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胚胎视网膜发育时空转录调控机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来源 :张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多种类型的神经元(感光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负责处理视觉信息。解析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的分子机制对于视网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极其重要的。目前视网膜发育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模式动物,而有关人类胚胎视网膜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仍很少。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者们全面揭示器官的发育过程提供了可能。现有的组学研究已经描绘了人视网膜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和组蛋白修饰图谱,然而领域内仍缺乏对于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随着体外分化技术的成熟,视网膜类器官为研究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提供了新的模型,然而这两种分化发育过程在转录和染色质层面的异同仍未知。此外,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构建视网膜细胞的空间表达图谱对于理解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利用多组学技术,包括染色质可及性测序技术(ATAC-seq,scATAC-seq),RNA测序技术(RNA-seq,scRNA-seq),空间转录组技术(Spatial Transcriptomics)等,并通过整合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数据揭示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的时空转录调控机制。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工作是利用ATAC-seq研究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的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收集了不同发育时间点的人类胚胎视网膜和视网膜类器官样品,进行ATAC-seq和RNA-seq建库测序,系统、全面地揭示了人类胚胎视网膜与视网膜类器官在分化发育过程中染色质开放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视网膜类器官分化过程的染色质开放特征和转录特征与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极为相似,表明视网膜类器官是研究人类胚胎视网膜分子机制的良好模型。此外,研究发现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中期与神经分化相关的染色质区域处于双价修饰状态(H3K27me3和H3K4me3),而该区域在视网膜类器官中存在延后开放的现象。通过ATAC-seq数据与RNA-seq数据的整合分析,本研究鉴定了两个参与调控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的转录因子NFIB和THRA,并利用视网膜类器官进行了功能验证。最后,我们重建了视网膜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调控网络。进一步,本研究下载了后续已发表的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不同时间点的单细胞ATAC-seq数据,描绘了不同视网膜细胞亚群的染色质开放模式,并鉴定了细胞类型特异性的转录调控因子。此外,视网膜组织具有精细的空间结构,不同亚型的细胞在空间上有序排列,形成三个核层和两个突触层。为了研究视网膜细胞的空间发育图谱,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利用空间转录组技术研究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细胞和基因的空间分布模式。然而目前的空间转录组技术存在基因通量小(只能探测到100-1000个RNA分子)或空间分辨率低(每个空间位置点含有多个细胞)的缺陷,使得研究者难以获得单个细胞的完整转录组信息。为了克服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局限性,研究者开发了许多整合空间转录组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的算法工具,来预测基因或者细胞亚型的空间分布模式。为了选择合适的整合算法对视网膜空间组学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设计了一套标准流程,并收集了 45对真实的空间转录组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以及32对模拟数据集,用于比较16种整合算法在预测基因或者细胞空间分布方面的性能。之后,本研究收集了第11周和14周的人类胚胎视网膜样本进行空间转录组测序,并使用预测性能最优的Tangram和Cell2location这两个算法工具对视网膜空间转录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本研究揭示了视网膜发育相关基因及细胞亚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并鉴定了多个视网膜空间结构域。最后,本研究通过拟时序分析构建了视网膜细胞的空间分化轨迹。综上所述,该项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全面揭示了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和视网膜类器官分化过程中染色质可及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绘制了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调节元件和转录因子结合的模式图谱;鉴定了调控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的转录因子NFIB和THRA,并利用视网膜类器官进行了功能验证;构建了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的转录调控网络;鉴定了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染色质开放区域和转录因子结合模式;开发了一套无偏的,系统性的评估流程可用于评估空间转录组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整合算法的性能;揭示了人类胚胎视网膜组织中关键基因和细胞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该研究填补了领域内对人类胚胎视网膜转录调控研究的空缺,为今后研究人类胚胎视网膜发育以及改进视网膜类器官的分化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宝贵的数据资源。
其他文献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组具有广泛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根据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序列相似性和识别的受体,哺乳动物的干扰素分为Ⅰ、Ⅱ和Ⅲ型。其中,γ干扰素是Ⅱ型干扰素的唯一成员,主要由激活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表达,在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Ⅰ型和Ⅲ型干扰素具有多个亚型和相似的抗病毒活性,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在Ⅰ型干扰素中,研究最多的是α干扰素(IFN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构建量子存储器间相互连接的大规模量子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一网络可以应用于量子信息中的诸多热门方向和领域,例如远距离光纤量子通讯,分布式量子计算等。构建它的基础是实现独立量子存储间的远程纠缠。但是目前,纠缠存储器相隔的最远物理距离仍处在公里量级。将存储器间纠缠的距离进一步扩展主要面临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光子作为传输媒介,其波长要与存储器和信道,即通讯光纤,进行匹配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花岗质岩浆作用对于理解陆壳的形成与稳定以及生命的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花岗岩整体显示丰富的地球化学多样性。虽然前人已经结合多学科资料评估了部分熔融、结晶分异、围岩混染等多个过程对花岗质岩浆成分的影响,但是关于花岗质岩浆的晶体-熔体分离机制、热液流体在花岗质岩浆演化和成矿稀有金属元素运移过程
南海作为特提斯与西太平洋两大全球构造域系统的共同作用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其成因及演化历史一直是地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现有的研究表明,南海的形成不是单一动力学机制可以解释的。现有的成因机制,例如碰撞挤出模型,弧后扩张模型,古南海俯冲模型以及地幔柱模型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对于印度-欧亚碰撞缝合线,海南地幔柱初始活动时间和空间位置分布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弱化物质如何向东南延伸
魏晋时期的历史,是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魏晋时期(220--317年)是一个分裂、混乱的历史时期。可事实上,魏晋时期虽然经历了分裂、动荡和破坏,但也是中国社会经历深刻变化的时期,中华文化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显示出魏晋时期所独具的时代特点和历史特征。当时中央集权相对衰弱,地方势力(包括地方政权、军阀和强宗大族的势力)膨胀,出现了地方割据的局面。尽管曹魏是在公元220年建立的,但
氢原子转移(HAT)是指在一个动力学过程中,将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从氢供体协同转移到氢受体的过程,提供了直接生成自由基的方法。近年来,光促进氢原子转移催化已经发展成为有机合成化学中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利用清洁易得的光能活化脂肪族碳氢键并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中间体,实现廉价易得原料到复杂分子的高效转化。本论文研究了多种官能化试剂参与的基于光促进氢原子转移脂肪族碳氢键官能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我
基于电化学发光的生物标记物检测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绝大多数的检测需固定识别基团,这依赖于电极表面的层层化学修饰,不但难以重现电极的表面状态,而且在电极的制备阶段需要消耗大量时间,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检测。此外,目前大多应用集中在以两抗夹心式的标记法检测,这种方式常需要引入发光体标记的第二抗体进行孵育,这延长了检测的准备时间。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速构建的传感器势在必行。热电子诱导的阴极电化学
以往的研究关注了疏浚泥堆场扩容,但利用秸秆绳对围堰进行加固则少有论及。为了解决疏浚泥堆场长期占地问题,并合理地利用秸秆资源,本文提出将秸秆绳编织成秸秆格栅,放入围堰内用于加固围堰。为了研究秸秆绳对围堰的加筋效应,本文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拉拔试验,分析了秸秆绳在土体中不同降解程度下的拉伸特性和界面摩擦特性;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模拟运算,并用Design Expert进行响应面分析,进一步研究了
荧光生物传感器因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已在生物小分子、金属离子、生物酶活性以及癌症标记物的分析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纳米模拟酶概念的提出,纳米酶因其可模仿天然酶的催化功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生物传感及纳米诊疗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的文献报道,基于纳米酶构筑的传感器主要集中在利用其催化底物(如:OPD、TMB、ABTS)显色,实现待测物定量
量子密码学是一门具有革命性的综合性新兴前沿交叉学科。量子密码学是在“一次一密”通信系统中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利用不确定性原理和不可复制定理,融合现代密码学信息加密和传输方式,突破传统加密依赖于假设窃听者的有限运算能力的相对安全,实现信息传输网络空间的信息论安全,开辟网络空间量子信息安全科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领域。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