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第五个孩子》中哥特元素的分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ly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被赞誉为是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在莱辛六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因其高产的作品和多变的写作风格深受读者以及评论家们的喜爱和关注。在2007年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文学评论家的关注。莱辛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重的文化背景使得其作品包含了较为宽泛的主题。国内对莱辛作品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对其作品中女性主义主题的研究。而对于《第五个孩子》的研究,有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及互文性理论研究的,也有从叙事学等角度分析的。概念隐喻这一理论是由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跨域映射”,即人类用熟悉和具体的概念来描述陌生抽象的概念。从认知的角度莱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划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及方位隐喻。本文以莱辛创作中后期的《第五个孩子》为研究对象,从概念隐喻的角度从小说场景、情节编排和人物描写三个方面展现了小说《第五个孩子》中哥特元素,进而从小说场景、情节编排、人物塑造以及其主题中含有的哥特元素分析其中的概念隐喻。莱辛在《第五个孩子》的创作中采用了哥特写作手法,使得整部小说在突破了其以往现实主义创作的局限的同时,也让小说中哥特元素所蕴含的隐喻意义更加深刻和明显。同时展示出莱辛对社会黑暗面的残酷批判以及对社会边缘人物处境的同情。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对莱辛及其作品做了简要介绍,此外小说《第五个孩子》的概述以及研究意义和目的也包括在内。第二章是关于莱辛作品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第三章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介绍了概念隐喻的相关概念,以及哥特及哥特小说的起源和主要特征。第四章结合小说从场景、情节编排以及人物描写三方面展现小说中的哥特元素。第五章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别对小说场景、情节编排、人物塑造和主题中含有的哥特元素进行分析。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第五个孩子》中所展现的哥特元素做了总结及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因特网业务的平均带宽每6个月到9个月就增加一倍,因此对用于业务传输的网络容量(带宽)以及由该业务所生成的数据存储容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诸如电子商务、数据挖
在文学作品中,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因此对文学翻译工作者来说,如何恰当地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体特征关系到翻译工作的质量甚至成败。然而在文学翻译
芭拉蒂·穆克尔吉作为一位知名的印度裔美国作家,十分关注少数族裔,尤其关注在美国生活的印度女性。穆克尔吉的大多数作品描述了第三世界人民移居到西方国家的的经历和感受。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被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列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部文学译著之一。这本小说在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很好的销量,至今仍保持着畅
学位
过去的几十年间,翻译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翻译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前语言学研究阶段、语言学研究阶段和文化学研究阶段。在前两个阶段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以及对等概念是翻译研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后现代作家中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捕蝶者》,《魔法师》,《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和青睐。福尔斯
人际功能是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是指人们用语言与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别人的行为,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语言的人际意义能显著地反映语言
安森美半导体集成功率器件部产品市场经理Clayton Pillion日前访华时表示,中国汽车电子的发展将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萌发期,主要采取国外设计、本地制造的模式;第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