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水合物降压开采特性及工艺优化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NGH)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等优点,是未来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之一。降压法作为最具潜力的开采方法之一,虽已在多次NGH现场试采中得以应用和验证,但其开采技术及工艺不成熟,开采速率慢、成本高;开采地质安全、产砂及二次水合物形成等仍是制约NGH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本文在系统调研国内外NGH降压开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南海神狐海域NGH成藏特征,采用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降压开采工艺(降压模式、降压速率、井间距)及水合物藏类型对沉积物中NGH三维降压开采特性与开采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了沉积物中有机质对开采过程二次水合物形成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南海NGH降压开采工艺优选及二次水合物预测与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主要创新性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
  (1)采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实验阐明了单级和不同多级降压模式下NGH开采产气产水特性,温度、压力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水合物藏降压开采均包括稳定降压、不稳定降压及定压三个阶段;降压初期有水合物继续生成和放热,温度可升至10.3℃;不稳定降压期间水合物藏压力、温度基本沿着P-T相平衡曲线变化,其产水速率可降至稳定降压阶段的1/3;单级降压时水合物藏温度降低提供的显热约占水合物分解消耗总热量的55%,是多级降压的3倍;多级降压开采水合物分解速率及消耗显热随生产压力升高而降低,生产周期约是单级降压的1.6倍,水合物藏内温度始终较高,可有效避免二次水合物形成;由于单级和多级降压最终降压幅度相同,最终累积产气量一致,降压阶段短暂的闭井操作可适当降低产水量;相比于单级降压,多级降压生产过程中产气分布较为均匀,产气速率相对稳定。
  (2)实验研究了不同降压速率对开采产气、产水特性及生产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随着降压速率从0.751MPa/min降至0.199MPa/min,井口产水速率可降低约2/3,降压期间累积产水量降低;较小的降压速率可使降压期间的水合物分解率提高近2倍,累积产气量相应增加,且水合物藏温度下降速率较小;但较小的降压速率会导致降压初期水合物生成量增多,温度升幅增大。
  (3)对比研究了水饱和及气饱和水合物藏的降压生产特性。相比于气饱和水合物藏,水饱和水合物藏的降压周期可缩短4/9,但总生产周期显著增加;降压期间水饱和水合物藏的水合物分解速率大于气饱和水合物藏,会消耗相对较多的水合物藏显热,定压期间水合物分解速率则相反;降压期间水饱和水合物藏在短短20min内,即总生产周期的5%,分解了近乎一半的水合物,其分解效率高于气饱和水合物藏;生产结束时气饱和水合物藏的气体回收率明显高于水饱和水合物藏,且水回收率低于后者。
  (4)创新性地针对南海神狐海域W17站位水合物藏,建立了含游离气的多层水合物藏物理模型,利用TOUGH+HYDRATE模拟研究了下伏游离气及井间距对水合物藏降压生产特性的影响。单直井降压开采表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井口产出气中水合物分解气占比不断下降,开采至10年时,水合物分解气占总产气的44.5%,其余则为孔隙水中溶解气及沉积层中初始游离气;生产初期下伏游离气会促进水合物分解,中后期则相反;由于下伏游离气的存在,水合物藏的累积产气量及气液比始终大于无游离气的水合物藏,累积产水量则小于后者;生产过程中水合物层Ⅰ分解前沿下后方会有大量二次水合物形成;多直井联合降压开采时,井间区域会存在压降迭加现象,由于井间干扰作用导致平均每口井产气产水量及水合物分解产气速率会比单直井独自开采稍微降低,5年可累计降低产水量约3.96×108kg;井间距越大,两井中间交汇区域的降压越慢,水合物分解速率越小,且温度相对降低幅度也越小;结合水合物分解率及井口气液比可大致确定井间距为40m时更有利于水合物藏开采。
  (5)首次实验研究了泥质粉砂中有机质对盐水体系甲烷二次水合物生成分解的影响机制,表明海洋沉积物中富里酸(FA)和氯化钠(NaCl)的存在会促进水合物的分解,抑制二次水合物的生成,有利于开采。实验测定了泥质粉砂中,不同浓度FA+3.0wt%NaCl溶液中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数据,表明无论3.0wt%NaCl存在与否,泥质粉砂中甲烷水合物相平衡压力均高于纯水体系,随F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沉积物中水的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生成分解实验结果则显示较高浓度6.0wt%及10.0wt%FA存在会抑制水合物的生成,但其抑制效果弱于3.0wt%NaCl,较低浓度2.0wt%FA则会促进水合物的生成,缩短水合物生成时间;FA与NaCl在溶液中共存时,FA会削弱NaCl对水合物生成的抑制性能,且削弱作用会随着F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FA和3.0wt%NaCl共存时对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分解具有协同促进效应,尤其是较高浓度FA。
其他文献
空气预热器广泛应用于烟气余热回收,但常用的传统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系数较低,换热器体积庞大,此外低温露点腐蚀问题突出,因而须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三维变形管凭借其管内外优异的传热性能而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三维变形管内及管束间做纵向流动时换热得到显著强化,研究者们一致认为由于管壁形变在管内外产生的二次流,减薄了热边界层厚度,增强了管内流体的扰动和流体间的混合,增大了换热壁面的
生物质气化是一种高效利用生物质的技术手段,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并用于直燃供热或发电,也可用于化工品合成。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会导致管路、阀门等下游设备堵塞与腐蚀,限制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常见的焦油脱除方法,如物理脱除法、热裂解法和催化剂裂解法,存在能耗高、二次污染、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在较低温度下脱除焦油并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且与催化剂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脱除效
人口、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国内污泥产量逐年递增,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原则,污泥热化学处理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化学链气化技术(CLG)是一种新颖的气化技术,采用金属氧化物作为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循环:载氧体在燃料反应器中被燃料还原,实现燃料的气化;还原后的载氧体在空气反应器中被氧化,实现循环再生。铜渣是一种废弃矿渣,经过高温煅烧可拥有一定的氧化还
学位
为了使我们人类社会能够维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必然选择。波浪能是一种储存量巨大,很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中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空气透平的能量转换效率低,高效工作区间窄一直制约着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开发技术的继续发展,本文运用仿真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探明了Wells透平叶顶间隙泄露流和边界层分离对透平表面流场的破坏和对效率的影响后,有针对性的对W
波浪是水体表面的起伏。波浪能是波浪中蕴含的机械能,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地转换和利用波浪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并充实沿海的能源供给,尤其对于远离大陆的海岛,开发和利用波浪能,就地从海洋中汲取能源,有助于解决那里的能源供给难题,因而研究波浪能的转换和利用技术,提高其转换效率,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社会意义。后弯管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的振荡水柱类波浪能装置,推进它的商业化,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大严峻问题。目前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使用会导致能源紧缺与气候恶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上。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的装置,具有环境和能源双重效益。MFC可利用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作为阳极催化剂,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过程
锂离子电池因其无记忆性、高能量/功率密度、低自放电率、长寿命等优点和卓越的电化学性能被广泛用于3C(computer,communications和consumer electronics)产品、电动汽车(Electrical Vehicles,EVs;或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s,HEVs)和储能电站等场合。电池材料的更新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提升电池性能同时又为电池扩展了
波浪能作为海洋表面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海洋环境恶劣,波浪能量的不稳定、不集中,导致开发技术至今为止存在转换效率低、利用成本高、易遭毁坏等诸多问题。波浪能利用技术种类繁多,振荡水柱(OWC)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OWC技术靠气动式能量摄取(PTO)系统转换波浪能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容易实施和维护,因此该技术在波浪能利用技术早期是研究的主流,然而由于目前实施的示范装置
气体水合物由于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其在气体储存、气体分离、海水淡化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存在生成速度慢、储气密度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微粉硅胶具有高比孔体积与比表面积、可在低温下表面形成冰膜的特点,开展了温度在冰点以下微粉硅胶中不同气体水合物的生成特性研究,旨在为利用水合物气体储存与气体分离技术提供基础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成果: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势,在储能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电-热转换,随着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充放电倍率的快速提升,业内对其产热的关注已经从热失控引起的安全层面提升至温度场的优化控制层面。本文以软包LiFePO4/C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围绕锂离子电池非均匀产热特性、不同热管理方式下电池组的结构设计和热管理特性研究、不同电池热管理方式的性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