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各行各业培养具备实践技能的人才。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的工作技能。为了让更多的中职毕业生顺利的进入社会就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多种因素使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施存在不稳定性,如教材种类繁多、教学目标欠明确、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传统、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学生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等。本研究基于TPACK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框架,即何时、何处使用何种技术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案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本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评价分析法探讨TPACK三个要素(CK,TK,PK)在教学过程中的整合。通过试验分析,说明TPACK框架下的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学习能力。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TPACK理论介绍。介绍TPACK的主要知识和原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观点,TPACK与教师的关系,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课程教学的作用。第三部分为泰勒课程原理介绍。介绍泰勒课程原理的四个要素及与TPACK的关系。第四部分为基于TPACK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介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应用实践的环境,分析TPACK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第五部分为基于TPACK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案例的教学设计。基于TPACK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两个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对课程案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在学期结束,进行质量监测得出基于TPACK课程教学的优势。第六部分总结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TPACK各元素,寻求技术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新的整合,促使TPACK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性作用,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启示,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