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与火中寄予艺术使命——赵清阁的话剧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下,赵清阁挣脱封建枷锁努力追求个人的自由解放,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现实关怀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导向。尤其是在1931-1945年中国十四年抗战这段历史时期,她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博大深沉的时代责任感转化为大量爱国主义的话剧作品,热烈宣扬抗战爱国的时代主题意识,对抗日宣传和现代话剧艺术的进步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论文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对赵清阁抗战时期的话剧创作及改编进行全面的解读分析。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所在,在广泛搜集和阅读作家相关的文献史料、研究论著的基础上综合论述国内外关于赵清阁研究的现状,将作家的文艺思想梳理、话剧创作及改编作品艺术特色分析中的研究空白作为论文的研究重点。正文部分按照不同时代思潮影响下作家的心路历程和文艺理念为基点,阐释不同社会语境下其话剧作品特色。首先作家作为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第二代女作家初入文坛时在人生观和文学观方面汲取了大量启蒙思想资源,并在前辈作家影响下转向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在戏剧与小说文体互动中建立起自觉的话剧创作意识和成熟的“舞台感”,在具体的剧本创作中实现了话剧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积累。在“七七事变”之后的全面抗战时期,赵清阁在强烈爱国思潮驱动下,以“武器论”为指导进行抗战话剧创作,作家以三部异域经典作品为蓝本所进行的跨文化改编和历史剧创作,都表现出鲜明的抗战爱国的强烈精神诉求。最后,赵清阁抗战时期的四部《红楼梦》话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部剧作可以合为一组“红楼系列剧”作整体观照,赵清阁在黑暗现实和情感伤痛造成的困境中开始改编《红楼梦》,将小说原著与话剧本进行转换研究中,体现出忠实于原著的研究型改编、重视舞台技巧的人物刻画、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射、舞台造型艺术的古典美四个方面的技巧和策略,高水平的《红楼梦》系列话剧在整个《红楼梦》话剧改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赵清阁话剧作品的艺术特色,回顾作家在整个文学生涯中始终如一坚持追求自由超然的创作主体地位,以及为民主思想和人道主义竭力发声所展现出的可贵人品和文品。追述作家与同时代文坛挚友的交往和深情厚谊,开拓赵清阁研究的学术空间。
其他文献
朱熹对《四书》的解读是其构建工夫论体系的重要方式,学界对其工夫论的研究,多集中在“格物”论,而对“诚意”工夫关照不足。但实际上朱熹对“诚意”的诠释颇费心血,易箦前三日仍在修改“诚意”章,其“诚意”工夫是值得重新关注的问题。朱熹对“诚意”的阐释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从反向的角度来看,是对“自欺”的否定,朱熹通过对“自欺”的注解,表明“诚意”工夫的内容包含为善去恶,并显示出“诚意”所带有的实践倾向。而朱
学位
梅日更葛根(1711-1766)是清朝年间德高望重的蒙古族高僧学者。他一生著作颇丰,撰写了佛教文献及历史和医学等巨著。在梅日更葛根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占绝大部分的是训谕诗,他用简单明了的诗词论述和阐释宇宙形成、人类起源、自然现象和生与死的规律等,还提倡宣扬良好的道德风尚与风俗习惯,并指明善恶的是非明辨标准等。这些训谕诗都集中反映了梅日更葛根对人本身、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思考,因此具有很强的
学位
训体文从最初孕育的早期形态,到逐渐成形再到革故变新,其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限于研究能力和精力,本文主要截取先秦两汉时期的训体文作为研究对象,以呈现早期训体文的发展迹象,并适当对后期发展进行简单描述。本文绪论部分对近四十年训体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对选题意义及范围、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正文第一章对“训”字进行字源与字义考察,并且分析“训”一字的多种内涵。在此基础上,归纳“训”的不同呈现方式。
学位
刘庆欣,1978年师从杜兆植先生学习作曲;1980年毕业于内蒙古高级作曲班;1987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从事音乐行业四十年来,他创作了不同类型的作品,包括合唱、器乐、声乐、歌舞剧、舞蹈音乐等,这些创作经历与他深厚的作曲功底息息相关。他的合唱作品类型多样,包括原创类作品四首,创作歌曲改编类作品五首,民歌改编类作品六首和乌力格尔曲改编类作品一首,共计十六首。本文以刘庆欣创作及改编的十六首合唱作
学位
报纸
在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上,变革思想是继传统的天命思潮之后产生的社会批判思潮的一种思想;是指在不影响原始社会制度本质的前提下,处理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使社会制度自我完善或保持其继续存在和发展而提出的维新思想。这一思想产生于蒙古族近代时期,主要代表是一些知识分子,其中,贡桑诺尔布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贡桑诺尔布是蒙古族近代知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贡桑诺尔布自承袭喀喇沁王职爵后,面对内忧
学位
“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从2005年便开始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与综合类院校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回响。“高雅音乐进校园”这一活动的传播范围能够直接影响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传播的范围,包括时间与空间。因此,本文在传播学视野下研究“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将对高雅音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在传播学视野下,以室内歌剧《紫藤花》为例,将“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注重研究高雅音乐的传播环境、传播
学位
胡直是明代中后期的重要阳明学人,世称“江西三子”之一。胡直与欧阳德、罗洪先、邹守益、耿定向等重要阳明学者交游,与唐顺之、李先芳、赵贞吉等文坛领袖交好,并结交了张居正、李春芳等政坛要人。在复古思潮和心学机理的影响下,胡直诗心四变,持有“神韵”诗论和“复古”化之等观念,其诗歌在明代文坛中有重要的关照意义。本论文旨在对胡直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创作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以文献研究法为
学位
居住伦理指的是人类对居住从最初居有定所到物质上的安全与舒适,精神上的安宁追求过程以及在围绕居住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所表现出来的和谐生活的追求实践。居住伦理在人的居住文化中得以体现,并随着居住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每一个民族或地域因居住环境、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特点的居住文化及居住伦理景象。科尔沁部居住方式经历了从事游牧畜牧业时期的毡帐为主到后来从事农业和定居后以板升(土房子)为
学位
从民国至今,学界对“临川派”是否能够称为一种“流派”存在颇多争议。这一争论尚未得到解决,“临川派”是否成立、何以成立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讨论。文章以“临川派”为研究对象,旨在于从学理与传承上探讨临川成“派”之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明清临川派的代际传承和发展规律做更为全面、细致的描述,对其戏剧美学做更为深入的探讨,对临川派发展历程中所引发、遭遇的重要论争、重要问题做系统梳理和充分阐释。首先,文章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