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增温对辽东山区胡桃楸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胡桃楸幼苗生长的影响,本文以辽东山区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开放式增温系统,分别设置CK处理(增温0℃),T1处理(增温2℃)和T2处理(增温4℃),从幼苗移栽后到生长季结束,监测整个生长季内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的变化,同时逐月测定不同增温处理下胡桃楸幼苗的光合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幼苗存活率、株高、地径和生物量。旨在揭示胡桃楸幼苗早期生长对不同增温处理的响应规律。该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胡桃楸幼苗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增温平台可较好地对样地土壤温度进行增温,T1处理的土壤温度增温幅度在1.7~2.3℃之间,T2处理的增温幅度在3.2~4.5℃之间;对空气温度的增温效果相对较差,T1和T2处理的增温幅度分别在1.5~2.1℃和2.3~3.7℃之间。对土壤和空气日最低温的增温效果优于日均温和日最高温。增温处理对土壤湿度的影响无显著规律。(2)胡桃楸幼苗生长前期(6月),增温对幼苗光合作用的促进随增温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生长中期(7、8月),增温处理开始抑制幼苗的光合作用,到8月呈现出增温强度越大,增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越显著的现象。到幼苗生长后期(9月),随着增温强度的增大,增温对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要小于中期。虽然中期增温抑制了胡桃楸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但整个生长季内仍以生长中期(7月~8月)为光合最强,其次是生长前期,生长后期光合最弱。(3)7月,胡桃楸幼苗Fo和NPQ值在T1处理下降低,在T2处理下则开始升高,Fv/Fm,ΦPSⅡ,qP和ETR随增温强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月和9月,Fo和NPQ随增温强度的增加逐渐升高,Fv/Fm,ΦPSⅡ,qP和ETR则随着增温强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整个生长季内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与光合参数基本一致。(4)增温影响胡桃楸幼苗的存活与生长,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下的存活率提高了1.6%~18.4%,T2处理下幼苗的存活率则降低了6.6~11.7%。在生长前期,幼苗株高增量随增温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与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下的株高增量分别增加了26.0%和77.6%;到幼苗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T1处理会促进株高的增加,T2处理下株高的增量则开始降低。幼苗地径增量的变化与株高增量的变化一致。幼苗生物量也随增温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生长中期,幼苗生物量随增温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与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下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15.2%和44.8%,根、茎、叶各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总生物量基本一致。生长后期增温对幼苗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其增量的影响规律同生长中期一致。增温对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略大于地下部生物量。
其他文献
薄壁件是机械制造领域的一种常用材料类型,重量轻,体积小。但是薄壁件的的加工存过程中变形和颤振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因此,研究薄壁件加工中的受力情况、动态特性和加工质量
本文利用线性组合算符、LLP幺正变换和pekar变分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置于不同极性衬底上的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能谷极化子在弱耦合情况下的有效质量的重正化和
关于锥度量空间的不动点理论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非线性泛函分析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运用序列迭代法与反证法,在D*-度量空间中研究得到了几类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主要结果如
带式输送机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散装物料连续运输设备之一,但普通带式输送机采用托辊支撑输送带和物料,机械磨损严重,能耗较大。磁电混合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式特种运输设备,采用无托辊非接触支撑,避免了托辊的摩擦耗能,且输送带姿态可调可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磁电混合带式输送机的悬浮支撑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混合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和稳定性分析,给出了电流控制模型
旋转填充床(RPB)是一种可实现良好的微观混合的反应器,但是将其应用于制备生物医药、精细化学品时,由于生产原料价格高昂、液体流量小,液体从液体分布器中流出时不连续成流,
聚阴离子型硅酸盐系硅酸亚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具有易制备、来源广泛、高效绿色、成本低廉、理论容量高等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文采用RF磁控溅射方法成功制备了硅酸亚铁锂(Li_2FeSiO_4)正极材料薄膜,研究了RF磁控溅射设备工艺参数和薄膜退火温度对Li_2FeSiO_4薄膜形貌、输运特性、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通过改变溅射功率和溅射压强这两个主要的工艺参数发现,当衬底温度为常温(25℃),
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带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矿产资源的稀缺,导致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探测。尤其是位于高原地区,路途艰险,不易到达,为了既能节约人力物力,又能在此基础上保证探测的精准性,利用遥感技术手段来预测矿产的研究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遥感技术手段利用对遥感影像上的信息进行目视解译,发现地质异常并进行有效提取,既可以识别矿物所在的位置以及矿物层的含量,又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人类利用太阳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业上主要通过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完成光电转换。近年来,双面光伏电池凭借着光电转换率高、发电量多、制造工艺成本趋于常规组件的优势,己然成为光伏行业新宠。但是,对双面光伏电池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其发电原理、内部结构及功率预测等方面,对于双面光伏电池的数学建模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的研究仍需开展进一步的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大模块:(1)双面光伏组
淡水资源是人类得以生存、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现如今,淡水资源短缺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反渗透淡化是解决沿海地区、船舶、孤岛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生物乙醇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多种以乙醇为原料的生产工艺提供了便宜丰富的原料来源。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利用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能量密度航空燃料的新工艺,以乙醇为原料,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