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ll试桩法的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桩的竖直静载试验。桩的静载荷试验通常有两种加载方式。当单桩竖直承载力较小时,采用堆载方法。当单桩竖直承载力较大,堆载难以实施时,就采用锚桩法。有时联合采用两种方法完成载荷试验。随着重大建构筑物桩基的增加(尤其是荷载很大的柱下单桩、大直径桥梁桩基等),采用传统的静载荷方式进行桩的静载荷试验,往往带了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狭小场地情况下,堆载与锚桩无法实施。单桩竖直承载力过高,采用传统静载试验不安全不经济时。工程师们在孜孜不倦地寻求一种新的测桩方法,它能弥补由于传统静载试验不便或不能使用而带来的不足。这种新的桩基测试手段,就是后来被人们所知的O-Cell试桩法。 O-cell试桩法中,上段桩的运动趋势向上,摩阻力向下,这与桩在实际工作状态的力学性状相反。现有研究表明,O-cell试桩法可能存在桩侧摩阻力降低、桩尖端阻力降低的现象。对于拔桩和顶桩,桩体向上运动,必将带动桩周土体隆起,桩周土的质点有向上向外运动的趋势,甚至桩带动上部分锥形土体上拉、地面发生一系列的裂缝。由于土体隆起,桩周土体积膨胀,密度变小,以及上部土体与桩身一起移动,二者不发生相对运动,桩侧摩阻力(尤其是上部)减小。另外,由于载荷箱将上部桩段与桩尖上下顶离,桩边周围产生伞形裂缝。在此种情况下,由于上段桩体上抬,带动土体向上运动,对桩尖持力层有卸载作用。此时,桩尖持力层极限整体剪切滑动,不仅不受摩阻力扩散下传的约束作用(传统静载试验),桩周围土柱重量的约束作用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使得桩尖端阻力变小。 针对O-cell试桩工艺特性,研究报告主要完成了三项关键工作。 一是计算分析了桩顶受压和桩底受托两种受力模型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以及桩周土模量(软硬)对压托侧阻比的影响程度。 二是计算分析了桩尖周围土卸载范围对桩尖承载力降低的定量影响。 三是寻找符合静载试验曲线规律的Q-s曲线转换方法。 采用ANSYS有限元通用结构计算分析软件,系统地进行了上述分析和对比。计算条件下,发现桩受托的极限摩阻力仅为受压的0.42左右。极限时,桩受托的变形仅为受压的0.40左右。桩尖周围土卸载半径100mm以内时,桩尖承载力下降不到10%。基于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本文提出了双换法概念。经可贵的现场试验资料对比,通过双换法转换O-cell试桩资料获得的Q-s曲线,可能是目前最接近传统静载试验的Q-s曲线。
其他文献
  本文考虑主体结构的对称性、连体的刚度、连体的位置、连体两端的处理方式等因素,进行了整体分析。  静力分析方面,从连体结构受不同荷载出发,分析连体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关
本文对现有的膨胀土分类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和评价。由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与试验相结合,分析了膨胀土的的胀缩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膨胀土的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
本文把磁流变液阻尼器作为被动阻尼器(即电流恒定时)进行研究。本文对JZ20-2NW进行了动冰力和地震作用下的减振分析。首先对国内外现存的冰力模型进行了总结,并应用简化冰
本文以秦沈高速铁路振动测试结果为依托,分析高速铁路交通所产生的地面振动和结构振动的传播规律,评价高速铁路振动对环境的影响。选取单自由度系统来模拟单层(或多层)建筑
隔震技术是目前在减控震技术中最为成熟的,从实际强震观察和试验研究来看,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不论是建筑,还是桥梁或渡槽采用隔震手段,共同的特点是在强震过程中以隔震装置(支座
在国家住宅产业化政策的指引下,预制剪力墙结构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研究的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中,墙板的预制部分由两层侧墙板
继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之后,对于网壳结构的动力破坏研究及倒塌机理分析最近几年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作为一典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其动力破坏
劲性搅拌桩是通过在搅拌桩内加入加强芯材而形成的一种新颖的桩体,其具有施工方便和造价低廉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加劲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和砼芯水泥土桩两种劲性
由于交通运输日益繁忙、运输车辆的吨位和轴重的增加,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设计标准偏低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许多服役桥梁正逐渐成为病桥、危桥,修补、补强桥梁结构已成为土
现行抗震规范给出的侧向力分布源于弹性分析。强震作用下结构进入弹塑性,弹性层剪力分布与弹塑性层剪力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弹性层剪力分布无法准确预测结构的变形和内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