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渠道一直是中国货币政策传递的主渠道。但是,2002年之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备受质疑。从有效性来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微观主体依赖银行信贷融资的方式逐渐式微,从2002年到2007年,信贷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例不断下降,从而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渠道有效性受到影响。在2008年之后,金融创新的发展更进一步,影子银行业务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直接导致2008年至2013年,信贷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下滑。自2013年至2014年,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不断加强监管,从而在去杠杆、治理金融乱象的背景下,信贷融资从2014年占比又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融资方式的改变依旧对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渠道有效性产生不小的影响。从重要性看,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利率、汇率管制机制,不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通过价格机制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以及调节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为了适应市场环境,提高货币政策效率,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也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而这种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无疑也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渠道的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争议,本文分析了2002-2018年间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渠道的效应。从信贷占社会融资比例及趋势的角度,将时间段分为四部分,分别为2002年1月份至2018年9月份,2002年1月份至2007年8月份,2007年9月份至2013年12月份,以及2014年1月份至2018年9月份,建立四个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虽然在某个时间段,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旧起到了绝对优势,但从整个时间段来看信贷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即信贷传递渠道存在着弱化现象。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提高信贷资源的可利用性,增强信贷传递渠道的有效性。同时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也应该进一步向价格型转型,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