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法结构“V+给+NP”和“给+NP+V”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借助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从构件特征、构式义、意象图式等方面对这两个结构展开深入分析,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范围,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述评。同时,对文章的语料来源也做出了详细说明,即本文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法结构“V+给+NP”和“给+NP+V”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借助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从构件特征、构式义、意象图式等方面对这两个结构展开深入分析,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范围,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述评。同时,对文章的语料来源也做出了详细说明,即本文考察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所收录的1223个动词,将能够进入构式“V+给+NP”和“给+NP+V”的动词全部挑选出来,利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以及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对这两个构式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逐一检索,共提取出有效语例919条。第二章主要是对构式“V+给+NP”的构件与构式义进行描写与分析。首先对“V+给+NP”结构的构式性进行判定;其次分别对常项“给”、变项“V”、变项“NP”展开层层剖析,明确“给”的词性、归纳“V”和“NP”的类型及特征;最后构建该构式的语义背景模型,深入挖掘其构式义,以期加深对该构式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具体使用情况。第三章主要是对构式“给+NP+V”的构件与构式义展开描写与分析。这一章采用与第二章相同的方式,分别从构式的认定、构件分析和语义分析多方面对该构式进行描写探究,从而深刻认识到该构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使用情况。第四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依据前三章的研究成果,从构件、构式义、意象图式方面对构式“V+给+NP”和“给+NP+V”进行对比研究。在构式“V+给+NP”中,常项“给”既可用作动词,也可用作介词;变项“V”与构式的关系属于动态作用力;变项“NP”在句中所表示的信息一般为新信息。该构式在语义上强调“动作的完成”,其意象图式属于“路径”图式。在构式“给+NP+V”中,常项“给”用作介词;变项“V”与构式的关系属于前提条件;变项“NP”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属于旧信息。该构式的意象图式属于“前景-背景”图式。此外,本章结合这两个构式的句法表现情况,对二者替换使用的情况展开全面探究,最终得出构式“V+给+NP”与“给+NP+V”可替换使用的条件。最后是结论部分,该部分是对前文主要观点的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现存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社会、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城市环境问题,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类日常活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它们进入城市土壤、灰尘、水体、大气中,破坏城市生态环境,进而影响人类健康。本文以哈尔滨市典型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在实际研究考察结果的基础上,共收集地表灰尘样品21个,土壤样品9个,采用特征比值法、相关性分析,研究多环芳烃(PAHs)及重金属铜、锌、铅、铬、镉(Cu、Zn、Pb、Cr、Cd)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社会和谐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凸显,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协调城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城市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人民和整个社会福祉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基于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综合计算方法,计算了2005年至2019年中国30个
目的:本文旨在考察童年环境压力与女大学生异性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明确生命史策略在童年环境压力对女大学生异性人际信任影响中的作用;并探讨不同信任背景下,童年环境压力对女大学生一般异性人际信任和殊化伴侣信任的影响以及当前环境压力启动对不同程度童年环境压力的女大学生的异性人际信任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北京某高校共72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施测《童年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童年亲子关系量表》、《Mini
伊格尔顿作为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艺术生产理论作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对伊格尔顿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选择这一理论来展开研究。本文以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对伊格尔顿艺术生产理论的理论来源进行阐述,并认为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以及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都对伊格尔顿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产生影响,并
学习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JOL)是元认知监测中的重要成分,是目前元记忆研究中最常见的测量指标之一。学习判断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当前学习项目在未来的回忆测验中被成功记起的可能性的预估。延迟学习判断(delayed judgment of learning)是指在学完部分或全部材料后,隔一段时间再进行学习判断。延迟学习判断已被证实能够提高学习判断的相对准确性,即延迟学习
“死”作为汉语中高频使用的词语,其一词多义的现象值得被关注。我们认为“死”的语义衍生是以人类在客观世界的身体经验为基础,在意象图式、隐喻机制、转喻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死”多个义项的语义特征、句法特点,运用原型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来探究“死”语义衍生路径及理据性,由此构建现代汉语“死”的语义网络。本文架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缘起、
本文以女性一线工作人员(对外表有较高要求的行业,如彩妆、服装、服务、销售等行业女性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外表社会压力、自我客体化、自我同一性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对外表的社会文化态度问卷、客体化身体意识量表、同一性风格问卷、工作投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400名女性一线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7份。研究结果表明:(1)外表社会压力、自我客体化、自我同一性、工作投入
本研究旨在探索自我同情作用于心理幸福感的内部机制,检验个人成长主动性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自我同情量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分别测量个体自我同情、个人成长主动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水平。对来自广东、广西、黑龙江、河北等省份的554位全日制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我同情的差异检验显示,大学生的自我同情在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上不
方言语气词的研究是汉语方言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朔城方言语气词为研究对象,在采集大量日常会话的基础上,运用描写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朔城方言语气词从句类分布和语气意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朔城方言语气词的异词连用和同词连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方言内部的角度和方普比较的角度,对朔城方言语气词在自然会话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起及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梳理了普通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