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代谢组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但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却不容乐观,血糖稳态的控制是糖尿病血糖管理的重要部分。持续血糖监测可以帮助评估血糖变异性情况。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患者血糖变异性大,而且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明确相关。众多研究表明代谢物的变化与T1D发病和并发症风险有关。研究目的(1)探究T1D与健康人群代谢谱之间的差异;(2)探索血糖变异性不同的T1D患者代谢谱之间的差异;(3)寻找可用于区分T1D与健康人群及区分T1D不同血糖变异性大小的生物标志物;(4)探究T1D患者血糖变异性与代谢组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年龄、性别、BMI相匹配的T1D患者97例和正常对照38例,采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获取血糖变异性指标,按照血糖变异性大小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对血清和尿液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筛选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并与血糖变异性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1)T1D与健康人群之间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在血清中有牛磺胆酸、酪氨酰-脯氨酸、缬氨酰-缬氨酸和乙酰半胱氨酸,尿液中有可替宁葡萄糖醛酸、四氢醛固酮-3-葡萄糖醛酸和γ-谷氨酰苯丙氨酸,逻辑回归分析后均可以作为区分鉴别的预测因子,联合作为生物标志物在ROC分析中也具有良好的鉴别T1D与健康人的能力(AUC血=0.871,AUC 尿=0.954);(2)血清天冬氨酰-精氨酸、尼古丁葡萄糖醛酸和丙氨酰-脯氨酸及尿液中胡椒诺宁碱和血栓烷B3是TIR>70%或≤70%的主要差异代谢物,且在不同样本中分别联合作为生物标志物具有良好的鉴别T1D患者TIR高低分组的作用。不同血糖变异性T1D患者之间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包括色氨酸代谢、尿素循环/氨基代谢、生物喋呤代谢、嘌呤代谢和胆汁酸合成等;(3)乙酰半胱氨酸和牛磺胆酸与CV、TAR、SD、MODD、MAGE、HBGI分别呈正相关,酪氨酰-脯氨酸、缬氨酰-缬氨酸和四氢醛固酮-3-葡萄糖醛酸分别与TIR呈显著正相关,矫正混杂因素后,缬氨酰-缬氨酸是TIR的独立预测因子。研究结论T1D与健康人群之间及不同血糖变异性的T1D患者之间的代谢谱存在诸多差异。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 T1D患者血糖波动性的机制。通过将代谢组学检测筛选的差异代谢物与已知的临床指标相结合,或许可以对T1D患者进行更好的血糖变异性分层,从而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精细化管理。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目的:探究Akkermansiamuciniphil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肠炎小鼠模型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伪无菌小鼠和SPF小鼠两大组,每组分为空白对照组、DSS组、Akk菌组、Akk菌+DSS组4小组。伪无菌小鼠组通过饮用1周四联抗生素构建肠道无菌环境,之后Akk菌组和DSS菌+Akk组予Akk菌液灌胃,定植3周后,DS
背景和目的:以放射治疗为基础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多种癌症的主要治疗策略,但由于临床上放射治疗的抵抗,导致其疗效欠佳,然而目前放射治疗抵抗的机制尚不清楚。食管鳞癌是我国特色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本文以食管鳞癌作为研究模型,通过构建人源性肿瘤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原代细胞及放射治疗抵抗的细胞系,整合我们实验室前期发现的扩增且在肿瘤组织中相比癌旁组织显著高表达
目的: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肿瘤,无论是从临床病理表型或是分子层面来说。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及靶向测序来筛选胃癌患者显著突变的基因,探讨显著突变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表型以及肿瘤预后的相关性,从而为进一步了解胃癌发生、发展、转移等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标本(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及靶向测序,采用高通量测序识
研究背景及目的:面中部衰老是多层次的复杂变化过程,包括骨骼、支持韧带、表情肌、脂肪组织、真皮组织等。目前对于面中部老化的形态学研究仍缺乏定量数据,在临床上通过注射美容改善面中部老化的操作也存在注射不同层次的进针深度问题,以及填充过量或填充不足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获取B超影像下中国健康成年女性的面中部不同层次厚度随年龄变化的定量资料,并为整形美容外科进行面中部注射填充提供定位、层次等方面的参考。研
肺炎支原体(MP)是影响老年人长寿和儿童健康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但针对MP的人用疫苗全球尚未研发成功,其原因包括MP灭活疫苗免疫原性较差且有免疫激化副反应,亚单位疫苗保护效果不佳,而MP减毒活疫苗存在残留毒力和毒力返祖等副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以流感病毒株作为载体研制MP基因工程疫苗的新思路。流感病毒甲型毒株A/Puerto Rico/8/34(H1N1)(简称PR8)是鸡胚适应株,世界卫生组织将其
目的: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病,其特征为心肌小梁突出及小梁间隐窝深陷。目前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其可能涉及胚胎发育、遗传基因突变、或后天环境因素导致获得性心肌致密化不全,但尚无血清标志物及致病分子通路相关研究。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也尚不明确,国内缺乏随访期长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总结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探索预后相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都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病,在儿童中SLE的发病率要更高一些。尽管SLE和SS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有一些共同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且可以共存于同一患者。SLE患者中约有8.3%-30.0%伴有SS,与不伴有SS的SLE相比,在表现上可
背景: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性肉芽肿疾病,典型病理特征是形成非坏死性肉芽肿结构,约90%累及肺部(包括纵隔淋巴结)。结节病临床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约1/3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形成肺纤维化。结节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环境/职业暴露或外源性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失衡,从而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形成肉芽肿。肉芽肿反复接受
背景和目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ritic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出生后早期就可能呈现危重状态,如不及时干预,自然病死率极高。随着先心病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的救治已成为当前心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随着胎儿超声心动图等产前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分娩前即可明确诊断。然而,目前我国不同医疗单位对围产期心脏畸形的诊治水平存在差
研究目的: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痴呆人口超过5000万,而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约有1800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痴呆最常见的原因,超过痴呆总人数的50%。痴呆患者由于日常生活影响明显、治疗效果差等原因,对照料者和社会医疗系统均造成极大负担。痴呆的正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积极干预对延缓痴呆进展和提高患者整体生存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临床确定诊断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