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光动力杀菌机理和干细胞表面单分子识别的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结合平板菌落计数法,系统探究了血卟啉单甲醚(HMME)对革兰氏阳性菌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抗菌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卟啉类光敏剂的光动力杀菌机理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即HMME对细菌的杀伤作用与HMME的浓度有关,也与细菌的种类有关。同浓度下,光照条件下比无光照时对S.aureus的杀灭效果显著。同等条件下,无论光照还是无光照,HMME对E.coli都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HMME在光照作用下对S.aureus表面结构的破坏较E.coli严重,AFM图像显示无论是G+还是G-在HMME的光动力作用下,都是细菌细胞表面受到严重损伤,未发现内容物泄漏,说明膜损伤是PDT致细菌死亡的一个主要机制。AFM从形貌学上证明了HMME的APDT机理是选择性的攻击细菌细胞的膜性结构。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关于AFM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44抗原分子的单分子识别。用AFM力谱测量软件,探测细胞与裸针尖之间的非特异性粘附力,同时还通过杨氏模量计算方法,获得细胞表面的粘弹性等参数;发展了原子力“针尖化学”技术,在原子力针尖上修饰CD44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CD44抗原分子,实现了定量测量干细胞表面CD44抗原和抗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探讨和研究了原子力显微镜对细胞表面大分子识别的可行性和意义。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定位及运动,将在分子识别、信号转导以及细胞活化等领域大显身手。本文第三部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例健康志愿者的红细胞膜的机械性质和形貌进行了纳米力学测量。方法:将AFM悬臂定位在细胞顶端,在细胞上500nm~2的范围内随机选取100个以上的点,扫描范围设置为0nm,采用AFM接触成像模式中的力调节模式测得,记录的力曲线用EXCEL2003统计比较。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比健康人的硬度和粘附力都明显增大,细胞的高度(Mh)、细胞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值(Rp-v)显著降低,而直径增大。AFM为我们从纳米力学方面表征红细胞的病理特征提供了有力工具。
其他文献
雨生血球藻隶属绿藻门(Chlorophata)、绿藻纲(Chloro-phyceae)、团藻目(VolvocaleS)、血球藻科(Haematococcaceae)、血球藻属(Haematococcus),是一种微型单细胞淡水藻,能够在胁迫条件下产生虾青素,是自然界虾青素含量较高的一种经济微藻,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该论文以雨生血球藻CG-16株和CG-11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4种培养基(
本文以从海南甘蔗渣中筛选的毛霉HN0512(Amylomyces.rouxii)为实验材料,经初步鉴定其具备产纤维素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优化培养基,得到活性较高的粗酶(4.07IU/mg)。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HiprepTM desalting(26×10)、弱阴离子交换层析柱、HiTrap Q FF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技术分离纯化出单一组分纤维素酶,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该酶的相
基因打靶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的青睐,该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传统的基因打靶所依赖的同源重组仅仅是个10-6-10-5之间的低概率事件。近几年以来,本课题组已经建立起了以基因组中度重复序列rDNA的间隔序列作为靶位点的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成功得到转基因鳜鱼和重组奶牛细胞,将打靶效率提高了200-300倍。但是,该技术离高效打靶还差很远。依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国内外有很多卓有成效的基因打靶
以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实验材料,用超声波细胞均质仪作为超声波发生装置,研究了超声波对杜氏盐藻的辐射刺激效应。设置了超声波作用时间、作用频次和作用时间间隔3组实验:第1组设超声波连续辐射2s、4s、8s、16s、32s、64s和128s7个辐射时间强度处理;第2组以64s和128 s为2个辐射时间强度,均分为辐射1次、2次、4次、8次和16次5个作用频次处理;第3组选择6
目的:黄曲霉毒素B1(AFB1)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致畸性和遗传毒性的物质,本研究所已经分离出一种产黄曲霉素解毒酶(ADTZ)的真菌E20,并对其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得到了重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rADTZ)。rADTZ为一新发现的氧化酶,其一级序列与已知蛋白具有较低的同源性,对该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验室前期的工作成功将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基因克隆到含有融合标签MBP的pMAL—C2
目的:利用Tet-on真核表达系统,建立DOX诱导可调控表达Osterix小鼠前成肌细胞C2C12株,并探究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的生物学功能并为进一步研究Osterix的下游基因提供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PCR方法扩增得到Osterix片段并插入应答质粒pTRE中,构建pTRE-Osx重组质粒;用G418和Hyg B分步筛选建立C2C12-pTet-pTRE-Osx和C2C12-pTet
本文利用亚纯函数Nevanlinna值分布理论和正规族理论,研究两类复高阶代数微分方程组解的增长性问题.同时探讨了亚纯函数与其导数积的值分布及相关结果.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Nevanlinna值分布理论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Poisson-Jensen公式,特征函数和相关概念及性质.第二章介绍亚纯函数正规族和Zalcman引理及Bergweiler引理,研究两类高阶复代数微分方程组的增长级
处在缓冲地带的波兰,对周边大国的潜在安全威胁怀有一种的强烈的不安全感,一边倒式地追随美国,投入北约怀抱常常被认为是波兰外交政策的惯性特征。纵观图斯克政府(2007-2014)时期,除了跨大西洋主义倾向之外,波兰外交也显示出了强烈的区域主义观念,强调巩固与周边地区的利益及外交,具有显著的多元平衡特征。例如,图斯克政府积极的东部政策(包括对俄和对东部六个伙伴国家)提高了其在地区安全局势以及欧俄关系中的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单细胞鞭毛类绿藻,其生活史中主要有绿色游动细胞、绿色不动细胞以及红色休眠细胞等类型,在胁迫条件下细胞中会积累大量的Astaxanthin从而使细胞呈现红色。本文以雨生红球藻CG-11株为实验材料,首次从绿色细胞和红色细胞中分离出色素蛋白复合物,并对光谱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雨生红球藻不同类型的细胞光谱特性分析显示
令R是An型根系,ρ是正根之和之半.Q是有理数域.v是未定元,Uv是Q(v)上的由生成元Ei,Fi,Ki,Ki-1(i=1,2,…,n)生成的量子代数,Uv具有Q(v)-Hopf结构.Z表示整数环,A=Z[v,v-1].令UA是Uv的由Ei(m),Fi(m),Ki±1(i=1,2,…,n)生成的A子代数,则UA是A-Hopf代数.设k是域,取定非零元q∈k.v在k上作用等于用q左乘,则k是A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