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序桉遗传图谱构建及苗期生长性状QTL定位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Baby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是重要的实木用材树种,被称作“澳洲大花梨”,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其遗传改良刚刚起步,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遗传增益极为紧迫。分子育种是利用与性状相关的标记进行选育,对遗传背景复杂、杂合度较高以及易受环境影响的林木而言,可以提高早期选择的准确性以及加速育种的进程,遗传图谱作为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对解析遗传结构,分析基因进化及辅助基因组拼接、组装等提供重要帮助,而QTL定位则是研究性状与标记间遗传关系的最有效办法,对分子辅助育种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大花序桉育种群体为实验材料,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通过父本鉴定,确定大花序桉作图母本,并对大花序桉育种群体遗传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筛选作图群体全同胞子代,基于GBS测序,开发SNP标记,构建大花序桉遗传图谱,并对苗期生长性状(节间数、地径、0.5年生苗高、1.5年生苗高、叶片长及叶片宽)进行QTL定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筛选大花序桉作图母本,解析育种群体遗传特征及规律。本研究以选取6株大花序桉作为母本树,利用前期多重荧光SSR分析体系组合,基于ABI3130 x L测序平台,对大花序桉6株母本树的433株子代群体进行父本鉴定,结果表明,在80%置信区间内,可以为84.6%(366株)的子代找到父本来源,其中鉴定率最高的是5-018家系(98.8%)。6株母本树由异交产生的子代数量范围在20~62株不等,其中5-018产生的异交子代数量最多(62株)。有9株父本树为5-018母本树提供主要花粉,并获得最大为22株的全同胞子代。特别的是,这6株母本树的子代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现象。父本鉴定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自交率较低,异交是大花序桉的主要繁殖方式。最终筛选确定了父本鉴定比例最高、异交产生子代数量最多、潜在候选父本数量最少且生长良好、产种充裕的母本树5-018作为作图群体的母本,为后续图谱构建提供了物质材料。此外,大花序桉的有效花粉散布范围主要集中在100 m以内。对大花序桉异交率参数进行分析,其多位点异交率(tm)值为0.661,表明大花序桉主要通过异交产生种子;单位点异交率(ts)值为0.309,近交系数(tm–ts=0.352)大于0,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现象;多位点父本相关性(rp(m))和单位点父本相关性(rp(s))分别为0.857和0.640。在6个家系中,每个家系的tm值在0.847~0.962之间,ts值在0.221~0.603之间,且每个家系的近交系数均大于0,也说明这些家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现象。对其433株子代群体进行SSR基因分型,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分别为6.3和1.8,子代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平均为0.403,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659,香农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量(PIC)平均分别为0.676和0.605,固定指数(F)平均为0.025,表明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此外,大花序桉育种群体,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分别为10.5和1.9,观测杂合度(Ho)平均为0.431,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681、香农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量(PIC)平均分别为0.673和0.654,固定指数(F)平均为–0.046,遗传多样性水平也较高,与子代群体遗传参数相比,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没有显著水平,表明大花序桉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没有下降。经NJ法对育种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南部种源和北部种源的之间存在着主要的遗传分化,但个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遗传结构较弱。这些结论可以为抚育、间伐提供技术指导,并为避免近交衰退、合理规划设计、育种策略及有效保护遗传资源等提供重要理论基础。(2)鉴定大花序桉全同胞子代,提高常规育种效率。基于前期建立的多重荧光SSR标记分析体系,选取大花序桉5-018自由授粉的2589株子代进行父本鉴定、检测花粉的传播距离、分析全同胞群体中12个标记的分离比例(χ~2)、估算相应遗传参数及其与苗高生长的相关等,结果表明,所有标记可有效扩增和分型检测,共有1986株(76.6%)子代鉴定了明确的父本,子代140株以上的主要父本有6株、单个父本的子代数量为142~456个;花粉散布的距离较远,可达160 m,但有效花粉的散布距离主要在100 m以内。对子代数量10株以上的7个全同胞家系,12个标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期望的孟德尔分离比例;Ho和He等多样性参数较低,其与苗高和苗高变异系数的相关均不显著,本实验未发现有自交现象。本研究通过对母本自由授粉的子代进行父本鉴定,获得全同胞子代,相比于常规育种策略,是一种较为快速且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些结果也为后续基于全同胞家系的遗传测定、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等研究提供了物质材料基础。(3)基于GBS技术,构建大花序桉遗传连锁图谱。以5-018为母本,4株父本及其441株子代为实验材料,对母本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利用GBS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总共获得617 Gb的原始测序数据,筛选后得到平均测序序列数为16599161的有效数据,平均测序覆盖度为29.94%,所有样品平均测序深度为4.23×,对比参考基因组,共获得78289条高可信度SNP数据,整个基因组的平均距离为6.80 kb/个。大花序桉遗传连锁图谱共划分为11条连锁群,上图标记共1783个,图谱总长度为1135.300 c M,平均每条连锁群的覆盖图距为103.209 c M,两个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9 c M。大部分标记的遗传间距Gap<5 c M,表明图谱质量良好。这些结果可以为桉树属间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帮助,并为基因组组装和拼接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遗传图谱的绘制还为感兴趣的性状进行QTL定位提供前提。(4)大花序桉苗期生长性状QTL定位分析。以大花序桉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对其苗期节间数、地径、0.5年生苗高、1.5年生苗高、叶片长和叶片宽等6个主要生长性状进行测定评价,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经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9个相关的QTL位点,主要分布在除lg6以外的其他所有连锁群上,但每个连锁群上分布并不均匀。与节间数有关的QTL有6个,分别是IN-lg2-1、IN-lg3-1、IN-lg9-1、IN-lg10-1、IN-lg11-1和IN-lg11-2,单个QTL可以解析的表型变异率的范围在2.2%~5.5%之间;定位到与地径有关的QTL是7个,分别是GD-lg3-1、GD-lg5-1、GD-lg5-2、GD-lg7-1、GD-lg7-2、GD-lg9-1和GD-lg9-2,可解析的表型变异率范围在2.2%~12.2%之间;与0.5年生苗高有关的QTL为5个,分别是0.5SH-lg1-1、0.5SH-lg3-1、0.5SH-lg7-1、0.5SH-lg7-2和0.5SH-lg11-1,可解析的表型变异率范围在2.4%~4.3%之间;与1.5年生苗高有关的QTL为4个,分别是1.5SH-lg2-1、1.5SH-lg3-1、1.5SH-lg7-1和1.5SH-lg10-1,单个QTL可以解析的表型变异率的范围在2.3%~3.7%之间;与叶片长有关的QTL有3个,分别是LF-lg3-1、LF-lg4-1和LF-lg11-1,单个QTL可解析的表型变异率分别是3.7%、4.5%和2.6%;与叶片宽相关的QTL有4个,分别是LW-lg3-1、LW-lg8-1、LW-lg8-2和LW-lg11-1,单个QTL可以解析的表型变异率的范围在2.4%~4.9%之间。这些结果可以为后续QTL精细定位、候选基因的发掘及标记和辅助育种等奠定基础,从而有助于大花序桉遗传改良。
其他文献
人工速生林木材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但是其普遍存在密度低和尺寸稳定性差等缺陷,从而限制作为家具以及结构用材等方面使用。以物理或是化学等方法提高速生材性能,对于促进木材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糠醇树脂改性是提升速生材性能并赋予其高附加值应用的绿色木材改性方法。虽然糠醇树脂改性木材已被广泛研究,但是糠醇单体改性木材机理仍未清晰解译;同时,糠醇单体储存时,易聚合为糠醇预聚体,研究糠醇预聚体改性木材对于促进该
学位
研究目的: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尚缺乏规范、统一的辨证规范体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重要的特色与精华,准确的辨证指导着遣方用药思路,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关键与前提。本研究拟将导师吴承玉教授创建的“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应用于食管癌的辨证,探索其辨证规律。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归纳整理的内容包括:(1)中医文献:食管癌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分型论治、临床及基
学位
榛子(Hazelnut)属于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榛坚果富含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90%,是优良的食用油来源。油脂氧化酸败导致的品质劣变严重影响了榛子油的食用品质和食用安全。本研究以压榨榛子油为实验对象,采用Schaal烘箱(60℃)加速氧化方法,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跟踪监测榛子油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生成水平,探究榛子油氧化进程的自
学位
尾细桉因速生和抗逆性良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纸浆原料林树种之一。随着纸浆业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及要求,营造高质高产的定向桉树纸浆材人工林成了必然的选择。尾细桉作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下述简称“雷琼地区”)台风频发地区的桉树造林首选品种,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区划,对林木生长和立地生产力的关系认识尚浅,出现地力衰退导致生产力降低等现象,制约了尾细桉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本研
学位
红菇属(Russula)异褶亚属(subg.Heterophyllidia)是红菇属物种多样性最为复杂的类群之一。本论文从采自我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西、辽宁、内蒙古、山东、四川、西藏、云南、浙江、重庆的3000余份红菇属标本中,筛选出隶属于异褶亚属的标本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分别基于ITS片段和ITS、LSU、RPB1、RPB2、TEF1以及mt SS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肺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病理变化,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致死率较高,治疗预后不良,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医学难题。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炎症及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和细胞因子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巨噬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干预巨噬细胞极化过程,调节肺纤维化免疫微环境,已经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养肺活血方由江苏省名老中医王灿晖教
学位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的速生树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植,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优良造纸原料,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目前,国内对桉树生长与立地生产力间的关系认识不足,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的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在扩大栽培区的进程中存在品种与立地错配、林分生产力低和
学位
核桃(Juglans regi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核仁含有50-69%的油脂,而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占71%以上,核仁表皮(也称内种皮),富含多酚等次生代谢物,因此核桃仁被誉为二十一世纪超级保健品。目前,核仁营养的遗传调控机制仍未阐明,从分子水平上改良核桃坚果品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围绕核桃坚果发育中的重要组分,通过分析核仁和内种皮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挖掘参与重要组分积累的关
学位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是天然分布于我国海南省的重要珍贵红木树种,在高档家具制作、精细雕刻用品、中医中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的降香黄檀资源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而亟需发展人工林,增加木材供应,提高产量和质量。应用优良种质材料是林业生产实践中提升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而扦插繁殖是将优树材料
学位
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木麻黄属(Casuarina)的常绿乔木,是我国引种最早且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木麻黄科植物,天然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地区,因其抗旱、耐盐碱、生长迅速、耐贫瘠等出色的生理特性,在受干扰的困难立地可以与其它树种一起建立先锋群落,已成为我国华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防护林、用材林和多用途林树种。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