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肠道相关湿热证实质的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湿热证是岭南地区常见的体质类型和疾病发病类型,岭南地区沿海湿气大,山川丘陵众多使湿邪不散易与热邪相合而攻于人体。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证的发病机制存在着脾胃内伤的诱因,故岭南地区高蛋白的饮食习惯可能与脾胃内伤有特殊的相关性。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为研究温病湿热证的基础,探索温病湿热证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规律、体内炎症反应状态和水通道蛋白的改变情况,选择清热利湿代表方茵陈蒿汤进行反证,并探索茵陈蒿汤的清热利湿机制,推进中医药治疗温病湿热证的科学性的发展。研究方法:建立两种不同发病机制的岭南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通过运用"高蛋白饲料+糖水"模拟岭南饮食习惯特点,模型A组给予油脂灌胃模拟好食肥甘厚腻之人群,模型B组则给予番泻叶灌胃模拟常服清热解毒之品人群,酒的作用为加剧内湿热程度,综合以上形成内湿热因素;气候箱模拟岭南外环境的湿度温度,再加于LPS的腹腔注射模拟外来戾气,以"内伤湿热+外伤湿热+外来疬气"的模式建立岭南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用HE染色法来观察小鼠舌苔和结肠组织学的改变、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结肠LPS、TNF-α的含量变化、用相对定量PCR法检测小鼠粪便中五种肠道细菌的含量变化、用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TLR4、CD14、AQP3、AQP8的表达水平变化。选择茵陈蒿汤对建立的两种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进行反证治疗,并通过血清TNF-α的含量的检测和结肠组织TLR4、CD14的表达变化来探索茵陈蒿汤清热作用的炎症信号通路机制,通过结肠组织AQP3、AQP8的表达变化来探索茵陈蒿汤利湿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两种岭南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均出现了湿热证相关的症状体征,血清、结肠TNF-α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提示温病湿热证模型建模成功。模型完成初期(6h),模型A组血清LPS含量低于单纯LPS组(P>0.05),模型B组血清LPS含量低于单纯LPS组(P<0.05),推测可能是两组模型均出现过肠道细菌移位入血,细菌LPS使机体产生了 LPS耐受,引起模型组血液内LPS含量降低;两组模型结肠组织TLR4mRNA、CD14 mRNA转录水平均出现升高,结肠组织AQP3mRNA转录水平出现降低,AQP8mRNA转录水平出现升高,提示了温病湿热证出现TLR4通路的激活和水通道蛋白表达的紊乱。两种温病湿热证模型肠道菌群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模型均出现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梭菌属含量增加,大肠杆菌属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含量的表达存在差别,模型A组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出现含量增加而模型B组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出现含量降低;以上提示温病湿热证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调。茵陈蒿汤的清热机理探索,茵陈蒿汤治疗7天后,治疗组A组、治疗组B组的小鼠相关湿热证症状体征出现明显改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A组、治疗组B组血清中TNF-α含量均低于盐水组A组、盐水组B组(P<0.05),提示茵陈蒿汤有抗炎的效果;相比盐水组A组、盐水组B组,治疗A组、治疗B组的结肠组织TLR4mRNA、CD14 mRNA转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茵陈蒿汤抗炎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TLR4通路来下调TLR4mRNA、CD14mRNA转录水平而实现,抗炎可能是茵陈蒿汤清热作用的机制之一。茵陈蒿汤的利湿机理探索,茵陈蒿汤治疗7天后,治疗组A组、治疗组B组的小鼠饮水饮食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粪便色褐质软硬适中,排便时粪便不伴有拖尾排不尽现象,提示了茵陈蒿汤能改善食少纳呆、不欲饮、便溏软等湿热证的症状体征;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盐水组A组、盐水组B组,治疗组A组、治疗组B组结肠组织AQP3mRNA转录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治疗组A组、治疗组B组结肠组织AQP8mRNA转录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提示茵陈蒿汤能调节水通道蛋白的表达量,茵陈蒿汤的利湿作用的机制之一是作用于结肠组织通过下调AQP3表达量和上调AQP8的表达量实现。盐水组A组、B组分别是模型A组、B组在自然发展状态下7天的表现。相比模型A组、B组,盐水组A组、B组TLR4mRNA、CD14 mRNA转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提示温病湿热证TLR4通路的激活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程度加重;盐水组A组、B组AQP3mRNA转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盐水组A组、B组的AQP8mRNA转录水平出现特异性,盐水组A组出现AQP8mRNA转录水平上升,盐水组B组出现AQP8mRNA转录水平下降,提示可能温病湿热证水湿内停的病理状态的加重与AQP3、AQP8的表达改变有相关性。结论两种岭南特色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造模成功,表现出相应的温病湿热证症状体征。温病湿热证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湿热证出现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梭菌属等条件致病菌过度增长,而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益生菌的含量受湿热发病机制的影响出现含量表达的差异,可能致病菌的过度增殖是温病湿热证实质的病理机制之一。温病湿热证的实质存在TLR4受体通路的激活和AQP3、AQP8表达的紊乱。茵陈蒿汤具有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作用,茵陈蒿汤的清热利湿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受体通路的激活达到清热效果和通过调节AQP3、AQP8的表达量来达到利湿效果。
其他文献
物理量是量度物理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初中物理学中的物理量有频率、音调、响度、音色、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电功)、质量、密度、速度、力(重力、弹力、压力、摩擦力)、压强、浮力、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内能、比热容、热值等二十多个,想使学生彻底理解并能运用自如,绝非易事。而物理量又是物理学科的基石,是物理概念与物理定律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每一
摘要:高中生物教育应该发挥其自身教育功能,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理念己经受到普遍认可。笔者依照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结合在一线教学研究、探索、尝试经验,探讨了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应创设的学习环境。  关键字:高中生物教学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出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会成为每个高中生物学教师
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 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
摘要: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本文阐述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意结合、问题解决、猜想、动手操作、活动游戏等策略把数学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创造力。  关键词:再创造 数学教学 策略  再创造一词由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最先提出,他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
学位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外语教学探索研究的重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学会终身学习。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地指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判断学生的作业正误时,如果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甚至会影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
摘要: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及对策,下降原因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材影响。  关键词:思想 素质 方法技巧 教材 资料书  Abstrac The reasons for the dec line in mathandcountermeasures, theanalysisand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school students Impaxt of learn
当前,“全国电脑制作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活动”现状既令人欣喜,又令人堪忧.做出好的作品不容易!究其最主要的原因,缺乏“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生动有趣、富有活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主动探究 主动学习 猜想 问题  学生被动学习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弊端之一,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从而使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