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及液体产物提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化石能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资源,不仅清洁,而且二氧化碳零排放。生物质热解包括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被认为是生物质利用技术中最有希望和潜力的技术之一。但生物质热解液体产物的应用成为制约生物质热解商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针对生物质快速热解及生物质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的液体产物提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生物质热解是复杂的热化学反应过程,对热解过程的模拟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本文以数字矩阵作为元胞自动机的表现形式,以演化概率函数模拟反应速率系数,用元胞自动机模拟了生物质颗粒的慢速热解过程,并与微积分的方法作了对比。元胞自动机能够逼真地模拟该过程,得到热解曲线与微积分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且和实验结果吻合;所提出的元胞自动机及其演化程序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别以花生壳、松木木屑作为农业废弃物和林业废弃物的代表原料,在自行设计加工的3kg/h流化床快速热解装置上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对热解反应进行了物料衡算和能耗计算,考察了热解装置的运行稳定性;通过改变热解条件温度、停留时间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花生壳和木屑生物质油产率的最大值分别为54.7%和70%。考察了冷凝器压力和生物质油收集方式对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凝压力处于微正压时生物质油能够得到较好的冷凝;在串联分级冷凝器后增加电捕焦油器可以有效的捕集未能完全冷凝的生物质油,使油的产率增加30-50%,并且净化了热解燃气。对分级冷凝和电捕焦油器联合收集所得生物质油进行了统计评价,该方式能够较好的对生物质油中的化学组分进行富集和分离。运用GC-MS和GPC对生物质油进了化学组分分析和分子量分布研究,并对实验所得生物质油进行了物理属性表征。   根据生物质油的特性,选择生物质油的水溶性部分作为原料进行了催化制氢实验研究。首先选择甲醇和乙酸作为生物质油的模型化合物,选用镁橄榄石负载助剂铈、镁的镍基催化剂进行了催化重整制氢研究,通过调节助剂的负载量以及温度、水碳比等试验条件,筛选出催化活性、稳定性、寿命都较高的催化剂:6%Ni-3%Ce-1%Mg/olivine。并用其进行了生物质油的重整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比商业催化剂ICI46-1在生物质油重整制氢上活性更高。通过模型化合物和真实生物质油的催化重整发现,生物质油组成复杂,重整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仍需改进和改善。   生物质经过慢速热解以生产炭为主,液体产物木醋液和木焦油大多利用率不高。本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木醋液进行了精制提纯研究,并且有效地去除了木醋液中的有毒物质:吡啶及其衍生物。木醋液经过加工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药物、防腐剂等,酚类作为重要的质量指标,必须确定其含量的大小。本文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木醋液中的酚类含量,探讨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为木醋液中酚类物质的测定提供了较为准确、简便的方法。运用减压蒸馏的方法,使木焦油得到较好的分离和精制,精制产物的分析为木焦油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uIn预制层,在真空中以固态硒粉为硒源,采用三步升温硒化法对不同厚度的CuIn预制层进行硒化。通过SEM、EDS和XRD测试分析手段,
  本文讨论了电弧离子镀大颗粒的形貌特征,评述了改善涂层大颗粒的研究现状,并简述笔者在该领域所做的开拓性工作。
大庆油田轻烃分馏公司戊烷精分装置自投产以来,精馏塔运行一直不正常,由于原料组成与设计组成有较大变化,长期运行结果使得操作参数偏离设计数据,加上设备老化,工艺控制水平较低,产
乙酸甲酯是聚乙烯醇的副产物,其产量过剩,传统水解法回收乙酸甲酯由于能耗高限制了其应用;利用乙酸甲酯通过酯交换法得到更高价值的酯类化合物具有明显优势。离子液体由于其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已经广泛应用到有机合成、电化学、分离提纯等领域。将有机阳离子与杂多酸阴离子结合得到功能化多酸类离子液体,克服了离子液体用量大及回收能耗高等缺点,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酸性催化剂。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的多酸类离子液体,进行结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在普通玻璃衬底上沉积金属V膜,然后在空气中热氧化制备VO2薄膜。金属V膜在空气中400℃和450℃热氧化获得了具有电学相变特性的二氧化钒薄膜。
  Cr-Al-N系薄膜正成为适用范围更广的工具硬质涂层。本文结合现有报道综合分析了铝含量、组织结构高温稳定性和添加其他微量元素等几个方面对CrAlN系硬质涂层抗氧化性能的
室温条件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普通玻璃基片上制备了AZO透明导电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四探针对不同工作压强下所
等离子体清洗机理-黏性薄膜理论:等离子体电解清洗主要是阳极电极过程和表面电解液形成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阳极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与电解液形成溶解度小、黏性大、扩散速度小的
以硅单晶片作为衬底且充当栅电极,在衬底上热生长二氧化硅薄膜作为栅介质层,磁控溅射制备的氧化锌薄膜作为半导体活性层,真空蒸镀铝作为源、漏电极,成功地制备出底栅顶接触型
碳纳米管自1991年发现以来,由于独特的准一维管状分子结构以及良好的力学、电学和化学特性,使其具有在高科技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的价值,从而成为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