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维和行动与非洲之角的可持续和平与安全(1992-2020)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99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者认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处理武力冲突时通常发挥正面的作用。维和部队的部署是为了以遏制冲突的爆发、升级、持续和反复,其在促进稳定并最终实现长久和平和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和行动帮助处于冲突中的国家创造条件以实现可持续的和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维和行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国际政治危机的基石。时至今日,联合国维和行动扩展了行动范围,涵盖了为解决国家间冲突的复杂多维度行动。由于维和行动的开展,需多国家摆脱了冲突状态,获得了持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尽管联合国在非洲之角地区已部署了多项维和行动,该次区域仍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非洲之角地区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促进和维持该地区持久和平与安全上效果不佳和效率低下的原因;评估维和行动在提升东道国和平安全上的有效性;并探索阻碍联合国维和行动成功的不利因素。在上述研究目标的基础上,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为何非洲之角地区的维和行动在促进持久和平与安全上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由此引出两个子问题:联合国维和行动完成委托和促进持久和平与安全的有效性如何?阻碍维和行动成功促进持久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通过对制度合法性动力(地区和国际)之间的关联以及维和行动有效性和效率的探讨,回答上述研究问题。并在合法性理论的指导下,试图阐明非洲之角地区维和行动的合法性是如何决定行动的结果的。本研究所应用的制度地区合法性和国际合法性的观点分别来自杰尼·沃兰(Jeni Whalan)和伊恩·赫德(Ian Hurd)的研究。合法性理论认为,国际制度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机制获得国家的服从,分别是:胁迫、诱导和合理性。当规则的实施主体施加胁迫手段时,或行为体认为规则和自身利益一致时,抑或是行为体认为规则具有合理性并理应遵守时,行为体才会服从制度的规则和行为。服从会产生归属感,如果该制度具有合法性,行为体对制度及其规则的合作和支持也会达到最大化。合法性使得制度的运作及其目标的实现无需过度依赖胁迫的威胁以及利益的诱导。现有研究显示非洲之角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索马里,联合国维和行动未能完成委托。联合国非洲联盟达尔富尔特派团也未能达成预期的任务结果,许多联合国维和人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且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也未能扭转并终止冲突以及保护平民。有许多文献从物质的角度指出维和行动未能确保东道国和次地区长久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本研究认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维持长久和平与安全上的失败和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取得并保持自身的合法性。联合国安理会在非洲合法性的缺失是限制维和行动成果的原因之一。安理会的多数议程和决定都是关于非洲,但是非洲在安理会中并没有常任代表的一席。代表权的缺失使得非洲国家不情愿履行安理会的决定,包括维和的相关决议。联合国固然可以强制进行维和行动的部署,但是未真正经各国政府和人民同意的维和行动也不会成功,索马里、苏丹和南苏丹的维和行动已证明了这一点。另一个因素在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一致同意的缺位。干涉主义者和不干涉主义者在规范上的不同破坏了行动的合法性,也削弱了当地行为体和国际行为体对行动的合作和支持。这对于非洲之角维和行动的开展及其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也指出西方国家不愿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政治和经济支持也对于此区域的维和行动有着消极影响,这直接影响了非洲之角的维和行动,因为西方国家收缩之时,正是许多维和行动开始之时。美国及其他区域国家的对次区域内部冲突的单边介入对维和行动的开展和结果有着破坏性的影响,会导致冲突的延长以及和平进程的复杂化。地区性合作和制度性合作的缺失也不利于次区域维和行动的成功。这些因素都使得联合国维和行动丧失了其地区和国际的合法性,进而损害了行动为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合作和支持。本文也探讨了维和行动对维持东道国和次区域和平与安全的有效性和贡献。尽管维和行动未能高效实现其预期目标,但也有其自身的贡献。研究发现,维和行动在保护平民和减轻人道主义危机上的努力使得许多人因此得救。索马里维和行动使得数十万的人免受饥馑之灾。达尔富尔维和行动亦成功拯救了许多当地居民的生命,并通过在境内流离失所者营地进行每日安全巡逻,来保护当地居民免受身体伤害。南苏丹维和行动特派团也通过在维和营地提供庇护和安全保障保护了二十余万境内流离失所者。尽管维和行动做出了上述贡献,但仍有许多平民死亡或受伤,数以百万的人由于维和行动未能提供充分全面的保护而流离失所。数以千计的平民在索马里派系冲突以及索马里民兵与联合国部队的冲突中死亡。联合国与美国在抓捕和消灭艾迪德行动中缺乏协调,导致数以千计的平民死亡,也使得人道主义危机恶化。达尔富尔维和行动因未能在交战方袭击平民时有效接入而广受批评,因其未能保护平民,许多人丧生或受伤,数以百计的人流离失所。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也因在交战方反复进入维和营地袭击平民时未能提供保护而受到责备。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局势不稳定的地区为平民提供保护的能力很弱很有限。在东道国境内外现仍有数以百万的人流离失所,并且面临着严峻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因此,从保护平民的角度考量,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不足要强于其取得的成功。联合国维和行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结束冲突并防止其再次发生。从降低冲突强度的角度看,三次维和行动的效果均不尽人意。尽管索马里的冲突局势由于联合任务部队和联合国索马里第二次行动的部署在某些时期得到缓解,然而当联合国与美国部队发动抓捕和消灭艾迪德的行动时,情势急转直下,冲突随之升级。因此联合国特派团在索马里未能缓解冲突,多年来索马里仍冲突不断。无独有偶,尽管冲突在联合国特派团在达尔富尔的维和行动的前几年有缓解的趋势,但特派团在终止冲突上的作用仍然有限。在政治力量之间的冲突之外,尽管当地部署有维和人员,部族间的冲突仍有增无减,死伤惨重的大规模内战依然没有避免。维和部队没能遏制和控制内战的发生,苏丹仍然饱受政治力量之间以及部族之间的冲突之苦。维和部队能否查明并解决东道国的冲突根源对维和行动的成功与否来说至关重要。除非冲突的根源被长久地解决,否则平民安全无法获得保障,冲突本身也无法得到彻底遏制。从这个角度分析,三次维和行动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它们着重解决的是由冲突引起的问题,而非针对冲突本身给出长久的解决方式。维和人员在索马里的首要关切是减轻人道主义危机,而非如何解决冲突。因此,尽管多次做出努力促使交战各方签署和平协定,特派团仍没能在当地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安全。在达尔富尔,特派团专注于保护平民和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而非解决造成人道主义危机的政治危机的根源。南苏丹特派团原本的任务是协助当地政府进行国家建设,并协助该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然而,在内战爆发后,维持稳定和保护平民成为了特派团的首要任务。总地来说,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推动非洲之角地区的长久和平和安全上的贡献杯水车薪。东道国的内政极大制约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展。在维和行动中,各交战方是停止冲突的主体,如果交战方反对,维和人员也不能强迫其停火。即使维和人员试图强迫停火,行动的花销也将是巨大的,效果不会理想,风险也很高。因此地方或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对于维和行动的有效性极为重要。本文经评估后发现,地方行为体认为维和行动是不合适和不值一提的,东道国政府或当地军阀(索马里)不承认维和行动的合法性,因此维和行动在当地缺乏合作和支持。联合国安理会曾采取强硬手段以图获得服从,但这使得维和行动更加昂贵和复杂。合法性理论认为若一个制度或系统完全依赖胁迫获得对其规则和行动的服从,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同时,取得的服从也会是低水平的。所以本文认为,如果诸如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维和行动和联合国南苏丹维和行动等的维和行动成功获得合法性,物资和经济的缺乏不会限制维和行动的有效性。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国际上也面临着合法性赤字。国际合作与支持对于维和行动的成功至关重要。合法性理论认为任何国际制度为了有效实现其目标都需要先被各国所接受。合法性赤字会使国际制度从国际合作中获得的收益大打折扣。在这个意义上,联合国在非洲之角的维和行动缺乏国际合作与支持的原因在于其对维和行动核心原则的偏离、对国家主权的漠视以及其展现出的一种无力实现核心职能的形象。因此,联合国维和行动未能获得达成维和目标所必要的政治和经济支持,最终导致了两次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的失败以及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维和行动及南苏丹维和行动在达成预期目标上的效率低下。本文运用定性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有效性、合法性和对东道国以及次区域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所选案例进行检验和分析。本文引入三项指标以检验维和行动的有效性,分别是:对平民的保护、冲突强度的缓解以及对冲突根源的解决。上述方法所运用的数据源于一手和二手资料。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包括研究问题、研究论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案例选择、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建立了本研究的概念与理论框架。本章探讨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演变。为避免在研究中造成模糊和混淆,本章对和维和行动相关的术语和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本章也阐明了合法性理论在检验联合国在非洲之角地区维和行动效率低下和效果不佳的原因上所具有的解释力。第三章分析了损害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推进东道国及次区域持久和平与安全上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因素。本章也深入论证了联合国安理会在非洲国家中的合法性赤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意见的缺失、西方国家不愿为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政治与经济支持、安理会无法约束其成员以及其他行为体的单边行为、以及脆弱的地区、制度和国家间合作是如何削弱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效率,本章也对上述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第四章探讨了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本章考察了三次维和行动(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第一阶段、联合国家工作队、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第二阶段)在保护平民、改善人道主义形势、缓解冲突以及在政治危机中的寻找政治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有效性和贡献。本章评估了维和行动在当地以及在国际上的合法性,并考察了合法性的缺失是如何损害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展以及维和行动的结果的。本章亦讨论了损害维和行动有效性的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因素。第五章探讨了联合国在苏丹达尔富尔的维和行动。本章考察了维和行动在保护平民、缓解冲突以及在各交战方中寻求政治解决冲突的努力上的贡献。本章试图探讨维和行动在该国及次区域维持长久和平与安全的重大成果和失败,评估其在当地及国际上的合法性,讨论合法性危机是如何影响维和行动的开展和结果,并探究有哪些因素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损害维和行动的有效性。第六章关注联合国在南苏丹的维和行动。本章论述了联合国南苏丹维和行动在平民保护、人道主义援助、缓解冲突强度、政治解决冲突上的贡献和成效,检视了维和行动在地区和国际上的合法性及其对行动效率的影响。本章也讨论了损害维和行动的有效性的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因素。第七章为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论点与研究成果,并针对未来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改进提出可能的建议。
其他文献
<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并改变了传统的商品交易模式,商品交易的网络化、国际化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应运而生。相比传统跨境商品交易模式,跨境电商具有成本低、规模小、灵活性好、风险低等优势,并且紧跟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紧密贴合现代居民消费习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南昌地处江西省中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米粉作为南昌市的特色美食在国内享有盛名。如何将南昌米粉产业发展与跨境电商产业有效结合起来,成为南昌
期刊
消除能源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能源贫困是指由于受能源供给能力、能源费用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家庭成员无法获得充足的、负担得起的高质量能源以保证其生存和发展。据联合国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有7.59亿人无法获得电力服务,如果继续保持当前的能源贫困改善速度,到2030年全球仍将有6.60亿人无法获得电力服务。能源贫困严重制约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
学位
硝化棉中不稳定的硝酸酯基团(O?NO2)使其在日常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以及恶劣条件(高温或酸性化学环境)下容易发生缓慢或剧烈的热分解,并且生成氮氧自由基和酸性的自催化产物,进而引发连锁催化反应,最终使推进剂性能失效。硝化棉组分之间意外的相互作用也会导致推进剂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变质,对弹药的长期储存安全性和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均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硝化棉的缓慢自催化分解对其安全生产和储存带来的不良影响,最
学位
本论文以乌干达作为案例,论述中国援建的东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ATDCs),展示这一农业援助模式如何成功提出了应对了粮食安全问题、推动南南合作以及如何减少全球贫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本论文研究的三个关键问题是:首先,中国援建乌干达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下均称为‘该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其中包括“该项目”对乌干达本国经济发展、技术转让以及人民生活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适用于本国你
学位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作为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优良生物吸附剂,在大量内源P污染水体会引起P污染持续加剧。为了探明普通小球藻与内源P再释放的关系及过程,并通过调控水体条件实现藻生物量宏观可控,论文选用普通小球藻作为实验对象,以富Fe-P共沉物水体为应用环境,围绕普通小球藻、Fe-P共沉物和上覆水的研究体系,运用柱实验、全面批实验、正交实验和共培养等方法,研究了富Fe-P共沉
学位
为了解小流域尺度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径流水体的影响及花岗岩化学风化对CO2的吸收,对亚热带典型花岗岩区不同利用条件下的2个相邻小流域(F-森林、FA-森林/农田)的地表径流及其常量离子和溶解Si含量进行了连续3年的定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溶解Si,Na+和HCO3-构成地表径流的主要化学成分,FA流域离子总量高于F流域,反映了流域内农业活动对其化学径流的贡献.皖南典型花岗岩小流域(F、FA)径流
期刊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是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和健康。HCC肿瘤组织中血管丰富,血供模式复杂,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现象,VM阳性的患者生存期短。目前针对HCC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主要集中在血管内皮细胞,对由肿瘤细胞组成的VM无效。
学位
羊传染性脓疱病(Orf)又称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ORFV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牧民及从事屠宰、兽医等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常发生感染,因此该病原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对养羊业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ORFV基因组庞大,编码蛋白众多,ORFV120基因位于病毒基因组末端,与其它痘病毒无明确匹配
学位
制度政策的薄弱以及执行规范的欠缺,都对非洲之角追求环境治理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体系,环境治理的安排与进展都遭遇了困境。目前来看,这种制度安排以及其发展趋势已经反映出,国际间、区域间以及国家间的制度合作仍面临着挑战。在制度上付诸的努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应对环境挑战的系统过于复杂,需要区域和国内共同采取行动。因此,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项目与政策在非洲之角地区及其成员国中严重受
学位
大量堆置的粉煤灰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土地侵占和环境污染,其超细化、规模化利用是资源可持续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目前粉煤灰利用呈现低效、低值、高能耗等关键行业痛点,超细粉碎对粉煤灰高值化、规模化利用至关重要,传统粉碎技术因不能超细化或大型化等诸多不足限制了粉煤灰大规模利用,急需研发规模化的粉煤灰超细粉碎工艺、技术和装备。为此,本文采用工业余热制备过热蒸汽作为粉碎介质实现粉煤灰的规模化、低成本超细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