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纳米药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与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纳米医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纳米粒子多样的结构、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具有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这也为光动力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光动力治疗(PDT)作为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其核心是光敏剂(PS)在光照下产生活性氧致使细胞死亡,光敏剂的低毒副作用与可控光辐照疾病组织带来的高靶向性使其在抗肿瘤与抗菌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光敏剂的研究中主要面临疏水性、激发光源组织渗透深度有限以及组织特异性缺乏的问题。应用纳米粒子构建的多功能纳米平台,能极大程度上克服目前光敏剂的局限性。光动力纳米药物是一种以纳米材料为载体、耦合光敏剂或自身作为光敏剂与能量转换器为特征的新兴纳米药物体系。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有机-无机)系统的多样性使得光动力纳米平台可针对特定目标进行设计,从而实现高效的治疗同时减少毒副作用。光动力纳米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纳米医学的热点课题。本文主要针对抗肿瘤与抗菌方向,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协同效应的光动力纳米药物,探究了其光动力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并表征了不同位羟基取代的羧基苯基咪唑并菲罗啉配体,2-(3-羧基-4-羟基苯基)咪唑并[4,5-f]菲罗啉(phcpip)与2-(2-羟基-3-羧基苯基)咪唑并[4,5-f]菲罗啉(ohcpip)及其Ru(II)金属配合物[Ru(bpy)2phcpip](Cl O4)2和[Ru(bpy)2ohcpip](Cl O4)2光敏剂。两种配合物在光照下对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肝癌细胞Hep G2均表现出优异的光毒性,但对人正常胃粘膜细胞GES-1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暗毒性与光毒性很低。其中[Ru(bpy)2ohcpip](Cl O4)2配合物对Hep G2细胞的光动力治疗效果高于顺铂。分子荧光与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光照条件下配合物会使Hep G2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大幅上升,同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诱导肿瘤凋亡。(2)考虑到Ru配合物激发光源组织穿透性、体内靶向性与治疗效率问题,以808 nm激发的上转换纳米粒子为核心,通过包覆大孔径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负载了Ru配合物,结合具有级联催化能力的葡萄糖氧化酶(GOD)-Fe3O4与谷胱甘肽响应释药的含二硫键高分子m PEG-SS,设计构筑了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与针对肿瘤环境响应性光动力-化学联合抗肿瘤纳米药物UCNP@dm Si O2(Ru)-Fe3O4-GOD@m PEG-SS(UDRFGP)。该纳米药物在808nm近红外光照下能产生的单线态氧,结合负载的GOD-Fe3O4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大幅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致使肿瘤细胞死亡。小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药物在5 mg kg-1的剂量下对Hep G2肝癌异种移植肿瘤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主要器官未观察到毒副作用,实现了上转换光动力治疗与酶联化疗协同治疗。(3)上转换光动力治疗是治疗深层组织感染的理想策略之一。针对上转换光动力治疗中与效率不足与无法长时间抗菌的问题,以哑铃状808nm激活上转换纳米粒子为核心,通过双层二氧化硅分别负载天然光敏剂姜黄素与化学抗菌物质茶皂苷元衍生物构筑了上转换光动力治疗与化学治疗的联合抗菌(UCNP-a PCCT)纳米药物。体外实验表明,该纳米药物在模拟生理体液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808 nm光照下能有效灭活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4 log10)。光动力与化学疗法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杀菌效率,还获得了长时间抗菌的能力。同时该药物体系的细胞毒性很低,显示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构筑了新型基于天然产物的上转换光动力治疗-化疗协同抗菌纳米药物。(4)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为模板合成了新型富含缺陷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相氮化碳(pg-C3N4),并结合超小Fe3O4纳米粒子构筑了具有原位光-芬顿(Fenton)反应的复合纳米药物(pg-C3N4-Fe3O4)。相比于一般g-C3N4,该纳米药物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大幅提高,同时随着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速率大幅降低光生电流明显升高。抗菌实验表明,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1小时内能完全灭杀1×10~7cfu m L-1的大肠杆菌。清除剂实验证明了其主要活性物种为羟基自由基(·OH),由于复合材料的能级表明材料直接氧化水到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是禁止的。结合电化学测试证实,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能通过双电子还原途径产生H2O2,进而通过原位级联光-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实现高效光动力杀菌。
其他文献
我国的一次能源储量是煤炭资源丰富、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缺乏,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但是由于煤炭资源固有的氢碳元素配比和化学品不匹配会导致煤炭资源利用率低。煤化工产业普遍存在碳排放量高、能耗高的问题。因此,实现煤炭资源的科学合理、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煤化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典型的煤基多联产过程为研究对象,旨在有效解决现有的煤制天然气过程的若干问题,比如在非供暖季天然气剩余,经济
学位
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一种天然、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的可再生材料,因其独特的两亲性和自组装特点,zein常被制备成微纳粒子、薄膜和纤维,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疫苗、组织工程和基因递送等医药领域。但zein不具备靶向性和免疫逃逸能力,使得所制备的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无法在病变部位累积,或在还未到达病变部位之前就已被免疫系统清除。此外,zein是一种混合蛋白
学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以及新的生育政策实施,老幼伴随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以及儿童对熟悉环境的依赖,老幼群体外出活动的最佳范围逐步缩小到社区,所以社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为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的重要载体,但现有社区多为单一化的公共活动空间,这加剧了社会隔离和年龄隔离。因此置入既能满足老幼群体独自活动需求、又能促进其交流、共娱共乐的活动场地,不仅能解决两类人群对空间需求
学位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驱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催化氧化因低温降解效率高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成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VOCs治理技术之一,该技术的核心是低温、高效和稳定催化剂的研发。考虑到贵金属Pt对VOCs分子具有较高的活化能力,同时可还原性金属氧化物载体表面氧空位不仅可以锚定
学位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较大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成为电动汽车理想的储能部件。随着应用场合的拓展,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充放电倍率不断提升,对电池热安全性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基于液体冷却与相变材料的耦合电池热管理系统是一种新型电池散热系统,能在较低的散热功耗下满足大功率电池组的控温需求,使电动汽车安全且高效地运行。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和强制液冷的耦合热管理系统,通过实验结合数值仿真的
学位
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后,基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得到全国社会各界关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强调提高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近年来,上海市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社区生活圈应运而生,成为承载下沉资源、汇聚基层力量、供给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资源匮乏、供需
学位
作为溴代阻燃剂的替代品,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被大量使用并逐步释放到环境介质中,成为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在众多的OPFRs中,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ris(2-chloroisopropyl)phosphate,TCPP)因其产量大、应用广泛、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和高水溶性等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以TCPP为目
学位
本文结合能源环境领域痕量硫化物脱除的重要需求,聚焦加氢精制汽油中痕量二次重硫醇的深度脱除及痕量环境污染气体H2S的深度脱除,主要开展了几类氢氧化物基材料的反应性吸附脱硫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属于吸附分离、材料工程和反应工程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石化领域加氢精制汽油中痕量二次重硫醇难以被深度脱除的瓶颈,本文提出发展反应性金属氢氧化物基吸附剂及反应性
学位
工业不断发展所衍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给人们带来极大困扰,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灰尘污染。目前,灰尘沉积造成的污染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而,随之带来的诸多问题在所难免,例如设备能耗增加、使用寿命下降等,如何减少灰尘在设备表面的沉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凭借自身具有自清洁效应这一特殊优势,在环保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从实验及数值模拟出发,揭示了干燥状态下灰尘在
学位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满足社会能源需求的同时又能减少化石能源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极具发展潜力。然而,太阳能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缺点。相变储能材料是利用材料的相变过程将能量进行储存和释放,利用相变材料的潜热可以解决太阳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对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青海盐湖蕴藏着大量的镁盐,将镁基水合盐开发成相变材料既能解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