足多部门的数据分析需求。(2)管理对象的精细化,将能源精细化管理落实到行政区、行业、企业层面。(3)多角度的能源数据分析,为能源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多维度数据参考。
  目前广州市能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政府部门能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能源相关主管部门的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导致部门间协调工作量较大,信息衔接不够畅通。(2)广州市能源主管部门能较好地掌握全市能源现状,但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对行政区和行业的能源管理仍存在不够精细、分析不足的问题。能源主管部门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关键时间节点的能源指标进行管理,在能源管理过程中对能源空间分布的认知不够深入。缺少基于能源基础数据库的能源分析模型体系研究作支撑。
  针对广州市能源粗放式管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行政区能源消费预测和分行业月度用电特点研究将广州市能源分析进一步拓展到行政区与行业层面,从时间角度提出相关能源管理建议。为增强能源空间管理能力,能源消费重心分析为广州市空间能源管理提供参考,从空间角度提出能源管理建议。最后为完善能源精细化管理的能源数据收集机制与能源分析模型体系,研究初步提出了能源分析模型体系与能源统计制度的相关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对2018年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并进一步应用于2019、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预测。结果表明,在短周期预测、小数据样本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细化数据区域来使用多种因素对能源消费量进行预警预测。使用多因素的分行政区预测方法比其他方法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2)分行业月度用电特点研究发现,基于广州市分行业月度用电特点、抓住行业用电量风向标子行业,利用存在可相互抵消用电波动的用电组合,在2017年广州市用电量水平下优化行业用电结构和优化用电时间管理总计可减小约2.25亿千瓦时的全社会用电月度峰谷差。
  (3)能源消费重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2010-2017年能源消费重心位于天河区东部并持续向南迁移且波动幅度大;第二,能源消费重心与GDP重心的空间重置性较高,但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第三,因素分解模型结果表明能源消费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南沙区人口大量增加、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根据各区因素分解结果预测未来能源消费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而理想的移动方向为西北方向,可令各要素之间的空间耦合性增强并大幅改善空间不均衡性。
  (4)作者初步提出了能源分析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分别将行政区、行业和企业作为研究主体提出相应的分析模型与分析内容以满足各类服务对象的数据分析需求。体系将分行政区能源消费预测、分行业月度用电特点研究、能源消费重心分析囊括其中,并根据政府决策主体的需求提出多种模型组合,为新的能源分析方法提供展望。
  研究从分行政区能源分析、分行业用电分析、能源空间分析的角度完善了能源分析模型体系,为能源精细化管理充实了能源分析方法和模型基础。各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方法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对原有研究的拓展,使其符合广州市能源精细化管理需求。作者对广州市能源精细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分别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分别对能源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建议。研究也为广州市能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功能和管理思路。
  本研究仅从三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拓展思路,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研究深度还远远不足以满足能源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需求。今后还需从方法的延伸性和组合性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细化能源管理对象、增加能源分析角度、完善能源分析模型体系。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石能源逐渐减少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以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最主流的车型。汽车空调系统能够为司乘人员提供一个安全且舒适的微环境,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辅件。因为电动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没有内燃机,无法利用其余热进行供暖,采用PTC电加热的方式取暖能效比较低,故提出了电动车热泵式空调的概念。压缩机是电动车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涡旋压缩机相比其它类型压缩机,性能优势明
学位
热泵换气热回收系统具有较高的回收效率,甚至可以承担房间部分空调负荷,结合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思路,热泵换气热回收系统与房间空调系统相同的结构令该形式的换气热回收系统更具有改造为“空调新风一体机”的潜能。因此,掌握换气热回收系统的运行特性并改善其在不利工作环境下系统的性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清晰合理的定义换气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性标准,掌握影响能量回收装置节能性的关键因素,提供科学可靠的装置评价理
学位
在推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减少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中,空气源热泵是非常有效的替代方案,其结霜和除霜方式、理论是研究热点之一。家用小型空气源热泵一般采用逆循环除霜方式,通过四通换向阀的切换,供热停止并以牺牲部分有用能为代价实现化霜和除霜。但对于大中型空气源热泵,供热能力随负荷的调节灵活度不高,系统热惰性过大,冷热流体混合热量损失不能忽视,传统的采用四通阀换向的除霜方法,不能适用大中型空气源热
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清洁无染污等特点,与直接用电供暖相比,利用空气源热泵供暖可节约50%-75%的电能。目前空气源热泵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低温制热性能差,另一个是环境工况波动剧烈导致的变工况问题。对于低温工况,经济器补气技术可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的低温制热性能,且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压缩机是空气源热泵的核心部件,其热泵系统变工况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由压缩机来体现。当热泵系统的工况变化
容积式膨胀机是中低品位余热回收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关键设备。单螺杆膨胀机作为一种容积式膨胀机,其具备单级膨胀比大、带液不敏感、工作域宽、受力平衡等诸多优势,在中低品位热能利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单螺杆膨胀机内部存在泄漏、摩擦、传热、流动、欠膨胀或过膨胀等多种不可逆损失,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单螺杆膨胀机的性能,本文针对单螺杆膨胀机内部的不可逆损失及非定常流动特性展开研究,
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正在与日俱增,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和污染环境的缺点,因此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其他形式的新能源。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由于其广泛分布和易于获取等优点,是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两种能源存在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加大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难度。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来利用这两种能源。光催化是一种绿
学位
生物质气化技术需要配套净化、余热回收工艺以提高燃气洁净度并增加能量利用效率。燃气净化及余热利用设备如水喷淋塔、余热回收锅炉等通常以水为介质,高温粗燃气与之直接或间接接触进行净化或换热。在这些过程中,水往往循环使用,但随循环次数增加,水体中逐渐混入大量粉尘、飞灰和焦油,水质由此变差。  循环水中特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挥发酚、NH4-N、固体颗粒等,属于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且经历循环后水温维持在5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增加能耗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这对广州市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研究使用LEAP模型,通过设置基准情景、综合情景,其中综合情景包括运输结构调整情景、能源效率提高情景、能源结构优化情景,模拟了广州市交通运输领域未来能源消费和CO、HC、NOx、PM2.5、SO2五种空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了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策略,从而为城市交通
学位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能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当今人类社会亟待攻克的难题。目前,在众多能够缓解资源短缺以及解决环境污染的能源中,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的使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与单独的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相比,可以同时得到电量和热能,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此外,其还可以与建筑相结合,在不额外占用土地的同时达到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NGH)具有绿色清洁、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特点且储量丰富,是我国重点开发的新型能源之一。目前我国已完成两次天然气水合物的现场试采,但为进一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稳定开采,仍需对NGH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指导NGH开采技术及工艺的改进和优化。而蒙脱石作为海泥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独特的水化膨胀特性,对蒙脱石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