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和机制分析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同创新是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产业集群升级转型的有效途径。相比起企业闭门造车,协同创新可以发挥我国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企业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禀赋的合作,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创造更高的企业研发能力,推动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市场的学习和进步。然而协同创新在实际中却面临重重困难,我国产业集群也呈现出“重聚合,轻协作”的状况。协同创新在企业内部研发的要求基础上,对企业提出了除技术、人员和资本之外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建设高效的多方合作协同机制,包括风险收益划分、信息沟通、跨组织的人员管理等,导致企业协同创新相比独立创新更难实现。本文认为,金融作为服务提供方,可以通过参与协同创新并提供多角度服务来解决企业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金融发展除了给予企业资金支持以外,还可以在规模扩张和效率提高中,通过直接参与的形式深入协同机制的组织架构建设和研发创新的全过程当中,金融发展对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全面,产生的影响越大。本文构建了综合协同创新分析框架,将金融发展纳入到机制当中,由企业协同创新活动所需的要素切入,分析金融发展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在不同路径中的表现。本文通过上水公司数据检验了这一影响机制,并讨论了金融发展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首先可以通过资本参与,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自发挑选优秀的创新项目进行投资、或者让高技术企业进行上市融资,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资金池规模和活跃性,刺激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活动。其中,金融机构类金融和股权类金融的规模扩张都可以起到相似的正向促进效果,但债权类金融作用则偏弱。(2)金融作为服务方,参与合作创新活动本身可以通过第三方监督和激励来改善合作机制,进而提高机制运行效率并产生溢出效应。股权和债权构成的直接模式金融发展,可以通过规模扩张提高对协同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产生更广泛的溢出效应,但是金融机构类由于无法深入企业内部决策导致该路径失效。(3)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给予投资资金来分担和协调企业的前期成本压力,提高企业资金流转速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达到鼓励企业协同创新的目的。但是只有在竞争压力下,资本本身主动寻求和匹配高风险方向,才能打通这一路径,所以目前股权类金融发展可以通过这一路径影响企业协同创新。(4)金融发展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分享平台,将企业内部资源和技术信息通过安全有效的方式分享给合作方,降低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程度来激励企业协同创新的意愿。目前金融机构类、股权类和债权类都能够通过效率的提升,对信息起到调节和共享的作用。最后,本文基于金融发展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四条影响路径构成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机构和证券金融服务在规模和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提出了四条建议来促进我国企业协同创新水平:(1)在保障金融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金融业的整体规模。(2)要着重发展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稳步推进股票市场注册制的实施,尽可能吸收我国优秀的企业。(3)需要重视金融效率的发展,特别需要提高银行业的竞争能力。(4)改善金融融资渠道的结构,提高金融发展的整体效率。
其他文献
用人单位行使其惩戒解雇权单方解雇劳动者往往会导致进一步的劳动纠纷,进而使得双方通过劳动仲裁和司法手段解决争议。用人单位拥有对为不当行为劳动者进行惩戒,保障自身生产经营秩序的权利,但用人单位依据用工自主行使惩戒权不得滥用以至于损害劳动者权益。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仅对惩戒解雇的制度依据、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工会的监督进行规定,尚未形成系统的规范指引,相关规则较为碎片化;在学术研究中,涉及用人单位惩戒权、
学位
流动质押是我国社会实践中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担保方式,与传统质押不同,质押财产在质权存续期间可以变换。质押监管模式下的流动质押中债权人并不直接占有质押财产,而是由监管人对质押财产代为占有、保管。流动质押尚未被我国法律法规所明文规定,司法实践在认定质押监管的性质、责任和流动质押的效力存在分歧,学界关于质押监管中的法律关系、监管人承担责任的形式和流动质押的设立、优先顺位等问题的看法也不尽一致。本文主要围绕
学位
本文将日照权放在城市的背景下进行讨论,是因为在乡村的建筑建设中,他们的土地资源并不紧张,只要双方公平诚信的遵守相邻关系,他们可以私下约定通风、景观、日照的分配。而城市中,因为房屋和人口高度密集,不仅土地资源变得紧缺,城市的环境利益资源也逐渐紧缺,日照利益作为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利益,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有关于日照权的纠纷。日照利益的妨害首先影响到的就是“邻居”,因此在司法实
学位
自1992年《民诉法意见》生效以来,我国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该制度在执行程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就解决实务问题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就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而言,关于参与分配制度的规定在数量上屈指可数,且散落在《执行规定》《执行解释》《民诉法意见》当中。由于规定出台的历史时期、功能定位、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各规定之间亦存在着诸多的冲突。分配方案异议之诉,作为参与分配制度的
学位
学位
停止侵害作为著作权侵权纠纷中遏制侵权行为最为直接的救济形式,其原则性适用的地位在立法及司法上被普遍认可。但著作权本身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其客体一定程度上兼具私人商品及公共商品属性,而完全以一般财产权的逻辑进行著作权侵权救济在有些情况下不免要面临利益失衡的诘问。实践中出现有司法者突破现有的裁判惯性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做出侵权不停止的判决,但在立法上仅有部分司法文件针对知识产权领域内停止侵害的适
学位
2014年3月15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其中,对网络交易等新的购物模式进行了规范,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至此,我国拥有了关于网络交易的综合性法律。法律虽然越来越完善,但抖音、小红书等火爆的UGC社区中出现的新网络交易模式——C2B交易模式
学位
学位
在经历全球性金融危机,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持续的贸易战之后,各国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进一步加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阻碍企业融资,并且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由Baker等(2016)编制的全球EPU指数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EPU指数自2008年来波动都比较频繁,尤其是我国的EPU指数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均高于全球EPU指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当前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学位
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了一裁终局制度。此种仲裁与商事仲裁中的“一裁终局”有着显著的差异。商事仲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纠纷,且商事仲裁需从事商事活动的双方主体一致同意,得以排除法院的管辖;而劳动仲裁调整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不平等属性,劳动仲裁中的“一裁终局”是以强制规定为依托的。一裁终局制度有其历史根源脉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劳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