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aN/GaN HEMT器件低温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N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电子迁移率高和热导率高等优势,在微波高功率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目前,以AlGaN/GaN异质结为基础形成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是 GaN基器件的杰出代表,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由于太空环境温度变化巨大,这就要求器件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可靠性,同时满足在极高温和极低温下长期稳定工作的要求。近年来,对于GaN HEMT器件高温可靠性的研究已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对于器件低温特性的分析则明显不足。因此,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验的方法对GaN HEMT的低温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利用Lakeshore TTPX低温探针台进行温度控制,通过外接的Aglient B1500和Keithley4200对器件的直流和频率特性分别进行测试。对常规AlGaN/GaN器件在77K~300K温度范围内的直流特性分析得到,随着温度的降低,器件的输出电流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在 T=100K时取得。通过 TLM模型对77K~300K的欧姆接触性能分析得到,方块电阻和比接触电阻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基于fat-FET相关理论,利用栅长为20μm的GaN HEMT在线性区的变温跨导和C-V曲线,计算得到2DEG迁移率在100K时取得最大值,而当温度大于/小于100K时,迁移率都有所减小,这可以很好地解释输出电流随温度的变化。另外,通过C-V环结构分析得到,77K~200K范围内,温度变化对2DEG面密度的影响较小。⑵对薄势垒增强型和耗尽型GaN HEMT的低温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低温强场下,两类器件都出现了明显的kink效应。另外,随着温度的降低,增强型器件的阈值电压出现了明显的正漂,这与耗尽型器件阈值电压随温度的变化相反。最后,T=77K时增强型器件的变频C-V曲线的频散程度明显大于耗尽型器件,在100KHz的频率条件下,增强型器件的 C-V曲线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了显著的右移,这与阈值电压的变化相吻合。⑶对77K~350K的栅漏电分析发现,对正向栅电流,热电子发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占主导地位,而低温下栅电流的主要形成机制是隧穿。而对反偏栅漏电,77K~200K温度范围内,ln(J/E2b)与1/Eb呈线性关系,即栅漏电的主要形成机制是F-N隧穿。在250K~350K条件下,ln(J/E2b)随√Eb线性变化,并且拟合直线的斜率m(T)和截距b(T)随1000/T也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变化规律,即FP发射是栅漏电的主导机制。⑷利用变频电导法对77K~200K AlGaN/GaN异质结界面态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当栅极偏压从GaN缓冲层深耗尽区向2DEG积累区变化时,界面处的陷阱密度逐渐增大,但是陷阱密度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另外,陷阱发射时常数只有在阈值电压临界点上才会出现明显的增大,在其余偏置点上变化不明显,这主要和界面处能带结构的变化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雌激素(Estrogen,E2)是否通过调控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及功能来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血管的舒缩功能,从而进一步探讨雌激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
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能表达多种毒性的人类致病菌,它的毒性主要有两种调节元调节:Sar和Agr。这些调控因子在以前的研究中都已经证实,许多编码毒力的因子都是受sar基因控制的。这
苦荞iFagopyrum tataricum Garetn)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富含多种黄酮类物质,其中芦丁为黄酮的主要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和药理作用。当前,苦荞
植被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指标之一,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植被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可为生态系统中研究能量的平衡、流动和养分循环等功能过程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以北
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被成功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从我国第二代身份证、资产管理、智能家居、甚至航空航天领域,都能见到RFID技术的应用。RFID技术凭借着其自身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几丁质是昆虫生长和发育的关键物质,任何干扰昆虫几丁质合成的物质都会对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剧烈的影响,甚至使昆虫死亡。几丁质合成途径是理想的杀虫剂作用靶标。近几年发展
研究背景与实验目的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是指心肌在短暂缺血后能耐受随后较长时间缺血损伤的现象,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心肌保护机制,对临床缺
传统的交通信息传输系统一般功能单一,仅仅实现交通监控功能,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交通监控已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要求,结合图像处理、嵌入式等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便应运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