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蚊虫监测结果分析及气象因素对蚊密度影响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江阴市蚊虫监测结果,探索气象因素对蚊密度的影响,为蚊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收集2008年-2017年江阴市蚊密度监测资料(采用诱蚊灯法在5种不同生境监测,5种生境包括:牲畜棚、农户、医院、公园、居民区);通过江阴市气象局,系统收集2009年-2014年气象资料,包括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雨量(mm)、日照时长(h)、气压(hpa)、风速(km/h)、相对湿度(%),EXCEL录入数据资料。统计分析江阴市2008年-2017年常见蚊虫种类、各蚊种的构成,以及蚊密度分布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蚊密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蚊密度与气象因素的线性关系;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蚊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联程度。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包括R 3.5.1、SPSS 22.0等。结果1、2008-2017年江阴市共捕蚊21182只,蚊密度为1.06只/(灯·h)。捕获的蚊虫隶属2亚科4属5种,其中淡色(致倦)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捕获蚊虫总密度呈波浪式上升,在2014年达到高峰,为1.60只/(灯·h),随后又下降。所监测的5种生境中以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为1.90只/(灯·h),各生境均以淡色库蚊为主,但不同生境的蚊种构成不全相同(χ2=997.42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高峰出现在7月,为2.59只/(灯·h)。不同蚊种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不同,其中淡色(致倦)库蚊呈单峰曲线,骚扰阿蚊呈双峰曲线,三带喙库蚊则呈三峰分布。不同生境中各蚊种蚊密度均呈单峰曲线,且均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牲畜棚峰值最高,为3.99只/(灯·h),居民区峰值最低,为0.94只/(灯·h)。2、2009年-2014年蚊密度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与平均风速有负相关关系,与平均气压、降雨量无相关关系(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最低气温纳入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0.071X3-0.088,调整R2为0.679,模型拟合优度欠佳。4、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显示,月平均气温对于蚊密度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 1.053(1.022,1.085);最低气温对于蚊密度的 RR=1.050(95%CI:1.026~1.074),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江阴市蚊虫主要防治对象是淡色(致倦)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牲畜棚、农户是重点控制生境,建议在每年7月份蚊密度高峰来临之前采取综合措施灭蚊,且要在冬季杀灭越冬蚊。2、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蚊密度有正相关关系,是制约蚊虫生长的关键因素。温度过低易导致发育减慢,或者幼虫和蛹阶段无法发育,成年后将无法生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蚊密度变化与最低气温有关。3、考虑气象因素对蚊密度复杂影响,以及多元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欠佳,经广义相加模型分析表明,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气温是预测蚊密度较好的气候变量。
其他文献
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由于其病情复杂、发病率高、确诊难和治疗难,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在IBD的众多发病机制中,由上皮紧密连接失调而导致的肠道通透性增强占重要地位。研究表明,Stat6在IBD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乙酰化修饰又广泛存在于STAT蛋白家族的转录调控中。由此我们推测在Stat6中存在着某种乙酰化修饰对IBD的发生发展
学位
第一部分 3D-CTBA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效应研究:一项回顾性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研究目的:本回顾性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应用Exoview软件行术前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并就本中心发现的解剖学变异病
学位
报纸
目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视网膜可能有潜在照射的风险,过量照射可导致视网膜损伤,是严重的放疗晚期并发症,可以损害视力,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本文通过分析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 相关(CRISPR-associated,Cas)核酸酶系统筛选数据,发现乙醛
学位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后易复发,预后效果差。近年来,免疫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GBM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然而,受GBM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影响其免疫治疗疗效欠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GBM产生免疫抑制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M2型TAMs通过分泌各
学位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列于女性癌症发生人数的第二位,其发病率和死亡人数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仅在2021年,全世界宫颈癌的发病人数就有60多万,死亡病人超过30多万。在中国,近20多年来,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人数也一直呈现出上升的态势。然而,宫颈癌的发病和转移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此外,宫颈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学位
目的: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作为一种线粒体酶,主要参与酮体的生成、分解,异亮氨酸分解,脂肪酸分解。最近,临床研究发现,当ACAT1发生基因突变时,可以导致患者酮症酸中毒。据报道,ACAT1还具有乙酰转移酶的活性,而且在多种人类癌症中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由于ACAT1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仍未可知,因此,我们主要探究了 ACAT1在胃癌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对临床不同分期的病人
学位
目的:本研究探索了烟酰胺甲基化转移酶(NNMT)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NNMT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上调的机制;阐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NNMT的转录调控关系;研究在EGFR突变体Ⅲ(EGFRvⅢ)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敲低NNMT产生的生物学功能改变。方法:首先通过 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the Chinese Glioma Gen
学位
丝腺是家蚕幼虫最具特色的器官,也是养蚕学和生物组织反应器研究的靶标组织。丝腺作为高效的动物丝纤维加工单元,其成就了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养蚕业,也发展出丝绸这一世界级中华文化和产业名片。人类对家蚕丝腺的好奇心持续了数千年,相关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掌握家蚕茧丝形成的机理,相关机制研究仍然是重要的课题。本文利用实验室创制的家蚕生物钟基因Period敲除突变体系(Per-/-),从茧型出现显著
学位
目的:研究ADAM28表达水平与黑色素瘤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明确ADAM28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预后工具OncoLnc、肿瘤相关数据库TIMER等转录组学工具,分析ADAM28表达水平与黑色素瘤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式构建过表达ADAM28的黑色素瘤细胞系。在体外细胞实验中,通过CCK-8增殖实验、Annexin V及PI染色等方法分析ADAM28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