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IA期浸润性肺腺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医疗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早期浸润性肺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往往有着较好的预后,但不同病理亚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分析和探讨病理IA期浸润性肺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不同病理亚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临床医学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后,术后病理明确为IA期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共435例,病理分型诊断标准严格按照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型肺腺癌分类标准,将患者按照病理亚型分为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实体型及变异型六组。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IA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具体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和随访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病理亚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同时采用电话询问、门诊复查情况系统查询以及病案室归档资料查询等随访方式,了解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转移,研究终点为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时间,随访时间截止至2020年12月底。探究各临床特征资料与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情况的相关性,筛选出可能与预后有关的影响因素并做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分析比较不同病理亚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所有统计资料通过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病理IA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共435例,分析得出与复发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P=0.011)、吸烟史(P=0.001)、T分期(P=0.028),家族史(P=0.006)、病理亚型种类(P=0.018)、所含病理亚型数量(P<0.001)、含微乳头成分(P<0.001)、含实性成分(P<0.001)、含微乳头或实性成分(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01)、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0.020)、癌胚抗原水平(P<0.001)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P=0.01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14)、吸烟史(P=0.001)、T分期(P=0.017)、家族史(P=0.002)、病理亚型种类(P=0.024)、所含病理亚型数量(P<0.001)、含微乳头成分(P<0.001)、含实性成分(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结细胞比值(P=0.001)、癌胚抗原水平(P<0.001)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P=0.012)显著影响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年龄(P=0.012)、吸烟史(P=0.007)、家族史(P=0.010)、病理亚型种类(P=0.043)、所含病理亚型数量(P=0.001)、含微乳头成分(P<0.001)、含实性成分(P<0.001)、癌胚抗原水平(P=0.001)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P=0.002)显著影响患者的总生存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年龄(P=0.026)、所含病理亚型数量(P=0.004)、含微乳头成分(P=0.001)和含实性成分(P=0.031)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P=0.009)和含微乳头成分(P=0.001)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表明,年龄越大,有吸烟史,T分期越高,有家族史,所含病理亚型数量越多,含微乳头成分,含实性成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越高,癌胚抗原阳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IA期浸润性肺腺癌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77.4%和86.5%。不同病理亚型的预后存在差异性,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实体型、变异型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2%、79.0%、81.4%、67.8%、66.3%、74.9%,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98.1%、93.2%、89.3%、80.7%、79.6%、78.2%。运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可得不同病理亚型在吸烟史(P=0.034)、T分期(P=0.010)、家族史(P<0.001)、所含病理亚型数量(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01)、癌胚抗原水平(P=0.017)、影像学表现为分叶征(P=0.041)、毛刺征(P=0.015)和胸膜凹陷征(P=0.033)上存在显著差异性。进一步分析显示,微乳头型和实体型两种病理亚型和其他亚型比起来,有吸烟史者、T分期更高者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者所占比例更高,微乳头型、实体型、变异型在癌胚抗原阳性、有家族史、所含病理亚型数目较多者的比例上显著高于贴壁型、腺泡型和乳头型,同时在影像学表现上更容易出现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结论:1、年龄、吸烟史、T分期、家族史、病理亚型种类、所含病理亚型数量、含微乳头成分、含实性成分、含微乳头或实性成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癌胚抗原水平以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与IA期浸润性肺腺癌的预后有关。2、年龄、所含病理亚型数量、含微乳头成分和含实性成分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含微乳头成分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不同病理亚型的预后及临床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贴壁型预后最好,乳头型和腺泡型其次,微乳头型、变异型和实体型预后较差,且在临床特征上更倾向于恶性征象。
其他文献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同时也保障了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然而,大量研究发现细菌可以进化出一系列策略去抵抗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如基因介导的抗生素耐药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策略——抗生素耐受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抗生素耐受性指细菌基因型为敏感却表现出耐药表型。抗生素耐受性产生大大降低了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危机。然而,目前对于诱导抗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其血清型达2600多种,其中鸡白痢、鸡伤寒引起禽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沙门氏菌作为家禽体内的常在菌,主要寄生于家禽肠道。沙门氏菌复杂的血清型和较高的感染率对养禽业的危害相当严重。在集约化养鸡场中当鸡群发生鸡沙门氏菌感染时,选择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仍是最主要的防治手段。但抗微生物药物选择不当甚至滥用不但会降低药物防治效果,而且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为控制沙门氏菌感染,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程度的逐渐提高,以及政府部门生猪增产保供工作要求的不断加码,病死、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病死畜禽的不当处置给人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很大隐患。不妥善的处理极易造成传染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扩散,畜禽尸体中可能存在的抗生素、重金属、有毒物质,以及尸体腐烂分解后产生的氨、胺、硫化氢、甲硫醇等气体
目的:观察慢性创面植皮手术前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is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溶液灌洗与仅用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灌洗的临床疗效,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慢性创面植皮术前创面床准备治疗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无手术指征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基于SIRI建立SCLC患者预后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1、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手术治疗的初治SCLC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26.0软件以2:1的比例随机抽取患者纳入训练集,剩余患者纳入验证集;2、绘制ROC曲线,并通过
目的: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免疫表型表达、临床相关指标,与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临床MM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血液科初诊并治疗的8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的骨髓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CD20、CD45、CD19、CD81、CD56、CD
目的: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影像学临床特征等相关参数,探讨分析SISMAD经过保守治疗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发生血管重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出院
目的:观察自体阔筋膜移植编织缠绕包裹缝合治疗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探究其临床效果,并与(?)长屈肌腱转位进行比较,为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跟腱断裂患者。纳入病例的标准:(1)闭合的陈旧的跟腱断裂,病程大于4周;(2)接受自体阔筋膜移植或(?)长屈肌腱转位手术治疗。排除病例的标准:(1)双侧跟腱同时断裂等影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对患者造成巨大困扰,肠道微生物和细胞因子参与了 IBD的发病过程。肝螺杆菌(Helicobbacter hepaticus,H.hepaticus)在某些易感小鼠品系中引起慢性肠炎,被广泛用于IBD肠炎模型的建立。IL-17作为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在H.hepaticus致肠炎模型中作用未得
目的:既往观察性研究表明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但因缺乏长期系统性比较研究结果支持,其临床推广应用受限。本研究采用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无晕厥发作的轻中度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学评分及客观辅助检查结果,客观评价其长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参仙升脉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支持,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最终共纳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