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伦坡恐怖小说中的隐喻认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伦·坡是争议最多的美国作家之一。评论界对他的评价长期以来褒贬不一,对他的风格、主题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缺乏统一的说法。他笔下那些描写神秘、怪诞的恐怖故事是争议的最主要来源。评论家们运用多种理论来阐释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概括近两百五十多年来对爱伦·坡及其作品的评论,可以发现它们多注重对单个短篇的评说,要么热衷于对坡奇特生平的挖掘,或从爱伦坡的社会背景和他的自身性格来分析。对于爱伦坡小说出现的意象,则大多只将其作为起到象征和暗示的作用一种叙述手法, 没有意识到其在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认知作用。 传统理论只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格,认为隐喻是对常规语言的偏离。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隐喻在组织人们的思想概念体系方面起着基础结构的作用,而不是偏离常规语言的,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为目的的一种手段。这一观点己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而概念隐喻和意象隐喻则是隐喻作为认知手段的两种重要的工作机制。本文正是运用这种现代的认知隐喻观对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中的意象隐喻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评论界公认的三十一篇恐怖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小说中的意象隐喻,并根据其源域将其分为三大类,即场景意象隐喻,器物意象隐喻和动物意象隐喻,每一类又有相对的具体的意象隐喻,并分析了这些意象隐喻对理解恐怖小说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在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中,意象隐喻不仅展现了小说主题的具体物象,而且通过与概念隐喻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新的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同坡恐怖小说的主题相吻合,从而使读者在认知层次上更为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含义和主题。 本文对当代爱伦坡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及文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占地约40亩的大地景观梵高名画《向日葵》,近日绽放在河北秦皇岛东徐庄村近500亩的向日葵花海中。该景观为第二届河北省旅发大会特色观摩景点之一,选用孔雀草、红草、绿草、
在近三十年间, 经过华裔美国作家的努力耕耘, 华裔美国文学异军突起。汤亭亭和谭恩美以各自的处女作《女勇士》和《喜福会》先后一举成名, 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 本
期刊
工商管理硕士英语联考是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国家级选拔性考试,是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作为一项大规模的社会化考试,工商管理硕士英语联考对考生、教师、
词汇是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过程中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而词汇学习更是贯穿英语学者学习的整个过程,对于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和口语产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英语词汇
本文主要是以《现代启示录》对《黑暗之心》的创造性改编为研究对象,藉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来观照自小说文本到电影的转化过程及审美过程,以期体现中国古典美学对作为新技术化
课堂环境,也被称为课堂气氛或氛围、课堂心理环境或微观生态环境,指的是学生有时包括教师对环境的共同感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增进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因此课堂环境的影响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的作品在文学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文学界对康拉德的评论极多,并出现了专门研究康拉德作品的专论TheConradian。他的作品主要可以分为航海小说,丛林
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都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并快速发展为如今很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研究范式。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都专注于揭示现实语篇中人们情感,态度
听力中的词语识别指的是辨别出词语的语音信息,形态特征并且识别出其在听力语境中的语义信息。连续言语中的词语识别是听力理解中的基本和关键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听力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