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无酶葡萄糖传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因血糖高而引起的十分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也是目前已知的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目前,可根据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浓度进行病理诊断,因此,能够快速、准确和连续检测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研究表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具有组成金属储量丰富、成本低、离子交换能力好、催化活性高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电化学传感器功能材料。但以往的研究工作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传统的自上而下制备方法耗时费力且产率低,限制了LDH纳米片的应用。其二,常规制备方法易造成LDH的团聚,从而影响其在电催化等应用中的性能。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获得多孔单层镍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NiFe-PMLDH)的新方法,并进一步将NiFe-PMLDH与石墨烯(GO)复合,获得了超薄镍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LDHNS/r GO),有效地解决了LDH材料存在的易团聚、导电性差和循环稳定性低等问题,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甲酰胺作为抑制剂,通过简单的一步共沉淀法直接合成了NiFe-PMLDH。NiFe-PMLDH单层纳米片含有丰富的孔结构和缺陷,可同时实现纳米片表面活性位点的充分暴露和反应过程中的快速离子/电子转移,从而使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结果表明,NiFe-PMLDH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与大多数的LDH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相比,表现出高灵敏度(5180.00μA·m M-1·cm-2)、低检测限(4.45μM)、宽线性范围(0.01-2.49 m M)和快速的电流响应时间(<1s)。此外,所制备的NiFe-PMLDH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用于人体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也表现出良好的回收率。在甲酰胺水溶液中,通过一步法实现了单层或多层NiFe-LDHNS在GO上的原位生长,并经过简单的水合肼还原获得了LDHNS/r GO复合材料。与NiFe-PMLDH材料相比,LDHNS和r GO的复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活性位点,实现了LDHNS和r GO之间更有效的电荷转移。LDHNS/r GO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更低的电阻率,进一步增强了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性能。另外,通过改变加入GO的含量,制备了LDHNS/r GO-x(x=1、2、3)纳米片复合材料,用于无酶葡萄糖传感检测。其中催化性能最好的LDHNS/r GO-2材料厚度小于3 nm,表现出超薄的性质。结果表明LDHNS/r GO-2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558.18μA·m M-1·cm-2,线性范围为0.001-6.648 m M,检测范围上限是NiFe-PMLDH材料的2.7倍,检测限为0.38μM,响应时间小于0.5 s,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此外,与NiFe-PMLDH修饰电极相比,r GO加入后显著提升了LDHNS/r GO-2修饰电极的长期存放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可用于人体血清样品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表明该传感器在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诊断和监测血糖水平方面的潜在应用。将LDHNS/rGO材料与商用丝网印刷电极SPE结合,制备的修饰电极表现出优异的葡萄糖传感特性,灵敏度为2753.33μA·m M-1·cm-2,线性范围为0.05-6.45 m M,检测限为1.28μM,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这种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成功应用于人体血清中的快速葡萄糖检测,表现出与商业血糖仪一样令人满意的结果,有望用于医疗诊断中的葡萄糖现场检测。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评估人排卵前卵泡中卵丘细胞(cumulus cell,CC)与壁颗粒细胞(mural granulosa cell,MGC)在形态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多方面的差异,从CC及MGC角度进一步探讨卵母细胞成熟机制。研究材料及方法:收集2020年3月到2021年5月份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胞浆内精子注射治疗的177例不孕女性卵泡液中的CC和MG
学位
背景和目的黑素瘤(melanoma)作为常见皮肤肿瘤,其危害性大,死亡率约占所有皮肤肿瘤患者72%。黑素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作为危害公众健康最严重的的皮肤病,对社会造成了巨大、不可估量的经济影响。黑素瘤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尤其是日光暴晒。黑素瘤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导致的,虽然目前前人已经提出一系列的理论,但是具体的明确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除却早期手术完全切除的局限性黑素瘤,尽管使用了靶向药物或免
学位
社会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能源的短缺。传统的化石能源不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这些可再生能源受限于间歇性等问题存在应用上的阻碍。氢能源作为高效而绿色的清洁能源,在能源转换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电化学手段储存可再生能源转变成氢能,然后将氢能应用于燃料电池等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主要的氢能源获取方式是水分解,水分解的两个半反应都是
学位
研究背景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大部分患者为无症状感染,未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宫颈炎、不孕、不育、异位妊娠、输卵管堵塞和早产等,严重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目前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药物主要为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但近年来临床治疗失败的报道日益增多,因此,寻找新方法或新药物治疗CT感染已成为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
学位
锂金属具有高比容量(3860 m Ah 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3.04V vs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归因于不可控的锂沉积/剥离和低的库仑效率,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限制了锂金属在可充电电池中的实际应用。由于固态电解质的高机械刚性和不可燃特性,固态电池有望完全解决锂金属电池中锂枝晶的生长和使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引发的安全问题。钠超离子导体型(NASICON
学位
稀土离子因具有独特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反斯托克斯效应而在上转换发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稀土离子的发光范围可覆盖红外光至深紫外波段。然而,稀土离子的发光转换效率受非辐射能量损失影响较大,限制了高能量光子上转换发光性能,深紫外波段的上转换发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激光的出射需要光学微腔提供增益反馈。因此,通过提高微腔的品质因子,降低发光损耗,实现高能量深紫外激光输出,推动稀土在光学以及生物化学领域进展,具有重要
学位
背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功能减退,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伴有症状的SSS是植入起搏器的适应证。传统的心房电极植入部位为右心耳(RAA,Right atrial appendage),具有操作方便,起搏稳定,不易脱位等优点。但研究发现,右心耳起搏与生理起搏顺序不相符,且会增加心房颤动发生率。随着低位房间隔(LAS
学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型储能器件被人们研究和应用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凭借自然界丰富的钠储量资源以及器件本征的综合了电池与电容器两者优势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而备受关注。然而,钠离子较大的半径导致了电池型负极缓慢的动力学进程以及较大的容量衰减。因此,如何获得具有高性能的负极材料仍然是当下的研究重点。在众多负极材料中,钛酸钠具有嵌钠电位低、层间距较大、晶体结构稳定、环境
学位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逐年增加,这一症状的产生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完整性的损害,这种损害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多样,是一种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且会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植入起搏器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有效手段,这使得植入起搏器的需求持续增加。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会诱发房颤和心力衰竭,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的临床预后存在争议,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 P)比上述两
学位
<正> 临床常遇原因不明的浮肿病人,甚至有些因浮肿多年各处求治不愈。现将笔者临床辨证治疗浮肿二例简介如下: 例一全身浮肿宋××,女、43岁,哈木器厂工人。初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