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先从政策背景、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基本养老替代率越来越低三个主要角度阐述我国基本养老面临的严峻挑战。背景主要阐述了 2014年之前,没有进行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时,退休人员因为在职时工作单位性质不同而产生的退休金差异;2014年改革后,退休金差异不存在了,但是,国家财政出资缴纳的职业年金和需要企业自己出资缴纳的企业年金,导致补充养老产生了差异,因此可能带来新的“双轨制”;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造成基本养老金的存量资金越来越少,甚至在2035年,存量资金可能会被用光的现象;还有可能存在将来工资增长快而养老金增长慢,导致养老金替代率变得更低。由此,本文对国内外诸多相关学术文献的研究梳理,对企业年金、替代率、养老第二支柱这三个概念体系进行深入阐述:研究发现我国城镇职工(不包含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体系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三支柱,本应该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几乎没有发展,只有基本养老这一支柱独大,而依靠一个支柱支撑全社会城镇职工养老,如果一旦发生经济形势变化等不可抗因素,将会引发极大的社会问题,由此分析出提高企业年金替代率对于缓解我国将来要面临的养老金压力和系统性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更深入,选取山东省作实证分析,通过提取国内大型养老金公司A公司山东省分公司的数据,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来分析影响企业年金领取总额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出在本次采用的12个影响因素中,缴费基数、缴费时限和中人补偿三个因素对退休时企业年金账户金额影响最大,投资收益率不同也显著的影响账户金额。之后通过公式得出推论,影响企业年金领取总额的因素与影响企业年金替代率的因素正相关。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进行分析,发现尽早地建立企业年金,增长企业年金缴费时限对提高替代率是最重要的。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结合10多年的企业年金管理工作经验,基于对企业年金政策、运营环节、市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数据管理及潜在的参与主体综合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在未来发展企业年金业务上的一些建议,特别是目前中小企业的职工参与企业年金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创新性的建议有3个:(1)提出淡化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界限,目前养老金公司经过10多年的运作,在平台建设、运作模式、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具备了管理个人缴纳年金的能力,解决了以往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中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因此不再需要重新建设系统等,只需要充分利用已经有的体系来支持个人加入新的年金计划中。(2)由养老金公司作为发起主体,设立几个专项计划,在没有办理企业年金的单位工作的职工、农民、自由职业者均可以自己缴费,经过长期的累计和投资收益的增加,退休时领取年金。(3)充分借鉴职业年金单位那部分的缴费是由财政提供及德国经验,在已经缴纳基本养老基础上还要参加养老金公司专项年金计划意愿的职工,则同样由财政作为这部分人的单位,按照其个人缴费金额的一定比例,为其进行单位缴费,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激励个人尽早的参加企业年金,从缴纳期限因素上有效提高企业年金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