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代历史遗存可持续性保护策略探索——以肇庆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c88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其内涵已涉及物质形态保护的方方面面,近代历史遗存也逐渐被纳入保护的范畴,但近代历史遗存中“非物质”的动态发展特征,使得传统的静态保护不能适应其变化而造成破坏。如何进一步探索近代历史遗存中“非物质”保护的理论,实现近代历史遗存的生存也因此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的分析,指出了遗产保护的“物质——非物质”发展之路,其中与物质形态相互依存的非物质内容,是城市历史地区保护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文化”、“人”和“功能”三个非物质要素出发,提出了实现遗产生存的可持续性保护概念。在此基础上,具体化到近代历史遗存中,总结其中非物质三要素的内涵以及对物质形态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近代历史遗存可持续性保护的目标与原则,提出了可持续性保护的关键——文化核心传承、人的城市生活需求和功能复兴。 分别就三方面具体分析,总结其内容构成体系,并将成果应用到肇庆府城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层面,形成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及规划框架。
其他文献
文化景观作为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在1992年被纳入《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代表的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阐明了以地域为基础实施的遗产保护的本质特征。文化景观是
从1997重庆直辖以来,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有了长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把“居者有其屋”作为始终的追求,进而对自己的生存居住环境品质也
随着石林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使石林地区在整个旅游和文化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更加要求其对地区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撒尼民居是其保护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为深圳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深圳城市的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与分化,这是深圳城市低收入阶层生活空间分异产生、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随着城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许多城市都存在。特别是昆明城市面积小,用地非常紧张,场地有限,因此城市立体绿化已成为昆明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更新改造中的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随着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深入,城市规划工作者们认识到,仅停留
民居,是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官式建筑不同,传统民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是承载一地历史以及地域文化
高层建筑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有如"双刃剑",它一方面象征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反映出我国城市建设的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突破原有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呈外拓式扩张和蔓延,造成城市边缘或外围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自然山体、水体,包括河道、湿地、风景林地等公共性自然风景
传统戏场是指中国传统的、形式区别于现代剧场及西方剧场的特定的观演场所,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宝贵的遗产却在不断地消逝。因此,研究传统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