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n272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来说,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程度有所缓解,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低的问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和地区的长治久安,云南省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刻不容缓。区域经济需要协调发展是因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为了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和特征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进而明确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以提出促进云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本文首先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协调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的理论进行归类后,推演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及模型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定义。在此基础上,因数据可得性及规划年限的原因,本文基于1988年到2015年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期内的统计数据,从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存款状况等方面,对云南省不同区域层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和特征进行统计描述。然后,根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做出的定义构建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云南省不同区域层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进而得出云南省集山地高原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四区”于一体的经济地理特征是影响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的结论。进而,文章得出该“四区”因素通过影响经济交易效率,决定着各区域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进而影响云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结论。文章还得出云南省6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经历先缓慢上升后,在2002年达到顶峰,然后又下降至低于初始年份的路径,总体呈倒“U”型发展态势;而16市州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而言是缓慢上升的,至2015年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结论。文章还提出各层级区域需实施进一步提高其区域相对比较优势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在云南全省区域内实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推进海陆空路网建设、搞活沿边经济带、优化面向东盟地区的口岸便利度、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成经济桥头堡和实行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进一步促进云南省各层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其他文献
大气氧化性是反映对流层大气自我清洁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大气成分的转化和移除速率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探究未来大气氧化性的变化趋势以及其对气候的反馈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历史时期不同气候态下的大气氧化性指标物记录可以为了解大气氧化性的变化机制提供新认知。冰芯硝酸及其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信号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大气氧化性指标。一方面,大气活性氮(NOx=NO+NO2)对大气氧化性自由基的循
量子随机游走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信息处理领域有着众多的应用。本文将重点集中三种量子随机游走模型:连续时间量子随机游走,分离时间量子游走和作为多粒子量子随机游走的一种特例存在的多光子干涉。我们会在本文给出基于这三种量子随机游走的具体问题,主要分析其对称性或者拓扑性质。首先,我们通过连续时间随机游走来研究D-Wave量子计算机的结构图。在研究中,我们考虑了反射边界和周期边界,还考虑对其结构图增减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被简称为“慢阻肺”,这是一种可以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日常管理的最重要的部分是肺康复,有助于增强其运动能力,减少医疗及康复支出,减轻COPD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康复作为一种科学的康复方式,是COPD患者肺康复的一个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矿井隧道等基础设施的扩充和修建。在隧道挖掘过程中,常遇到陷落柱、断层等导水构造,尤其是在大倾角的陡倾富水断层处十分容易发生突水灾害事故,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和安全生产。近几十年来,我国因突水事故造成伤亡人数愈万人,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准确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的陷落柱、富水断层等灾害构造依然是亟需解决的难题。直流电阻率法具有设备轻便、抗干
分子具有电子态、自旋态、振动态等多维度的内禀参量,这些不同的内禀参量决定了分子的特异性质和丰富功能。在实际环境中,分子间或分子衬底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外场的作用也会导致这些参量的变化。全局性、高精度表征分子多维度的内禀参量,对于基元化学反应理解、材料合成、分子电子学、量子信息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如何实现分子多内禀参量的全局表征,认识环境和外场作用下内禀参量的动态演化过程,是
近年来,双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以其工作电压高、正极材料相对廉价易得等特点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电解液中阴、阳离子分别担当正、负极反应载流子的储能机制使得双离子电池的正极反应迥异于其他传统电池;而最为常见的石墨正极所拥有的高反应电势对电解液(质)的耐氧化性也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在有机溶剂电解液中,阴离子的溶剂化效应更增强了石墨正极储能行为的复杂性。目前来看,还有以下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
由脱合金腐蚀制备的纳米多孔金属(nanoporous metal)具有开放的三维网络结构、纳米级的孔棱和孔洞、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宏观(毫米级别以上)的材料尺寸,表现出许多优异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纳米多孔金属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性能和应用等方面都已经获得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各种重要的实际应用都对纳米多孔金属的力学性能提出了要求,因此纳米多孔金属的力学行为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
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是能够实现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和高性能一体化成形的新兴快速成形技术,其中常见的激光熔化沉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技术是通过大功率高能激光束应用粉末或线材在基板上进行快速凝固沉积,以实现复杂构件的制造,并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已经实现应用。对于低合金钢的LMD成形来说,成形组织结构及
多波段巡天表明,纤维状分子云在冷暗星际介质中随处可见。在大的尺度上,超过100 pc的大尺度纤维状分子云被人们视作银河系旋臂的“骨骼”,撑起整个银河系;在小的尺度上,纤维状结构连接了分子云的坍缩到最终碎化而形成致密云核的过程。正因为此,纤维状分子云是当前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基于紫金山天文台(PMO)13.7 m毫米波望远镜“银河画卷”巡天数据,本论文瞄准大尺度纤维状结构的动力学性质,对第二
微粒,通常指直径在1到1000 μm范围内的粒子。微粒因其优秀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微粒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药物递送和防伪等。另外,微粒的组装结构也被用于如组织工程、精准给药、传感器和致动器等方面。用于操控微粒沉积组装的技术有光镊、磁泳、电泳与介电泳、声波操控以及静电雾化等。其中,静电雾化技术不仅可以制备多种不同形貌的微粒,还可以控制微粒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