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不同海拔杜松针叶的结构发育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松(Juniperus rigida),柏科刺柏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作为传统的蒙药、藏药沿用至今。杜松针叶含有丰富的精油与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抑菌与抗氧化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表明关于杜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方面,对不同海拔杜松针叶结构发育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运用植物化学、解剖学结构和组织化学对贺兰山同一海拔不同叶龄和同一叶龄不同海拔的杜松针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不同叶龄和不同海拔杜松针叶化学成分与解剖结构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其结构发育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确定了杜松针叶利用价值最大的发育阶段与海拔区域。该研究结果为杜松药材品质的控制和杜松林经营培育等提供理论依据,对杜松资源的利用,新药的研究,功能产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获得主要结果如下:不同叶龄与不同海拔杜松针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显著。(1)不同叶龄杜松针叶精油共检测出43种萜类化合物,其中α-蒎烯、β-石竹烯、α-律草烯、月桂烯、β-月桂烯在不同叶龄杜松针叶中的含量差异最大。同时,三年生杜松精油得率最高(0.300~0.355%),二年生与三年生杜松针叶萜类化合物成分含量较高,分别为87.04%,88.38%。不同叶龄杜松针叶酚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三年生杜松针叶的总酚含量最高(14.51±1.82~20.05±3.00mmol equiv.GAE/100 g),杜松针叶中共检测出10种酚类化合物,儿茶素、香豆酸、绿原酸与鬼臼毒素4种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叶龄针叶中差异最显著。三年生杜松针叶10种酚类化合物总含量也最高(857.75mg/g)。(2)不同海拔杜松针叶精油中共检测出59种萜类化合物,其中α-蒎烯、β-石竹烯、大牛儿烯D、β-月桂烯、α-律草烯在不同海拔杜松针叶中的含量差异最大。同时,海拔2400m杜松针叶的精油得率最高(0.280~0.355%),萜类化合物总含量也在海拔2400m达到最大值(92.69%)。不同海拔杜松针叶酚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海拔2200m杜松针叶的总酚含量最高(14.05±1.82~20.05±3.00mmol equiv.GAE/100 g),10种酚类化合物中儿茶素、香豆酸、绿原酸与鬼臼毒素4种化合物含量在不同海拔杜松针叶中差异最大。海拔2400m杜松针叶10种酚类化合物总含量最高(857.75mg/g)。(3)对萜类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为不同叶龄与不同海拔杜松质量评价与分类提供了依据,同时筛选出影响质量评价的萜类指示性化合物为3-甲基-2-亚甲基-双环[3.2.1]辛-3-烯、β-石竹烯和环氧化蛇麻烯II,酚类指示性化合物为金丝桃苷、鬼臼毒素和山奈素。不同叶龄和不同海拔杜松针叶解剖结构特征差异显著。(1)杜松针叶有不同于其他刺柏属的解剖结构:横截面呈“V”型、单维管束、一个边生树脂道、上表皮有一条气孔带、气孔明显下陷,同时随着叶龄和海拔的增加都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征。(2)23个解剖特征值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为不同叶龄、不同海拔分类提供了依据,同时筛选出影响评价分类的解剖结构特征为横截面周长、韧皮部面积、海绵组织面积和横截面面积。杜松针叶萜类物质与酚类物质组织化学定位差异显著。(1)萜类物质主要在栅栏组织和树脂道边缘的分泌细胞中产生和积累。木质部、韧皮部、机械组织、气孔带、气孔和表皮细胞均未发现萜类物质。(2)酚类物质主要在海绵组织、表皮和内皮层中产生和积累,同时在细胞中间积累量大于细胞边缘。而木质部、韧皮部、机械组织和树脂道均未发现酚类物质。综上所述,综合产量、主要化学成分和解剖结构分析得出贺兰山杜松二年生针叶与海拔2200-2400m针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其他文献
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的逐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其更加重视享受和生活乐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啤酒的消费量会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我国啤酒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具体上看,在1996年之后,我国啤酒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五大啤酒集团,一是华润;二是青岛;三是百威英博;四是燕京;五是嘉士伯,其中,连续十年内单品牌销量位居全国第一的是雪花啤酒,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良好的品质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营销渠道和商业模式受到了互联网经济的冲击,这严重影响了传统实体零售企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传统零售业的经营成本,销售规模也在不断萎缩。家电零售业作为零售业的一大主要分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企业都在谋求切入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家电零售业开始探索战略转型之路。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战略转型的实
学位
太阳辐射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太阳能电池是现今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光伏(PV)电池消耗功率小,在世界能源领域拥有极好的应用潜力,但现今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与其高额的系统成本息息相关。本论文给出一种低成本的表面聚光器(SMC)的设计,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高额成本。本论文对比多种形态的聚光器,选取一种性能相对较好的聚光器,将光伏电池的效率提高20%以上。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检测,选择SMC和PV电池之
学位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自2010年以来,PEDV变异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猪场开始爆发,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给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S蛋白是PEDV最主要保护性抗原,也是变异最大蛋白,基于S蛋
学位
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存在于机体脂肪组织的成体干细胞,相比于传统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获取且对机体损伤小。适当条件下,ADSCs可以实现向脂肪、成骨、成软骨细胞的分化,具有多谱系分化能力,在再生医学、医疗美容、脂肪代谢等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探明脂肪分化机制对
学位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传染病,死亡率可高达100%,其主要的症状与古典猪瘟类似:高热、皮肤发绀、淋巴结出血肿大、肾脏病变等。目前无商品化疫苗用于防治,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是该疫情唯一的防控措施。2019年2月26日,靖边县某生猪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诊断中发现,后备母猪最先病发,且病发个体的病变程度不同,病猪个体间临床症状和剖解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非全部表现为
学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能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病毒,导致猪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加,产生比单一病原感染更严重的病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研究表明PCV2的Cap蛋白能与宿主细胞蛋白gC1qR结合,介导机体的各种反应,而gC1qR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且广泛分布的蛋白,PCV2 Cap与gC1qR结合,诱导机体的免疫细胞高表达白细胞介素10,进而干扰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但
学位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其肠毒素(CPE)可以导致人的食物中毒和动物的饲料中毒,已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关于产气荚膜梭菌在牛屠宰过程中的污染情况还缺乏研究。本研究对陕西部分地区牛屠宰场的屠宰、排酸和分割车间内各环节进行了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情况的调查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部分分离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学位
红枣是我国食药兼用的传统食材,红枣的品质因产区、品种等而异。本文以六个不同产区、18个品种,共34个完熟期红枣样本为材料,分别从理化品质、营养品质及功能性成分等方面分析红枣的品质特性,建立红枣品质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旨在为甄别不同产区及品种红枣的品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析不同产区红枣物理性状、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含量,研究不同产区红枣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可食率、果型指数和硬度在产区间差异
学位
环剥是冬枣果农广泛采用的促花促果措施,但是会对树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探索替代冬枣环剥的其他方法十分必要。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探究环剥对冬枣生理特性产生的影响。本试验以陕西省大荔县冬枣细根、叶片为材料,研究环剥对细根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C、N、P、K以及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R、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分析细根与叶片中营养物质、内源激素的相关性,为冬枣的栽培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