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其稀缺性决定了人类对能源的消费不可能无限扩张,能源短缺问题带来的能源供需矛盾和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效率问题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焦点。 本文通过对我国30各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在2004-2014年的能源效率测度分别使用传统DEA模型,改进的超效率DEA模型和稳健数据包络RDEA模型进行测度,对三种DEA方法的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合理性研究,最终选取稳健数据包络RDEA模型测算的能源效率进行后续定量分析。经过多重共线性检验、逐步回归,模型最终保留了劳动力、资本投入和能源消耗量三个变量作为投入指标,以经济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产出建立模型,模型解释程度达到59.84%。能源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天津、河北、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海南等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效率值排名靠前,内蒙古、青海这些地域辽阔、能源丰富的地区能源效率也处于国内较高水平,而东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吉林、黑龙江,中西部省市湖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排名靠后。按照国务院对经济区域的划分,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区域来看的话,全国整体水平位于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其中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水平普遍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效率水平次之,中部地区效率最低。 接着进行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利用Tobit模型中最大似然函数的对数形式对不同省市自治区的变量参数进行回归估计,结果显示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第二产业比重越大,产业结构越向高能耗方向倾斜,能源效率越低,二者是负相关关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估计结果显示为负,考虑到现阶段的转型过渡期和贫富差距加大的影响,理论上还是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效率也会越高,东部较为富庶的区域,其能源效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内技术的进步则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不仅在降低能耗技术方面,还在新能源生产、降低环境污染物处理的成本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上越高,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减少,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发展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 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政策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