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相PWM控制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臭氧因其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和强氧化性,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污水处理以及医用消毒等各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人工制备臭氧的方法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介质阻挡放电法(DBD)是目前工业制备臭氧最主要的方法,本文以DBD型的臭氧发生器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仓库果蔬的防腐保鲜、实验室用水处理、家庭空气净化等对功率、体积和成本有一定要求的场所,设计一种能耗低、体积小且便于携带的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本文首先通过对臭氧管负载等效模型的分析,得知其负载为容性非线性的特点,因此通过在负载回路中串联一补偿电感,使其工作在弱感性或准谐振状态以提高工作效率;针对传统的臭氧发生器高频逆变电源采用硬开关造成的开关损耗大等问题,设计采用移相全桥软开关技术,通过开关管的ZVS技术可以减小电路的硬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针对臭氧负载为容性非线性不易建立精确模型、参数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采取移相PWM结合模糊自整定PID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功率的闭环控制。使用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模糊PID与普通PID控制形成对比,从而验证了电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其次对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其中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对整流滤波、移相全桥逆变、高频变压器、负载放电室参数的设计与选型,控制电路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包括PWM驱动电路、信号检测与调理电路、辅助电源及故障保护模块等,同时介绍了系统的软件部分。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制作的实验样机进行功能测试,将电源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实验波形与理论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臭氧电源性能良好,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祛毒散联合快胃片改善证属脾肾两虚、浊瘀阻滞型慢性肾脏病(CKD3-4期)高磷血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肾功能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选取证属脾肾两虚、浊瘀阻滞型慢性肾脏病(CKD3-4期)高磷血症的患者,分组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常规基础治疗作为两组的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祛毒散(每次100ml,早、晚餐后半小
随着信息传输速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多种终端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图像由于其所承载的信息更真切、更丰富,也更接近人类自然获取信息的方式,已逐渐取代文本信息,成为日常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导致肝纤维化的病因诸多,我国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为常见,准确评估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区分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是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的关键环节。目前肝纤维化的诊断主要依靠肝组织活检,但由于有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瞬态弹性成像(Fibro Scan)是一种可靠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但成本昂贵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缓解国家部分能源和资源供应危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区域构造和高海拔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着高构造应力扰动和脆弱生态保护问题。
业绩评价作为现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越来越获得认可,管理者和股东逐渐认同业绩评价对企业管理发挥的积极作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会计数据,简单的用净利润来衡量企业经营成果,但该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只关注经济效益而无视环境效益;注重短期业绩成果而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盲目扩大生产而忽视资本成本等问题。当今企业
NO是人体的第一类信号分子,由NOS生成。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NOS主要是nNOS,故而阻止神经系统病理条件nNOS的激活即可以阻止NO导致的病理信号通路。NMDAR/PSD-95/nNOS通路是神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基础。在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及环保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是推
目前而言,由于机械开采的迅速推广,产出的细粒煤已经大致占到原煤总量的20%以上。选煤厂的浮选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生物炭是将作物秸秆、果树修剪枝条等农林废弃物或者生活垃圾等物质在相对高温(300-700℃)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裂解成的高分子稳定含碳混合物,比表面积大,且具有较强吸附性能,同
目的:观察并分析通腑开窍法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与安全性等问题,进而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药在急重症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因治疗中医从性差脱落1例,最终每组各31例。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卒中程度(NIH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