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被动房能耗敏感性分析与热工性能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GDGJ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下简称被动房)受到建筑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推动建筑物迈向超低能耗是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严寒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供暖负荷较大。且由于燃煤供暖需求大,供暖季室外雾霾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基于以上两个地域特征,严寒地区实现超低能耗同时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存在巨大的挑战。目前,严寒地区被动房数目较少,且其设计与建造以技术措施为导向,缺乏能耗全局分析与生命周期的性能优化研究。为此,本文从严寒地区试点项目入手,基于后评估发现的问题展开研究工作。首先,对严寒地区首个被动房示范项目的室内环境与供暖能耗运行参数进行了测试,基于现场调研数据对其室内热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和供暖能耗进行了后评估,并与同一小区的普通住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被动房高性能的围护结构可有效提高室内操作温度,且由于设置了机械通风系统,可有效稀释室内CO2浓度。然而,被动房供暖季室内PM2.5超标,说明新风系统对细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足。供暖能耗计算结果表明供暖实际运行能耗高于超低能耗建筑年供暖耗热量指标,偏差达到33.6%。其次,针对新风系统对细颗粒过滤效率不足导致的室内PM2.5超标问题,通过建立颗粒物质量平衡模型,结合连续监测的室内外PM2.5数据与实际换气次数,对过滤器的最小设计效率进行了求解,并分析了过滤器效率对新风系统能耗的影响。以不保证一定天数(5d,10d,15d,20d)的室外PM2.5浓度作为室外设计浓度,分别计算了室内满足WHO标准(25μg/m~3)、我国一级标准(35μg/m~3)和二级标准(75μg/m~3)所需要最小的PM2.5过滤效率,得到过滤器最小设计效率的选择范围。该参数作为后续敏感性分析的输入变量之一。第三,针对被动房设计参数多且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引入敏感性分析来量化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能耗的影响,选择了基于回归的标准秩回归系数SRRC和基于方差的Sobol方法两种方法来评估各参数对建筑能耗的敏感性。对于参数的全局最优化取值,提出以性能目标为导向、多目标优化算法驱动进行自动寻优的建筑性能优化策略。通过对比不同算法,选择改进的遗传算法NSGA-II作为本研究的优化算法,并选择神经网络作为代理模型构建设计参数与性能目标的映射关系。第四,利用Energy Plus建立了严寒地区某被动房能耗模拟模型,对于夏季供冷能耗的模拟设置了自然通风优先的策略。然后对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应用标准秩回归系数SRRC和基于方差的Sobol两种方法,对被动房能耗影响因素进行了全局敏感性分析。发现新风量是影响供暖能耗和总一次能耗最关键的参数,而朝向和外窗的太阳得热系数是影响供冷能耗的主要参数。建筑围护结构参数取值在75%节能标准迈向被动房标准的过程中,对总能耗的影响有限,但却会增加建筑建造的成本,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进行全局优化。最后,针对严寒地区不断增强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带来的节能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以严寒地区某被动房为例,权衡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两个目标性能,对被动房热工设计参数进行了全局优化。首先确立了朝向、外墙和屋面保温厚度、外窗类型、窗墙比(东、西、南和北)和外遮阳悬挑长度9个输入变量,然后通过参数化模拟得到优化变量与目标函数的数据库,接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的适应度函数,最后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对该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满足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碳排放最小的优化设计方案。综上所述,本文对严寒地区首个被动房进行了后评估,结合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新风系统过滤器设计效率的计算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得到严寒地区被动房能耗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最后,从权衡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角度,求解了被动房热工性能设计参数的最优组合方案。本文的研究可为严寒地区被动房室内环境控制、低碳和节能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生物标志物是疾病诊断的可信指标,建立简单、高特异性、高通量、通用性的生物传感平台对于检测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探针(DNA或适配体)作为一种分子识别元件,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易修饰、设计灵活、性质稳定等优点,已经在疾病诊断、监测和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基于探针构象改变的电化学DNA/适配体传感器通常构建在金基底表面,在非金电极表面固定核酸探针往往存在稳定性差、连接效率低以及不可控
学位
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这对能源应用领域的系统研发与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具有两换热介质、可用热源形式多样、热电同时输出且比例可调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余热、废热回收和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场景。本文围绕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所涉及的能量转换机理和高效化构建的科学问题,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其热功转换特
学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燃料多样、全固态、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在碳中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然而,长期工作过程中阴极性能的衰减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商业化应用。ABO3型钙钛矿氧化物La1-xSrxCo1-yFeyO3-δ(LSCF)因在中低温范围内具有离子电子混合传导性、优异的催化活性、与其他元件匹配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等优点而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学位
在水环境持续好转的大背景下,使用最简化的、最适宜的工艺实现饮用水的安全处理是净水技术发展的目标。由历史悠久的河岸过滤(BF)与新兴的膜滤技术组成的岸滤/膜滤组合过滤技术,耦合了BF的自然生物降解和膜滤的高效截留,是一种重视饮用水天然属性、不使用化学预处理、低碳低耗的绿色净水工艺。因此,本课题以BF和纳滤(NF)工艺构建岸滤/膜滤组合过滤技术,系统考察了岸滤/膜滤组合过滤技术在净水过程中的效能与机制
学位
强力霉素(Doxycycline,DC)作为抗生素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及养殖领域。该药物可以通过污废水排放等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和生物个体产生威胁,需要研发从水中去除该药物的方法。钒酸铋(BiVO4)具有利用太阳光降解污染物的优势,将其作为可见光催化剂降解水中DC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传统方法制备的BiVO4在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容易复合,光生载流子很难得到有效利用,污染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环境逐年恶化,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节约与绿色耗能的挑战。我国供暖面积大、耗能量大,进一步降低供暖用能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建筑供暖末端设备释放的热量在室内分配和传递情况对室内供暖热环境、供暖耗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房间中的热源,散热器释放的热量主要以对流换热向室内传递,散热器附近的气流流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散热器向室内释放热量的情况。此外,由于散热器通常被安装
学位
乳脂肪冷却和贮藏会导致脂肪球内三酰基甘油(TAG)的结晶,结晶TAG主要是由长链饱和脂肪酸组成,低温下结晶的TAG趋于形成稳定的β晶型,这部分固态脂的熔点高于人体温度(>37℃)。牛乳脂肪中高熔点固态脂在人体胃肠道环境中溶解、乳化、脂解、消化和吸收是一个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本文研究了高熔点固态脂的形成及形成机理、体外体内的消化吸收特征以及高熔点固态脂代谢机制及对大鼠餐后血脂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天然乳
学位
癌症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近年来,由癌症导致的死亡率显著且不断增长,在两性死亡率中均排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现阶段,癌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仍然以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其中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只适用于局部病灶,对于多数转移性病灶只能采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普遍存在毒副作用大、耐药性强等缺点,因而研发更为安全高效的抗癌药物仍然是癌症治疗的重点之一。本论文以红松萜烯挥发油(terp
学位
发展电催化析氢和脱氯技术的关键之一在于如何构建能够稳定高效产生吸附活性氢的催化剂。本文以实现非贵金属基催化剂高效电催化析氢和脱氯为目标,通过元素掺杂等多种调节策略,制备了O-Ni Co P/Ni2P、N-Ni Co-LDH和I-Ni Co P-LDH三种新型镍钴基过渡金属催化剂。论文重点考察了催化剂的析氢催化活性。同时,以2,4-二氯酚(2,4-DCP)作为典型污染物,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对
学位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替代化石能源进行建筑供暖、供冷以及提供生活热水,多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其中,浅层地埋管换热器及其热泵系统集蓄能和供能为一体,是实现近零能耗建筑,促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一种有效途径。地埋管换热器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部件。影响其换热能力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由于土壤的热量传递能力和比热容有限,在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换热过程中,其周围土壤温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确定影响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