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边界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既是教师权利,也是教师义务。当下,学生行为问题多样化,衍生出诸多师生间因教育惩戒问题引发的冲突。一方面,教育惩戒权越界行使问题屡有发生,学生合法权益缺损情况严重;另一方面,学生维权呼声高涨,教师管理压力增大。教育惩戒始终是教育实践中无法忽视的问题,而边界不清不仅使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有潜在的越界风险,也使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行使受限。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边界,让教师有更多合理的管教方法而不用担心违法问题,提供教师教育惩戒的法理支撑,规范教师教育惩戒权行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本研究的动机所在。本文以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边界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法、比较研究法等,从法理、制度、实践等层面对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边界进行了多方位分析。首先,对教师教育惩戒权涉及的核心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教师法律地位、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法律性质及教育惩戒中的师生权利关系。其次,分析了中外教育惩戒法律规制,参考与借鉴国外教育惩戒立法的经验,分析我国教育惩戒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从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原则、行使方式、行使范围、行使程序等方面,探讨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边界。最后,结合实践,具体探讨了教育惩戒与侵权行为的界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惩戒权行使中越界行使与行使无力的两极化现象,与教师教育惩戒权制度尚不完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尚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尚未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师生权利救济途径不够畅通等问题密切相关。对此,应完善教育惩戒法制体系,设置教育惩戒分级制度。完善教师教育惩戒监管机制,行使教育惩戒权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权利保护为核心,遵循教育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及比例原则。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以师德促规范。重视教师教育惩戒权行使的正当程序,畅通学生权利救济渠道。对于侵害师生合法权利的情况,为其提供最大程度的法律救济。明确体罚与变相体罚的侵权性质,针对教育惩戒实践中易侵害学生权利,易引发争议的“留置”“停学”“没收”等教育惩戒措施,从实施目的、适用条件、实施场景、时限、程序等层面与侵权行为作出具体区分,为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Kriging代理模型在解决低维工程设计问题中取得了较好的近似效果,但对于高维复杂工程问题效果欠佳。在Kriging近似建模过程中,由于高维问题中样本数据维度过高造成模型计算复杂度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建模过程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甚至建模失败等后果。因此,针对高维Kriging建模的效率和精度进行研究有利于更高效准确地模拟实际高维复杂问题。首先,本文对高维Kriging建模的效率进行研究。将Krigin
学位
在如今数据驱动的时代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实体关系抽取作为知识抽取任务的关键技术来源,在工业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十年里,实体关系的联合抽取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但是针对更为复杂的语境,其性能表现却有待提升。本课题在上述研究背景之下,针对重叠实体关系抽取问题展开相关的研究。基于近年来在各个领域表现优异的预训练模型,使用微调的范式在相关数
学位
聚γ-谷氨酸(γ-PGA)是一种安全无毒且具有可食用性的生物聚合物,可作为增稠剂、稳定剂、抗冻剂等应用于食品中,并且在农业、化妆品、医药等领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废弃物,其综合高值化利用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玉米秸秆经水解后主要产生木糖,伴有少量葡萄糖,且产生甲酸、糠醛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毒性物质。目前,既能高效利用木糖又可耐受秸秆水解液毒性抑制物的聚γ-谷氨酸高产菌株较少。
学位
智能优化算法(也称元启发式算法)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算法,它的寻优过程不依赖于梯度信息,并且便于根据求解问题的特征进行扩展。自1967年遗传算法提出来,已经有上百种智能优化算法被提出。通常,智能优化算法是根据自然环境中的现象构造的,可以被看作为一种对现实策略的模型刻画。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许多使用了不同搜索结构、优化策略的智能优化算法被提出,但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仍需提出具有更优秀的收敛性、更强
学位
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乐趣和文化品位。然而,当前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逐渐流于表层,致使其失去了应有之义。深度学习视角下语文课外阅读的提出与研究是回归课外阅读本质的需要,这对改善当前语文课外阅读表层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对深
学位
网络研修为异地教师建立了连接,但远程分离、缺失沟通的社会线索和非语言信息,导致教师社会存在感和研修满意度不断降低。“虚拟现实仿真”“全息直播课堂”等赋能的课例在研修中屡见不鲜,为远程在场和教学互动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现有的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开展实验研究,借助“M.A.R.K.机器人教育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中“全息裸眼3D设备”等软硬件设备及河南省高校教育信息工程中心的技术支持,
学位
角色分配是推动协作学习有效性发生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在进行角色分配时,大多采用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导致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角色特征,难以进行最优化的人员搭配。从而阻碍了协作学习小组的深度交互、知识的建构以及任务目标达成。如何依据学生的角色特征和其所在协作学习小组的整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角色分配,成为当前小组协作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协作学习中与角色分配有关的研究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在线商务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在传统分销的基础上增设了直销渠道的销售布局。而多渠道布局直接影响了供应链中参与者(特别是传统零售商)的运营效益,由此产生了“渠道冲突”等问题。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制造商们越来越注重产品升级的策略,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不同渠道产品差异化管理和质量改进策略是制造商们常用的策略。但是,以往的研究侧重于需求确定下的质量改
学位
道德利他是道德主体基于道德对象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自觉产生有利于道德对象的利他观念、利他情感并积极践行有利于道德对象的利他行为,是道德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有机统一。道德的本色是利他性,道德利他是道德领域中一种积极的正向现象,而在当今道德领域中,道德旁观、道德冷漠等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强调道德利他是期待缓解道德失范行为,加强道德利他的一个理性思路。研究通过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对道德利他的现状梳理分析
学位
计算思维的培养关乎着我国未来国民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发展。项目式学习作为培养计算思维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极具发展性和研究价值。因此,研究构建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以期为计算思维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准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计算思维、项目式学习、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进一步明晰了计算思维的定义、项目式学习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