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登·怀特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修辞学分析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特作为后现代历史“修辞学”转向的代表,在国内外备受关注。但是很少有人注意怀特对马克思的解读。怀特从后现代历史编撰学的角度对马克思进行修辞学分析,主要集中在《元史学》一书中。
   鉴于19世纪历史学的困境,怀特希望历史能真正地向人们敞开,对历史实在能够自由想象。因此,怀特通过借用文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比喻、情节化、形式论证以及意识形态等理论,组装了他的历史修辞学理论。在历史深层,历史著述者运用所选择的主导比喻进行诗性预构;历史显层是由情节化解释、形式论证解释和意识形态蕴含式解释三种解释构成的。历史修辞学理论便成为怀特解读马克思的理论基础和工具。
   马克思对历史进行了想象,其中包含了马克思对历史的美好愿望。怀特抓住这一点,把马克思置于他的历史修辞学理论之下;马克思综合运用转喻和提喻的策略,意图在于说明人类社会如何从分裂走向融合;历史朝向一种喜剧式的发展结局,而对于作为人类史前时期最后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做了重点分析,分别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情节设置。从隐喻、经转喻和提喻到达反讽,这种转化范式,可以作为分析马克思历史理论现象层面转变的一个模型,不管马克思分析什么,都对应于这种比喻的变化。
   按照怀特历史修辞学理论结构,马克思还对历史预构进行了论证,这种论证建立在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分析上,特别是对上层建筑的辩证分析。上层建筑形式的转化类似于四重比喻的转化,因此在反讽的资本主义社会,可以预见下一个阶段隐喻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马克思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彰显在诗性预构、情节化等各个方面,怀特进一步把马克思确定为左派激进主义。怀特还用历史修辞学理论重点分析了马克思的《雾月十八日》,其中闹剧的情节结构、机械的形式论证、激进的意识形态一一俱全。
   怀特是一名道德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一样都相信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怀特对马克思的解读首先凸显了马克思与历史想象的关系。但在马克思那里,个人关于历史的想象必须与生产方式相结合;怀特以意识转变的比喻逻辑为依据论证马克思的历史预构,可以看做一种论证方式。其次,怀特的解读凸显了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三个维度,即审美维度、认知维度和政治维度。
  
其他文献
“哲学是什么”是每个从事哲学的人首先面临的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关系到哲学的兴衰演变。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对“哲学是什么”这一元哲学问题的重新审视,往往是哲学史新篇章的前奏。罗蒂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在罗蒂那里,“哲学是什么”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他从事哲学的一种方式。  罗蒂的哲学批判始终离不开他对元哲学的关注。在他那里,探讨哲学已有的形象以及可
学位
自我概念是罗尔斯政治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构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正因如此,许多政治哲学家不约而同地从自我观问题入手,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进行了批评,其中主要包括以桑德尔(Sandel)为代表的社群主义、以德沃金(Dworkin)为代表的平等主义以及以欧金(Okin)为代表的女性主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针对以上三种理论来为罗尔斯的自我观进行辩护。在我看来,虽然
学位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现代医学进步献给人类的厚礼,大量器官功能衰竭的重症病人因得到有效的治疗重获新生。然而,器官移植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伦理问题,制约了这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诸多伦理问题,尝试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去加以辨析,进而探讨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器官移植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也有人对其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本文首先将反对器官
《劝勉希腊人》是亚历山大里亚教父克莱门所撰写的护教文。在此书中,他在强烈的否定了希腊罗马的多神教信仰的同时,积极的向世人宣讲基督教的真埋以劝勉世人归信基督教。克莱门通过对希腊罗马诸神的起源进行分析,将诸神的起源归结于人们自己想象的结果,批判了诸神的神性中所包含的各种腐化堕落的人性因素,以及诸神的品行对于人们的道德品行的不良影响;同时还抨击了希腊罗马宗教中的偶像崇拜仪式,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抨击这些仪
学位
关于康德伦理学的许多讨论主要都是集中在其先验主义的道德哲学,康德对于道德的先天基础的强调也使得人们容易产生“康德伦理学是纯形式的伦理教条”(如黑格尔)这样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对于康德伦理学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种理解使得康德的伦理学最终导向理性主义的独断论,而这恰恰是康德所要批判的。  康德对于道德的理解是:道德有其先天的基础,但是这个先天的道德基础必须是能够在经验世界中显现出来的,并且对于经验世界施
义利问题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涉及到道德本质的问题。义利观可以析分为三个问题类型:道德的本质;理想社会的摹本以及达到该理想社会的途径;个体道德实践的抉择机制。在这三个层面上,传统中国伦理思想一般认为道德源于超验的天,或者先验人性:理想社会模式及真正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达到这一理想社会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道德范导和礼制;在判断个体的道德性时,善恶标准取决于其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严复所处
学位
消费从形式上看它只是私人领域发生的事情,但实质上它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之中,所以,消费问题在伦理学上也是一个正义问题。消费正义,是立足公正观价值视野,对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消费行为所进行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的理性审视和道德正当性评价,旨在建立合乎人性的消费价值理念和消费模式,而对人们的消费动机、消费方式、消费对象、消费后果等所进行的理性追问和价值评判。中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都有丰富的消费正义思想,为中国现代
学位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经历了科技快速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物质繁荣的背后,人们受到无处不在的严密控制,人内心的否定向度消失,人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揭露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单向度化,他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的人”的形成原因,对发达工业社会在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异化进行了批判。马尔库塞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为己任,将马克思早期思
学位
现代人往往受到外部的多重压力,背负了太多的负担,处于异化和精神虚无的状态之中,生命的本真状态常被遮蔽,人需要在工作之余寻找一个精神的归宿。休闲是生命的存在状态,出于休闲境界的人,超越物与名的束缚,追求生命的自在。它所反映的涉及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表达的是人类生活更为深刻的本质和旨趣,关怀的是当代人类精神与灵魂的最深处。它的价值寓于人的精神层面,在于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
学位
自身所处时代的精神滑坡,对于人的本质的毕生思考,舍勒合意的、理想的价值秩序思想应运而生。价值秩序是舍勒伦理学的基础,是他对时代精神进行道德批判和文化批判的切入口,也是他认为的人类所不能逃脱的最终归宿。价值秩序的存在在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与现实中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舍勒的思维逻辑中,价值秩序到底是怎样呈现的即他是如何确立价值秩序的?这个问题对于时代和人类的道德文明甚至社会秩序的发展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