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距离对中国OFDI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地位逐步上升,中国和海外的合作频繁开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走出去”战略提出以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企业要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截至目前已有144个国家与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投资流量高达986.2亿美元。伴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突飞猛进,同时也留下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越来越频繁,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活动的影响机制,持续关注已有的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对投资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引起对外投资活动失败或者投资效益目标未能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探讨文化距离对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对中国进一步全面落实“走出去”这一发展战略实现全球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以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具体情况,以2004至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截面数据回归、门槛效应检验以及分样本回归方法考察了文化距离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研究发现,文化距离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关系呈现倒“U”型,通过门槛效应检验进一步得出文化距离对于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且存在双重门槛的结论。本文的研究还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适宜的文化距离利于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而过小或者过大的文化距离均会抑制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这一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文化距离与投资企业绩效是非线性的关系,并且进行了补充。在关于母公司相关能力的调节效应方面本文研究发现,在本文的“一带一路”投资事件样本中,母公司属性对文化距离对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起到调节作用,而母公司国际经验和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此外本文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东道国的GDP增长率、母公司的国企属性、母公司规模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这些发现为中国企业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为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近年来,班主任工作中遇到了学历高、收入高、期望高的所谓“三高”家长群体,学养兼备、自以为是、指责挑剔是他们的特点。在与这些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有些班主任陷入困境,要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近几年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普遍推广,在"教"与"学"之间起到了有效作用。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教学法便是一种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手
近年来引起仔猪腹泻的肠道冠状病毒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和规划,阐述了"双师型"教师及相关概念,探讨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的方法和对策,
利用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特征、环境规制异质性与绿色创新的关系、环境规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进行研
本文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通过实地调研,从农户层次上揭示农户可持续生计对征地意愿的影响。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人力资产、自然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对征地意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用自己的意愿创造,从小培养创新人才呢?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 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4年的宫颈癌初筛资料,以分析宫颈细胞学、HC2及HPV分型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今后制定合理、有效的宫颈
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国外对华启动贸易救济调查83起,同比下降30.3%,表明中国货物出口总体环境得到改善。但贸易救济调查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和特征值得深
诚信原则在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民事证据法领域的适用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中有所体现。现行立法关于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