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利于推动短期、外生型的产业扶贫向长效、内生型的产业振兴转变,实现产业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等政策文件多次指出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产业融合,构建能够体现地域特色与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更加显著,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特色农业产业存在起步晚、基础差、产业规划不清晰、资源利用程度低、缺乏配套产业等问题[1],限制了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与区域经济存在多方位的双向影响,因此,对特色农业产业与区域经济间关系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茶产业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通过多要素、多渠道产生相互作用,安溪县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产业规模大、特色鲜明。因此,本文研究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典型区域茶产业与区域经济间耦合关系、协调发展状况,查找出影响茶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更好发挥茶产业的经济、文化等功能,促进茶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良性耦合。本文应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厘清茶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概念分析—机理分析—发展演变—协调发展—障碍因素—转变提升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促进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并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茶产业等特色农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彼此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若存在,则作用强度如何?以何种机理和路径彼此影响的?相互之间是否协调?协调程度如何?(2)安溪县茶产业、区域经济处于怎么样的发展水平?在研究区间内有何变化特征?二者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是否存在阻碍二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3)如何进一步促进茶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基于以上研究问题,按照研究思路,以2011—2020年间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安排如下:一是,通过文献梳理,厘清茶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理、发展特点;二是基于前述理论分析,构建茶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茶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三是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茶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对协调发展类型进行分析;四是利用障碍度模型,测算阻碍茶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最后,基于本文理论及实证分析所得结论,提出促进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分析结果表明:(1)茶产业与区域经济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2)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3)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度值大于0.90,表明存在良性相互作用;(4)安溪县茶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由轻度失调发展优质协调,总体协调水平较高;(5)障碍因子在时间上存在显著变化,总的来看茶产业子系统的障碍度较大,障碍因素集中在产业效率、产业贡献,经济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一级指标中,主要是茶叶产出比、单位面积产值能力、茶叶产值、单位面积产量能力、人均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人均进出口总额、第三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等指标。针对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提高茶园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产业效率的提升,降低茶叶产出比、单位面积产量能力、单位面积产值能力等指标的障碍度;(2)提高茶产业带动能力,提高经营主体收益,降低产业贡献指标的障碍度;(3)丰富产业融合形式,充分发挥茶产业的功能属性,扩宽茶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以降低茶叶产值和经济结构指标的障碍度;(4)提高产品品质,避免壁垒限制,同时深化对外开放,以降低对外开放程度相关指标障碍度。至此,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局限与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其他文献
农业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进步趋势要求我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但理性小农在落实和执行中往往基于对该行为价值的判断,个体差异性以及农业的周期性、弱质性综合作用下使得绿色生产这一个体行为难以过渡到集体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济中重要的经营主体,它建立在一定村域范围内的各农户彼此间信任的基础上,能有效解决集体行动困境。基于以上理解,本文以社员视角的信任为出发点,以绿色
学位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感染食源性病原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是引起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但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催生了“超级细菌”的出现。为减少抗菌药物的副作用,更好地应对细菌感染,已经提出了许多杀菌策略,例如光热,光催化,纳米递送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然而,具有上述杀菌策略的抗菌材料
学位
茶产业是安溪县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安溪县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退茶还林还耕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茶产地的生态环境;推进茶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茶,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粮食稳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溪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很多显著成绩。但是安溪茶产业仍然存在过度开垦茶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产能过剩、茶园生态环境恶化、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被破坏以及粮食产
学位
随着品牌价值的日益增长,地理标志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产业的金字招牌。截止到2021年,福建省获得“地理标志”的乌龙茶有16个,目前已形成了以武夷山市为中心的闽北乌龙茶区和以安溪县为中心的闽南乌龙茶区。在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认证和使用得到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消费者——作为购买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主体,其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能否走的长远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获得“地理标志”的
学位
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依托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探讨服务物联网产业链人才培养的专业群建设路径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依托物联网产业链应用层相关技术设置专业群;其次调研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相关企业获取岗位群,分析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对比“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要求,选取专业群对应的“X”证书群;最后以“X”证书群为纽带,加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置换机制的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随着现代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活性物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姜黄素是一种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功能的活性物质,但其稳定性低、水溶性差、易降解、体内生物利用度低等诸多实际问题阻碍了其应用。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的食品递送载体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蛋白质、多酚、多糖等食品生物大分子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具有强化食品体系的稳定性和功能性的重要作用。酶具有绿色无毒、高
学位
沙棘籽粕是沙棘果提炼完油脂之后的废弃料,其中所含蛋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但目前沙棘籽粕主要被用作饲料,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此外,高血压也是当今困扰多数人的疾病,严重时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是治疗高血压病症的新方法,目前,常见的植物蛋白源ACE抑制肽多从米糠、南瓜籽、杏仁等植物
学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目前已发现20多种,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易污染玉米、花生、调味品等农产品及其制品,严重危害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威胁消费者健康,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建立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是防止其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免疫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快速、不受场所影响等优点,适合黄曲霉毒素的现场高通量筛检。黄曲霉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
学位
福建省茶叶产量位居中国前列,茶产业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的威胁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暴发严重时会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引起茶农产生焦虑、担心等情绪和反应。茶小绿叶蝉暴发成灾对茶农来说是一种风险事件,茶农对茶小绿叶蝉灾害的风险感知会在无形中影响其防控行为,进而影响防控效果。因此,对茶农的风险感
学位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生产要素的集中促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对农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2021年我国开始步入减贫防止返贫阶段,要严守脱贫成果,农民的收入问题无疑将会持续受到关注。已有的文献和数据来看,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减贫效果显著,从整体上来说可以有效帮助农民减贫,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民返贫。虽然我国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