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MIRU-VNTR基因分型及传播能力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7933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北京家族菌株(Beijing family strains)的流行及耐药情况;建立适合本地区的MIRU-VNTR(m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s-variable-numbertandem repeat)基因分型方法,明确本地区流行MTB的基因型特征及传播能力。   方法:收集黑龙江省2007.5~2008.10临床确诊为结核病的住院病人分枝杆菌分离株共200株,全部菌株由哈尔滨胸科医院提供并经BACTEC-960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系统进行培养、鉴定和一线药(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耐药性测定。分离株经PCR方法鉴定为MTB。验证Spoligotyping和RD105缺失检测法鉴定北京家族菌株的一致性后,采用RD105缺失检测法确定本地区北京家族菌株比例,并根据RD105、RD181、RD150和RD142缺失情况区分亚型。选取19个MIRU-VNTR位点进行分离株基因型初步分析并进行位点优化;确定分型位点后测定全部MTB分离株MIRU-VNTR基因型,采用R2.9.1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离株成簇能力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北京家族菌株耐一线药特征及本地区MTB/耐药MTB成簇能力。   结果:经分子鉴定,全部分离株均为MTB;黑龙江省流行的MTB中,89.5%(179/200)为北京家族菌株,其中,亚型Ⅰ、Ⅱ和Ⅲ的构成比例分别为6.1%(11/179)、92.7%(166/179)和1.1%(2/179),无亚型Ⅳ菌株;发现三个新Spoligotypes,其中一个属于北京家族基因型;通过优化19个MIRU-VNTR位点,去除了ETR B、ETR C和MIRU23三个多态性低的位点;结果发现,15个位点的组合与16个位点的组合对菌株的分辨能力同样高(HGDI=0.9977,成簇率=10.0%);其中10个位点的组合对菌株的分辨能力较高(HGDI=0.9950,成簇率=15.5%);16位点分型结果中,200株MTB分离株属于180个基因型,分为四个基因群,北京家族菌株99.3%属于第Ⅳ群,其余0.7%分属于Ⅰ、Ⅱ和Ⅲ群(P<0.0001);发现30个分离株为成簇菌株,成簇率10%;30株成簇菌株均分布于第Ⅳ基因群(P=0.0018);且均为北京家族菌株,但与非北京家族菌株相比,其成簇能力无显著提高(OR,O;95%CI:0-1.0241;P=0.0869);北京家族菌株和非北京家族菌株相比,耐药菌株比例无显著差异(OR,1.8771;95%CI:0.6828-5.2244;P=0.1670),MDR菌株比例也无显著差异(OR,0.4.564;95%CI:0.0824-1.6670;P=0.2127)。   结论:黑龙江省流行的MTB中,89.5%为北京家族菌株,为本地区的优势流行菌株;其中,亚型Ⅱ菌株占92.7%,无亚型Ⅳ菌株流行。所选10个MIRU-VBTR位点组合对黑龙江省流行MTB有良好分辨能力,可用于大规模分子流行病学调查;15个MIRU-VNTR位点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可用于精确分析。黑龙江省流行MTB菌株的成簇率为10.0%(15个MIRU-VNTR位点),低于世界和中国的其他地区,说明本地区的高耐药率与近期传播无关,为进一步探讨本地区MTB高耐药菌株比例形成的机制及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北京家族菌株的优势流行与本地区MTB高耐药性和高MDR菌株比例无关,且未增加成簇能力;北京家族菌株不同亚型对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任务+场景式教学法及其现实应用基础,论述任务+场景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任务的形式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场景中真
目的:动态监测习惯性流产患者再妊娠过程中外周血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细胞(Treg)与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随妊娠过程的动态变化情况,为Treg及HLA-G能否作为妊娠监测
目的:探究HGF及其受体C-Met在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为临床预测和治疗大肠癌淋巴道转移寻找治疗的靶点。   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为胃癌的治疗和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方法:胃癌细胞常规培养,对其施加不同浓度的硫氢化
研究目的:   1、观察人类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肠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寻找其变化规律。   2、研究CD4+和CD8+淋巴细胞在小肠移植术后肠粘膜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及对
目的:通过对博尔纳病病毒在体内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的感染性、体外对DNA依赖蛋白激酶缺陷细胞的感染性的研究,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在体内外变化情况的分析,阐明DNA依赖蛋白激酶
CRP系统是一个集日常管理、评估工作、规划决策及激励改进四位一体的,全员、全程及全方位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CRP系统作为实例,研究“校园资源
沙门菌是一群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经过粪口传播感染人体,当细菌被摄入后先侵入小肠末端位于派伊尔淋巴结的M细胞中并在其中生长繁殖。M细胞呈递抗原至巨噬细胞,沙门菌对巨噬
目的:预测miR-lOa*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基因组中靶序列;定点诱变CVB3基因组上miR-10a*可能的靶序列,构建CVB3突变株,为后续靶点确定打下基础。   方法
目的:体外用血管生成抑制素(angiostatin)干预人胃腺癌细胞HGC-27及人血管内皮细胞(Human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观察其对细胞生长、增殖、迁移的影响,检测其对HGC-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