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胞器精准爆破策略的卟啉光敏剂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光动力治疗(PDT)是指,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肿瘤部位的光敏剂被定点激活,之后通过与氧气等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活性氧(ROS)从而对肿瘤进行杀伤的微创性治疗手段。光动力治疗产生的ROS寿命极短,扩散范围极其有限,作用半径被限制在10-270 nm内,远小于肿瘤细胞的直径(10-100μm),导致其可能在作用于胞内生物活性物质之前就已经失活,进而降低了 PDT的效率。以上表明,ROS的产生位置会直接影响PDT的效果。相比于在肿瘤细胞内非特异性分布的光敏剂,递送到肿瘤细胞细胞器的光敏剂产生的ROS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胞器部位的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核酸、磷脂双分子层等),大大缩短了ROS发挥作用需要扩散的距离,避免了其在扩散过程中失活,从而提高了ROS的利用效率。此外,ROS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器的生物活性物质会引起靶细胞器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严重的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进而加强ROS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目前,线粒体和溶酶体精准定位的PDT是细胞器靶向的PDT的研究热点。线粒体是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肿瘤细胞通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能量以维持其快速增殖的能量需求。线粒体靶向的光敏剂能够聚焦肿瘤细胞线粒体并产生高浓度的ROS,实现线粒体精准损伤,从而使氧化磷酸化受阻,切断肿瘤细胞线粒体能量产生途径。此外,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减少了氧气消耗,促进光敏剂产生更多的ROS;产生的ROS进一步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构建了一个闭合环路,增强了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然而,大量研究证明仅仅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并不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因为肿瘤细胞同时利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两条能量代谢途径,可以进行能量代谢转移(即如果一条能量代谢通路被阻断,另一条能量代谢通路将进行补偿性激活以挽救肿瘤细胞的能量损失)。只有同时切断肿瘤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两条能量代谢途径,才有望造成肿瘤细胞致死性能量耗竭,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因此,本课题选用焦脱镁叶绿酸a(PPa)作为模型光敏剂,以三苯基磷作为线粒体靶向配体,构建了新型线粒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TPPa),探索其阻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能力。选择昔洛舍平(Sy)作为糖酵解抑制剂,探索TPPa联合Sy是否能引发肿瘤细胞致死性能量耗竭。通过体外协同细胞毒实验证明,TPPa与Sy具有显著的协同细胞毒性,并且光敏剂的线粒体靶向是两药发挥协同作用的关键因素。为了高效递送两药到肿瘤部位,我们构建了仿生双载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递送系统,其中装载TPPa与Sy的PLGA纳米粒作为内核,肿瘤细胞膜作为仿生型外壳。所制备的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粒径均一、分布均匀。考察了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及协同机制。结果表明,TPPa能够精准定位于肿瘤细胞线粒体,并在激光照射下产生大量ROS,进而破坏线粒体电子传递链,阻断肿瘤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量代谢途径。Sy抑制单羧酸转运体1(MCT1)介导的乳酸外排,进而阻断肿瘤细胞糖酵解能量代谢途径。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同时切断了肿瘤细胞的两条能量产生途径,引起了肿瘤细胞致死性能量耗竭,且线粒体精准爆破是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诱导肿瘤细胞能量耗竭的关键。考察了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和组织分布。由于肿瘤细胞膜的包被赋予了纳米粒免疫逃逸的功能,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显著提高了 TPP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改善了TPPa的药动学行为。得益于显著提高的AUC和肿瘤细胞膜的同源靶向功能,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在肿瘤部位蓄积最多,且在24 h时达到峰值,显著延长了 TPPa瘤内分布的峰值时间。考察了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果。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具有超强的抗肿瘤效果,仅给药一次就可以达到持续的肿瘤生长抑制,这是因为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具有仿生纳米技术和合成致死策略的双重优势:(1)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具有免疫逃逸和肿瘤同源靶向功能,使药物在肿瘤部位高效蓄积;(2)仿生双载药PLGA纳米粒可以同时切断肿瘤细胞的两条能量产生途径,引起肿瘤细胞致死性能量耗竭,发挥最强的抗肿瘤作用。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的溶酶体数量更多、体积更大、脆性更强,并含有大量活性更高的组织蛋白酶。研究表明,当溶酶体发生膜破损或大规模的膜透化时,组织蛋白酶将从溶酶体释放到细胞质,引发细胞凋亡和细胞凋亡样死亡途径。溶酶体精准定位的PDT可以引起广泛、彻底的溶酶体膜透化(LMP),造成强烈的肿瘤细胞死亡。因此,我们尝试构建了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选用PPa为模型光敏剂,选用具有不同碳链长度(一个碳C1、四个碳C4、八个碳C8和十二个碳C12)的烷基叔胺作为溶酶体靶向型配体,构建了四种PPa-烷基叔胺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分别命名为PPa1、PPa4、PPa8及PPa12。所设计的四种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均能自组装形成粒径均一、分布均匀的纳米粒。其中烷基叔胺侧链的碳链长度显著影响光敏剂的自组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光敏剂自组装能力也随之增强。PPa8自组装能力最强,是疏水作用力与静电作用力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考察了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的溶酶体定位情况。烷基叔胺侧链的碳链长度显著影响四种PPa-烷基叔胺光敏剂的溶酶体定位能力,含有短链烷基叔胺的PPal和PPa4均具有溶酶体精准定位能力,而含有长链烷基叔胺的光敏剂PPa8和PPa12具有溶酶体逃逸能力。其原因在于,在溶酶体酸性条件下,叔胺结构质子化后结合在荷负电的溶酶体内膜上,短链烷烃难以扰动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导致PPa1和PPa4锚定在溶酶体膜上,具有溶酶体精准定位的效果;而长链烷烃可以扰动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使其进行排列重组,在磷脂双分子层排列重组时,PPa8和PPa12成功进行溶酶体逃逸。考察了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在肿瘤细胞内的产生ROS的能力、溶酶体膜透化能力及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PPa4 NPs产生ROS的能力最强,溶酶体膜透化能力最强,细胞毒性也最强。究其原因是PPa4NPs具有较强的细胞摄取、精准的溶酶体定位能力和高单线态氧产生能力。考察了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行为。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显著提高了 PPa NPs的AUC。这是因为,烷基叔胺修饰链增强了PPa的组装能力,增强了其体内稳定性,从而改善了其体内药动学行为。其中PPa8 NPs组装能力最强,具有最高的AUC。考察了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的组织分布情况。与PPa溶液剂和纳米粒相比,PPa-烷基叔胺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具有更高的瘤内蓄积和延长的肿瘤最佳蓄积时间。PPa8 NPs组装能力最强,AUC最高,因此肿瘤蓄积量最高。考察了溶酶体精准爆破型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果。与PPa溶液剂和PPa NPs相比,PPa1 NPs、PPa4 NPs和PPa8 NPs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果,且PPa4 NPs抗肿瘤效果最强,可归因于三点:(1)PPa4具有最接近PPa的光学特性,产生ROS的效率最高;(2)烷基叔胺修饰链连接的PPa4具有较强的组装能力,进而提高光敏剂的AUC和瘤内蓄积;(3)PPa4具有溶酶体精准定位能力,在溶酶体酸性环境中质子化,纳米粒发生解聚,缓解了 PPa聚集诱导荧光淬灭(ACQ)效果;且质子化的PPa4与荷负电的溶酶体内膜结合,产生的ROS精准破坏溶酶体膜结构,引起溶酶体膜透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其他文献
脊椎动物拥有现存生物中最为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揭示其如何起源是进化发育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对于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管背腹图式的正确建立起着关键作用。Shh(Shh信号的配体)表达于脊索和神经管底板,并在神经管腹部到背部区域呈梯度分布。受该梯度及其引起的Shh信号活性差异影响,Nkx6.1、Nkx2.2、Olig2、Pox6、I
学位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免疫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最具潜力的策略之一,在国际上得到极高的关注。抗体疗法是肿瘤免疫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抗体具有特异性强、靶向性高、毒副作用低等优点,基于抗体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被广泛应用。由于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及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复杂性,仅通过单一的免疫调节策略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上表现为响应率低、获益人群有限。因此免疫疗法
学位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激发光源移除后仍能持续发光一段时间的光学材料,对比传统的荧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可以在成像前被激发,能够有效地避免生物组织自发荧光的干扰,尤其是近红外(NIR:650-900 nm)和短波红外(SWIR:900-1700 nm)长余辉发光材料,在深层组织中具有更低的光散射和更高的信噪比,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生物医学成像造影剂。然而,大多数长余辉发光材料功能化比较困难,导致水溶
学位
目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重新编程与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早期的发生和后期的发展密切相关。核黄素(Riboflavin,RF)是线粒体氧化电子传递链关键复合体Ⅰ和Ⅱ的辅因子黄素单核苷酸(Flavin mononucleotide,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e adenine dinucleotide,FAD)的前体,对能量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至关重要。核黄素转
学位
生物体的正常发育、生长和生存离不开基因的正常表达,基因表达又受到多种及多层次的精确调控。一旦调控异常,往往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乳腺癌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女性范围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升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占乳腺癌大多数的ERα阳性乳腺癌,其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在患者中常产生耐药性,为了克服内分泌治疗耐药性缺陷,我们期待寻找其他有效的靶点,并深入探讨这些靶点的致癌机制,为靶点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
学位
视黄酸受体(RAR)是细胞内与视黄酸(RA)分子直接结合的一类核受体家族成员,在亚型分类上,RAR包含α、β、γ这3种蛋白亚型。作用机制上,配体RA的刺激不仅能够使RAR通过转录调控(基因型)方式调节RA靶基因表达,其中涉及RAR蛋白的磷酸化和共调节因子的调控。此外,配体RA非依赖的RAR非基因型作用也能够直接参与细胞信号通路的活性调节,并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因而让RA信号转导通路变得错综复
学位
土黄芪(五指毛桃)为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植物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的根,具有和黄芪类似的益气补虚的功效。研究表明土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蒽醌和酚酸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土黄芪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炎、抗肿瘤以及改善AD大鼠记忆功能等作用。目前关于土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不够全面
学位
白色脂肪组织能够将机体中过剩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进行储存,脂滴的过度累积会导致肥胖的发生。肥胖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并发症的产生,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以及癌症等。目前针对肥胖症的治疗方法难以长期坚持或者副作用严重,因此,亟待寻找能够有效治疗肥胖症的新途径。脂肪组织不仅储存能量,也能够参与机体能量代谢。棕色脂肪细胞和米色脂肪细胞能够利用解偶联蛋白UCP1将线粒体的氧化呼吸作用与产生
学位
由于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冷热电联供系统已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SOFC/GT)混合循环在冷热电联供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由于SOFC/GT混合循环的排气温度较高,通过回收其高品位余热可显著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可以达到比有机朗肯循环更高的发电功率,同时具有能源转换效率高、系统紧凑、噪声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学位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逐渐成为肿瘤治疗中璀璨的明星,不同于放、化疗,免疫疗法不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是通过激活、调动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免疫微环境来发挥肿瘤抑制作用。迄今为止,大多数的免疫疗法都集中在刺激适应性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CTLA-4和PD-1/PD-L1轴的药物,这些疗法已在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ICIs仍然存在较低的客观应答率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