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1-x-y>Co<,x>Mn<,y>O<,2>的合成与表面修饰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b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Ni1-x-yCoxMnyO2作为一种新型正极材料,与现有的正极材料LiCoO2相比具有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好等优点,不仅可以应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而且在动力电池等大功率锂离子电池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有的研究表明,要想在大型动力电池中得到应用,LiNi1-x-yCoxMnyO2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其在高电位下的循环性、安全性能、倍率性能、低温性能以及用于实际电池中的胀气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深入的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组分与结构及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对LiNi1-x-yCoxMnyO2在电解液中的界面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性能改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深入的研究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1-x-yCoxMnyO2的过程,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合成了LiNi0.4Co0.2Mn0.4O2,LiNi1/3Co1/3Mn1/3O2,LiNi0.5Co0.2Mn0.3O2,LiNi0.8Co0.1Mn0.1O2四种不同组分的高密度球形正极材料。通过对四种不同组分材料的表征和比较,研究了材料组分与结构、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2)LiNi1-x-yCoxMnyO2的界面电化学研究。成功制备了LiNi1/3Co1/3Mn1/3O2的薄膜电极,并结合粉末电极对该类材料的界面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为LiNi1-x-yCoxMnyO2改性方法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LiNi1-x-yCoxMnyO2的表面修饰及改性机理研究。提出了梯度修饰的概念,并与传统的表面包覆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Al2O3,ZrO2梯度修饰能够明显改善LiNi1/3Co1/3Mn1/3O2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而且不会引起可逆容量的损失。相比之下,采用传统的Al2O3包覆方法虽然也能改善材料在高电位下的循环性能,但会明显降低材料的可逆容量,影响材料的倍率性能。电化学阻抗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Al2O3表面包覆方式对材料进行修饰时,表面的Al2O3层会阻碍锂离子的脱嵌,从而导致锂离子扩散系数下降以及界面电荷转移反应活化能的增加。采用梯度修饰对LiNi1/3Co1/3Mn1/3O2改性后,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明显增加,而其界面电荷转移反应活化能减少,很好的阐述了梯度修饰的改性机理。   本论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为LiNi1-x-yCoxMnyO2的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成功的改善了该类材料在高电位下的循环性和倍率性能,为该类材料的性能改进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也为其他正极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石墨烯于2004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Geim教授等首先获得,它是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蜂窝状结构。自被发现以来,石墨烯便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材料科学和凝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设计合成具有新颖结构、性质乃至潜在应用前景的配合物已成为现代配位化学中的研究热点。配合物自组装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配体的性质、金属离子、阴离子、金属与配体
期刊
要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就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本文在分析了河北省现代服务发展现状及现代服务业人才现状的基础
为了确定盐胁迫下大麦籽粒产量和萌发期生长指标与小孢子培养阶段盐胁迫下愈伤组织产量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以2份大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以下3项研究:(1)诱导培养基中NaCl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制备吸附性能优良的硼吸附剂,以分离提取卤水中的硼。针对这一目标,设计制备了多种硼吸附剂,并对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1.制备了Fe3O4
近年来,随着微流控研究的不断深入,纳流控作为微流控的类似物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新的研究领域。纳流控是指在至少一维尺度上小于100nm的装置上进行的研究和应用。纳米通道的尺寸与双电层厚度、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尺寸相近,使其具有了独特的离子传输性质—浓度极化效应。基于此效应,纳流控界面常被用作微芯片中样品的电动预浓集单元。本论文第一章以芯片毛细管电泳中样品的电动预浓集为主要背景,综述了纳流
本论文对聚酯及其共混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结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