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珊瑚记录的4.2ka气候条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影响人类早期文明演化的重要气候事件,4.2ka气候事件的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重建4.2ka气候事件期间热带海洋的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对于理解4.2ka气候事件的过程和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生长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西沙群岛和海南岛文昌海域的7块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样品作为材料,它们覆盖年代分别为4420-4312a BP(YX10-60),4189-4112a BP(YX10-38),4181-4177a BP(WC45),4052-4005aBP(YX10-12),3996-3978a BP(WC92),3800-3793a BP(WC94),和3775-3757a BP(WC42)。基于所测量的骨骼生长率重建了年分辨率的海水表层温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基于测试的Sr/Ca值和δ18O值,重建了月分辨率的SST和海水表层盐度(SSS,Sea Surface Salinity)。对获得的SST和SSS数据进行插值处理、滤波分析、频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重建了南海北部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气候特征,获得以下结论:
  (1)生长率和Sr/Ca记录所重建的SST均显示在整个4.2ka气候事件期间其温度低于现代2℃,南海北部处于冷期。在该气候事件的早中期阶段(4500-4100a BP),SST呈现下降趋势,但年代际波动较小;在该气候事件的晚期(4100-3800a BP),年内、年际、年代际SST均呈现大幅度波动,波动幅度远高于现代。
  (2)基于海南岛文昌海域滨珊瑚中的Sr/Ca和δ18O记录,我们重建了当地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雨季变化。结果显示,南海北部在4.2ka气候事件的雨季主要发生在夏末-初冬时节(8-12月)和秋末-初春时节(11-3月),明显不同于现代(5-9月)。雨季的变化使得南海北部在当时呈现出“夏干冬湿”的气候特征。
  (3)基于珊瑚重建的SST变化,我们重建了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多尺度ENSO(ElNino-Southern Oscillation)活动。结果表明,4.2ka气候事件期间气候背景以持续性的La Nina态为主。但在4000a BP前后,气候在La Nina态和El Nino态之间频繁转换,SST呈现大幅度冷、暖波动,这可能与东太平洋型(极端型)El Nino事件骤然增多造成短时间内ENSO活动迅速增强有关。
  (4)ENSO活动是导致4.2ka气候事件的重要原因,表现在持续性的La Nina态气候背景叠加上两次短时间尺度的El Nino态气候突变。持续性的La Nina态气候不仅导致了当时的低温气候背景,也通过影响雨季变化造成毗邻区域出现夏季暖干、冬季冷湿的气候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叠加上突变的El Nino态气候导致当时旱、涝灾害频发,社会生产力下降,造成了当时诸多人类文明的衰落。
其他文献
意外范畴(Mirativity)是指有些语言可以利用某些语法手段表达出“意外性”的语法意义,显现说话人“吃惊”或“意外”的主观态度与评价。作为一种跨语言的普遍语法现象,意外范畴在汉语中也有所体现,但是汉语学者对于意外范畴的研究较为分散,大多数学者只是局限对语言个例的研究。本文综合性地对汉语意外范畴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试图找出汉语意外范畴在语义、形式、语用和类型多个方面的特征。  全文共分为六
学位
量词是汉藏语系一大特色,量词“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近年来有关量词“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学界对“副”的研究,大都属于侧重于“副”的某一方面的单一角度的研究,散见于一些论文、专著中,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不多。我们要在深入了解“副”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出发,对“副”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  首先,从历时发展层面出发,报告量词“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副”原本是
学位
在宫泽贤治的童话作品中,既可以看到用精致清丽的文笔描绘出来的浪漫唯美的意象,又能从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中读出人生百味。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修辞格,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奇妙精巧的艺术构思,彰显了其独特的写作特色与魅力,极具修辞研究和写作参考学习价值。本文大量搜集了宫泽贤治童话作品中的有关比喻修辞的语料,并进行了归纳统计分析,以期展现其对用喻的重视和灵活之处。本
学位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其任务是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话语分析属于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畴,目前生态话语研究主要聚焦于自然生态系统(Halliday,1990;Stibbe,2012a),而社会生态系统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尤其是国际生态系统。国际生态话语是关于国际生态系统的话语。何伟和魏榕(2017a)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及物性系统建构了体现国际生态话语特点
学位
后现代主义作家着力塑造“反英雄”、反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反正统文化运动青年主张在言论和道德问题上少一些禁忌,所以他们猎奇追新,语言粗俗。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美国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后现主义作家之一,其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正是反映了这一语言风格,塞林格赋予主人公霍尔顿以大量禁忌的语言。因此,禁忌语在反映霍尔顿性格、心里状态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处理禁忌语对于译本读者理解霍尔顿性格特征以及整
学位
场认知风格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Witkin)于1962年提出。他认为场认知风格是一个连续体,并根据个体对外界环境的不同依赖程度,将连续体的两端定义为场依存和场独立。自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后,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逐步兴起。场认知风格作为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从场认知风格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有理
《名利场》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蓓基更是成为了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对于蓓基的形象刻画,人物对话功不可没。正所谓“言为心声”,人物对话不仅能直观地展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而且能有效地反映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够从蓓基与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对话时的目的、心理、感情、态度等感受出她的人物形象。相应地,在翻译人物对话时,应当准确地再现原作表现的人物形象,使
学位
上世纪报刊中期以来,对语篇构建要素,即词块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等领域的重点。研究者们对不同语体(口语、书面语)和不同语域中的词块进行了研究,例如演讲(Wang,2009)、学术语篇(Hyland,2008)、教材(Biber et al.,2004)等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新闻语篇中的词块研究并不多见。由于贸易问题,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摩擦持续升级,包括中美在内的新闻媒体纷
已知最早的绘画形式起源于远古的洞窟壁画,以平面空间范式简单地描绘了一些狩猎生活的场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从自然中获得力量。之后,绘画渐渐展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向。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研究使人们对模仿真实的愿望得以实现,画面所描绘的场景空间更合理更科学,常用于描绘建筑的框架式结构也显现出了它维持画面平衡的功效。直至摄影技术诞生,空间观念也随之而转变。自那以后到现当代的部分典型绘画作品中,更体
学位
从2015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西域文化研究中心在丝绸之路文化考察调研上作出了很多探索,这使得我对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前后考察了柬埔寨、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此次对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佛教壁画进行了考察调研,并与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佛教壁画进行比较,弥补国内对克什米尔地区佛教壁画了解的缺失。  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教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以课题研究带动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