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底图像分析技术探讨AMD眼底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将中医证型与眼底图像特征中的客观指标联系起来,分析其内在的关系,为把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类型测量作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tinal pigment epitheliitis ARMD)病情评估的客观指标提供客观理论依据;2.设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脉络膜标定算法,类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检测,将脉络膜厚度数据纳入到OCT的临床检测;3.为建立数字化中医目诊系统提供理论支持,为中医目诊仪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和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AMD患者200名,根据证候量表将患者分为脾虚湿困证、阴虚火旺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两虚证4种证型患者各50例,同时选取本院体检中心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5组。记录一般资料、证候信息,并使用OCT测量黄斑区脉络膜、视网膜厚度,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及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GGA)检测不同证型中渗出性AMD患者CNV的类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MD患者200例(患眼200只),其中男性96例,女性10 4例,平均年龄61.34±15.25岁(50-70岁)。正常对照组50例(50只眼),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0.34±9.61岁(50-7 0岁)。经统计分析,各组间呈均衡性。2.200例AMD患者中有200例出现眼底改变,占100%。AMD患者的黄斑部改变出现频率依次为:亮点不清(85.50%)>硬性渗出(69.00%)>玻璃膜疣(60.00%)>色素紊乱(59.50%)>软性渗出(41.00%)>出血(36.00%)>囊样水肿(34.00%)>亮点清(14.50%)>裂洞(1.50%)。3.黄斑部改变的中医证型分布具体为:硬性渗出(74.00%)在脾虚湿困中所占比例最高;亮点不清(98.00%)、色素紊乱(98.00%)在痰瘀互结中所占比例最高;硬性渗出(80.00%)、出血(62.00%)亮点不清(100.00%)在阴虚火旺中所占比例最高;玻璃膜疣(92%)在肝肾两虚中所占比例最高。4.不同证型平均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视网膜厚度具有相关性,阴虚火旺证与痰瘀互结证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视网膜较脾虚湿困证与肝肾两虚证厚(P<0.05),痰瘀互结证与阴虚火旺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困证和肝肾两虚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 D患者中阴虚火旺证和痰瘀互结证的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厚度值高于脾虚湿困证和肝肾两虚证。5.不同证型中,脾虚湿困组与肝肾两虚组诊断出典型CNV的百分比相对较低,而阴虚火旺组与痰瘀互结组诊断出典型CNV分别占77.14%、68.09%,均高于脾虚湿困组与肝肾两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D患者黄斑部改变常见表现为亮点不清、出血、硬性渗出、色素紊乱等,AMD眼底特征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AMD患者中阴虚火旺证和痰瘀互结证的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厚度值均高于脾虚湿困证和肝肾不足证。当眼底照相、OCT、FFA、ICGA等出现明显硬性渗出时,多考虑脾虚湿困证;出现明显出血或水肿时,多考虑阴虚火旺证;眼底出现色素紊乱时,多为痰瘀互结证;出现明显亮点不清、硬性渗出而无其他特殊改变时,多为肝肾两虚证。
其他文献
目的:方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载体,利用药效物质的协同来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相关研究显示,方剂功效与其组成药物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深度学习作为拟合非线性关系的有效技术,在方剂功效研究中主要为模型的简单调用,忽略了方剂数据自身的特点与中医复杂的理论背景,导致模型学习效果不佳。本研究借鉴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研究方法,融合中医理论,提出一种“预训练+微调”形式的药向量预训练模型,同时结合方剂数据的特点提
学位
目的:分析儿童肠结核的临床特点,增强对儿童肠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并被诊断为“肠结核”的62例儿童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一般资料:62例患儿中,女性患儿占比43.5%,男性患儿占比56.5%;农村患儿占比72.6%,城市患儿占比27.4%;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3.7岁;入院前病程1天-1年余不等;中位住院
学位
目的: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研究人类疾病的作用机制,破解其遗传基础是目前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随着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降低传统生物实验研究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研究人员基于大量的生物医学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挖掘潜在的有利于疾病相关研究的信息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当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关注疾病致病基因的预测,对症状相关的基因预测研究相对较少。症状作为疾病最为直接可见的表
学位
目的:临床中使用皮瓣移植技术解决软组织及皮肤缺损,但术后皮瓣愈合不佳一直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借助大鼠腹壁浅动静脉皮瓣模型,应用三七,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观察并研究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是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三七低剂量组)、D组(三七高剂量组)。A
学位
目的:为分析方剂配伍与其功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改进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方剂功效,同时构建结合集成学习的多标签分类模型对方-效关系进行研究,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提供依据,也为分析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新途径。方法:首先,选取中药属性、中药功效作为特征,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实现中药的编码并构建药向量、方向量,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包含中药特征信息的统一定长编码数据。其次,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学习模型Text
学位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证素及用药规律分布特点,为今后此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2012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例,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患者病例资料343例。(1)中医证素研究:将病例中的一般情况、四诊信息,依据朱文锋《证素辨证学》中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判定其病位、
学位
目的:利用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性别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寒湿困脾型泄泻模型及藿香正气散干预对雄性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Ⅰ.选体质量在16 g-18 g的SPF级昆明小鼠12只(雌雄各半),自由喂养8周后处死,测定血清性激素,无菌收集肠道内容物与肠道黏膜,采用第二代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并进行结果分析。Ⅱ.选体质量在18 g-20 g的SPF级雄性昆
学位
目的:编制EGFR-TKI皮肤不良反应知信行量表,形成调查护理人员EGFR-TKI皮肤不良反应知信行水平的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对相关护理人员的质性访谈,提炼主要内容,形成EGFR-TKI皮肤不良反应知信行量表初稿。请20位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整合专家意见,对量表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30名护理人员进行预实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量表条目进行分析和
学位
目的:通过筛选DNA羟甲基化差异基因,构建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易感基因调控网络,以方测证,探讨养心通脉方对早发冠心病血瘀证DNA羟甲基化差异基因的表达作用,从基因表达-病证结合-中药干预的系统生物学角度出发为早发冠心病个体化差异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1)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静脉血,使用DNA羟甲基化芯片技术和m RNA芯片技术检测早发冠心病血瘀证DNA羟甲基化差异基因表
学位
目的: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模型及其评估等相关理论,建立乳腺癌患病风险预测模型,旨在筛查高危人群并找到与患乳腺癌相关性极强的危险因素(特征)。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来说,传统诊断主要采用临床触诊、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这些方法容易受到图像质量、诊断医生视觉疲劳等因素发生漏诊、误诊。医生借助数据挖掘涵盖的算法模型能够在出现症状之前对有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病人提早预测,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