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法律词语的认知研究——以刑事法律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495355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词语是表征法律事体和法律事件概念的象征性符号单位(symbolicunit)。法律词语研究是法律语言本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了解法律语言的特征和规律提供了通达入口。已有法律词语研究多从结构主义或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切入,探讨法律词语的语义属性和功能特征,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法律词语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对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和意义建构的系统性认知探讨。
  刑事法律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能够调节最为广泛的社会关系而成为其他法律的“后盾法”。刑事法律词语提供了一个通达庞大的法律和社会生活知识网络的入口,展现了各种以权利(权力)和义务关系为载体的法律活动过程,是法律词语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框架语义理论、概念转喻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运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统计为辅以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刑事法律词语为例证,对汉语法律词语进行认知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汉语法律词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第二,汉语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第三,汉语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过程及机制。
  首先,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法律词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第一,汉语法律词语的字组合结构以四字格及以上多字组合为主,双字格次之。多字组合词语的概念化主体为法律人,词语语义固化度较高,符合法律的行为规范本质。双字格词语的概念化主体包括法律人和普通民众,词语语义形成方式多样,对大众的可及度更高。汉语法律词语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复合法和缩略法,复合法构成的法律词语内部结构以定中偏正居多。定中类法律词语的词法模式型频统计表明,在V+N(动+名)、N+N(名+名)、A+N(形+名)三个类别中V+N类数量最多。该结构的动词(语素)部分陈述了一个个法律语境中的行为事件,再以此为认知参照点,指向名词(语素)表征的法律事物,体现了人们对行为事件的认知聚焦。定中类法律词语的中心名词(语素)的例频统计表明,数量最多的是“罪”。这些以“罪”为词根的词语实质上表征了一个个受法律规制的危害行为事件,反映了刑事法律的本质特征。
  第二,汉语法律词语的语义特征体现在语义的固化、语义的类聚以及语义的行为事件本质。法律词语语义的固化表现在法律词语以使用为基础,语义结构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法律实践要求不同认知主体达成统一的认知结果,法律词语语义的固化成为现实需要。法律因果关系的作用也催生了语义的固化。法律词语语义的类聚是人们从某个共同的视角或维度对法律事体和事件进行认知识解的结果,是对法律事体和事件的复杂性以及相互关联性进行概念化加工的反映。法律词语的语义结构以法律语境中的行为事件为核心特征,法律词语唤起了不同的行为事件框架及其中的元素,为通达法律概念知识结构提供了可及点。在对法律词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体验哲学和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语言观为指导,本文将法律词语分为“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类。
  其次,本文运用框架语义理论对汉语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汉语法律词语具有统一连贯的概念层级结构和复杂多元的概念框架结构。
  汉语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以【时空】域为基本域,依次延伸至【社会】域、【法律活动】域和【刑事法律活动】域三个抽象域。以【刑事法律活动】域为基础,法律词语的概念背景进一步扩展为【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个概念框架。“行为”是链接这些认知域和概念框架的共同特征。通过对【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个概念框架结构的分析,本文发现这些概念框架的施事主要为【司法机关】或其代表,受事为【刑事案件】或案件中所包含的【危害行为】,以及【犯罪嫌疑人】和【刑罚】。各框架中的行为特征包含【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结果】等值,在不同的语境中得以突显或隐略。四个概念框架的施事和行为之间形成意图关系,行为对受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力作用,这些构成概念框架的结构常量。同时框架特征的某些值互相制约,形成值限制关系。这四个概念框架之间以“刑事法律行为”为共享特征,以行为发生先后顺序链接,体现了人们对刑事法律行为事件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化认知。
  最后,本文运用概念转喻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汉语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过程和机制,并考察了意义建构的认知基础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
  第一,汉语法律词语的意义建构是以体验认知和社会认知为基础,对法律事体和法律事件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也是法律词语语义的认知识解过程,主要体现了概念转喻、概念隐喻、侧显和视角识解机制的作用。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法律词语语义的行为事件本质不断凸显,法律活动主体之间的权利(权力)和义务关系得到强化。
  第二,通过对“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类词语的意义建构进行分析,发现以下规律:
  “侦查”类词语表征的核心概念是【刑事案件】或【危害行为】以及【侦查行为】。这些词语的意义建构主要是以相应的行为事件框架为基体,侧显行为的施事、目的、方式、地点等元素,并体现了范畴代范畴成员、行为结果代原因、事件代次事件等转喻认知机制以及【案是实体】的隐喻认知机制。“起诉”类词语的意义建构主要是视角识解的过程。人们从原告或被告视角对起诉行为进行观察,突显行为的主客体、过程和状态。“审判”类词语主要表征三个核心概念:【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人】和【犯罪行为后果】。表征【犯罪行为】概念的词语的意义建构是侧显识解过程,认知聚焦于行为的主体、方式、场域等元素。表征【犯罪行为人】概念的词语经历了以行为的某个侧面转指行为再转指行为人的双重概念转喻过程。表征【犯罪行为后果】概念的词语意义建构是从时间维度和人身附属物维度进行梯度调整的识解过程。“执行”类词语主要包括表征【执行方式】概念和【执行场所】概念的词语。前者的语义识解主要体现了行为代受事或地点、范畴代范畴属性的转喻认知机制,以及【控制为上】、【被控制为下】的方位隐喻机制;后者体现了法律人和普通民众对同一法律事物从不同视角进行的认知识解。
  第三,汉语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法律文化认知模式;法律文本语境;法律活动主体的不同认知方式。在法律文化认知模式和法律文本语境的影响下,法律词语语义范畴得以扩大或缩小,行为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属性得到突显。法律人和普通大众的认知聚焦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因果关系。法律人的认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程序思维为导向,而普通民众仅仅聚焦于客观事实本身。这些不同的认知方式促成了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不同结果。
其他文献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探讨虚拟空间话语的身份建构,但对朋友圈话语身份建构的研究相对鲜见。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的话语实践,目的在于探讨微信用户如何利用其话语实践激活、协商和建构其身份,从而对建构的身份类型和背后的机制形成全面认识。本研究作者在其及10位朋友的朋友圈中通过截图方式收集了785条语料,由于一条语料可能包含多种身份类型,综合分析这些话语实践,共总结出1046个身份类型
学位
国家形象对国家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我国关于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建,而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研究相对来说还不够丰富。加强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对提升国家话语能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
学位
隐喻在国家话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国家话语的海外传播中,译者准确地理解其中的隐喻并进行恰切的翻译,是有效传达国家意志的必要前提。  为使国际社会接受我国的全球治理理念,话语生产者倾向于借助隐喻构建国家话语。本论文运用语篇隐喻理论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语篇隐喻及其翻译,试图考察在我国外交话语和精神文明话语中,隐喻是如何惠及语篇组织的,相关隐喻又该如何翻译。首先,本论文作者选出外
学位
本文探讨了六部19世纪英国小说及其为母语非英语的高中和成人读者设计的简写本在词汇丰富性方面的差异,旨在回答两个问题,即1)、小说原著和简写本在词汇密度、词汇多样性和词汇复杂性方面有哪些差异,2)、哪些简写策略导致了这些差异。  本文总结了前人在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词汇丰富性理论下提出的简化方法,并运用词汇丰富性的理论作为框架来探讨问题。研究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语料来构建原著语料库
学位
钦努阿·阿切贝是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他的作品致力于纠正被扭曲的非洲形象,恢复非洲人民的自信心和尊严。他的小说代表作《瓦解》、《动荡》和《神箭》合称非洲三部曲。《瓦解》是非洲文学中被广泛阅读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对康拉德《黑暗之心》的一个回应。《神箭》在题材和时代背景上都紧接《瓦解》,两部作品一同再现了殖民统治前中后期尼日利亚伊博族人民的生活图景。研究者认为,把
权力关系一直是儿童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图画书领域,当代文学评论家密切关注成人作家和插图画家是如何通过构建文本和图像叙事,从而达到教化隐含的儿童读者的目的。在此类研究中,玛利亚·妮可拉杰娃提出的“成人规范”理论影响深远,它试图揭示成人价值与规范是如何置于儿童叙事当中并发挥作用。然而英国作家和插画家约翰·伯宁罕(1936-2019)的图画书使得围绕儿童文学主流权力话语的研究变得更为复杂。  本文
学位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何伟、魏榕2017a,2017b)属于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它探讨语言与国际社会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语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目前,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仍处于理论建构阶段,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对中美贸易冲突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研究。  论文以《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在2018年3月20日至26日各六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材料。在“和而不同,互爱互利”
本文以现代主义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莫里斯》为研究对象。这个故事传达了作者的同性恋欲望,挑战了强迫性异性恋,并提出了跨阶级同性恋爱情的理想。然而,它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沿用了性别刻板印象;在对下层男性的刻画中,体现了同强加在女性角色身上相似的压迫和异化。  通过借鉴性别研究里对厌女情结和二元对立的批评和美国学者伊芙·塞奇威克对三角关系的研究,以及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塑造、等级关系和三角关系,本文探
学位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学生占学生主体的很大比例。在英语学习方面,维吾尔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三语言(L3)。L3(英语)的学习过程和机制比学习L2(汉语)要复杂得多。在学生母语(维吾尔语)和汉语(国语)的影响下,L3(英语)的习得不仅受语言迁移的影响,而且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往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感知语言距离(PLD)直接影响目标语的习得。因此,P
本文基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和外宣“三贴近”原则,研究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及其英译本。目的论作为本文的核心理论与外宣“三贴近”原则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用于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翻译是否达到了翻译目的以及翻译中主要用了哪些翻译技巧。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章对本研究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回顾了前人在政论外宣翻译、外宣“三贴近”原则、目的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以及《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