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气条件下煤矿采空区顶板岩系蠕变特性与试验模型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xxhj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采空区顶板岩系的稳定性是地下储气库可储性的关键地质问题,失稳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威胁。煤矿采空区顶板中泥岩、砂岩及砂质泥岩等顶板岩石所占的比例越大,其变形就越大,气体储藏条件就越复杂。顶板岩石的蠕变变形会对煤矿采掘过程中采空区顶板的稳定性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地下储气条件下煤矿采空区顶板岩系蠕变失稳问题,利用RLW-2000型岩石三轴流变仪对砂质泥岩、砂岩和泥岩这三种顶板岩石进行分级加载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了这三种顶板岩石的蠕变试验数据。通过对经典流变组合模型的分析及Matlab最小二乘迭代法的拟合,确定了适合于顶板岩系的经典组合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顶板岩系流变的特点,对这种经典组合模型进行改进和组合,最终得到了更适合描述顶板岩系蠕变全过程的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最后再利用Matlab最小二乘迭代法对三种顶板岩石的蠕变试验数据和得到的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拟合验证。主要研究成果为:(1)、当外界荷载值的大小小于顶板岩石的屈服强度时,顶板岩石在经历初始蠕变阶段之后便进入到稳定蠕变阶段,微观孔隙和裂纹的不断闭合及微观团粒的不断分解产生新的微观裂纹,这两者逐渐趋于平衡,随着时间的发展,顶板岩石的应变变化逐渐变小,趋于稳定状态。当外界荷载超过其屈服强度时,顶板岩石的蠕变开始出现加速现象,出现了可以反映顶板岩系蠕变性质的第三阶段,试样开始产生微观裂纹且发生闭合,微团粒被破坏,颗粒间的连接被严重削弱,大量的微观裂纹汇聚成宏观裂纹,最终导致顶板岩石产生破坏。(2)、由这三种顶板岩石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可以得出:砂岩的强度最大,泥岩次之,砂质泥岩最小。造成砂质泥岩强度相比于砂岩和泥岩更小的原因是砂质泥岩位于砂岩和泥岩的夹层中,两种大小不同的颗粒混合在一起,无法胶结密实,导致了强度的损耗,使得混合有砂岩和泥岩的砂质泥岩强度反而比泥岩的强度还小。(3)、通过对鲍埃丁-汤姆逊模型、广义开尔文模型、伯格斯模型和西原模型等采用最小二乘迭代法进行蠕变试验数据的拟合,可以得出伯格斯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所以,伯格斯模型是描述顶板岩系蠕变特性最理想的基本组合模型。伯格斯模型虽然能较好的模拟顶板岩系蠕变过程中的前两个阶段,但它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更好的模拟顶板岩系的蠕变,在伯格斯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得到了改进的伯格斯模型。(4)、当外界荷载大于顶板岩石的屈服应力时,顶板岩石的蠕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加速现象,为了更好的表达顶板岩系蠕变的加速阶段,需要建立顶板岩系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本构模型,将黏塑性模型与改进的伯格斯模型进行串联,得到了一个能够全面地反映顶板岩系蠕变特性的改进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即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5)、对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的一维蠕变方程进行推导,得到了含系数的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一维蠕变本构模型的方程,并利用方程和试验数据对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进行拟合验证。拟合结果表明:试验数据基本位于拟合曲线之上,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顶板岩系的蠕变发展全过程。对比砂质泥岩、砂岩和泥岩的蠕变曲线拟合情况可以看到,砂质泥岩的和方差最小,泥岩其次,砂岩最大。这说明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不仅可以很好的模拟顶板岩系的蠕变过程,而且对于越软岩石的拟合效果越好,越能够反映其蠕变特性。
其他文献
渡槽结构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上应用较多的主要交叉建筑物之一,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正常运行及工程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作为地基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已有漫长的历史。湿陷性黄土在天然低湿度下具有明显的高强度和低压缩性,一旦浸水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
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已非常广泛,遍及建筑、桥梁、市政、交通、水工、河港、矿业、地下、机场等各个领域。如核电站、高大水坝、海洋平台、很高的电视塔、高层建筑等等。这些
箍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箍筋锈蚀后对结构性能影响较大。但目前对箍筋锈蚀尤其是锈蚀机理的研究很少,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本文从理论上介绍了电偶腐蚀机理,并通
本试验以七层PVC-U排水试验装置作为试验研究对象,位于第七层的主水箱放水,模拟理论中的最不利情况下,采用压力变送器来测量排水管道系统内压力变化的极值和脉动压力平均值,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自21世纪起,大规模的公路新建、扩建中,双向6车道以上公路隧道逐渐兴起。在东部丘陵地区,常伴随着浅埋、富水等复杂地质因素。大跨公路隧道具有开挖跨度
随着现代城市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高低塔斜拉桥的建设越来越多。但桥梁结构一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周围环境变化导致的各种温差不但会影响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甚至
本文主要研究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拌和物的配合比和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主骨架间隙体积优化填充方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讨了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对钢纤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地铁车站基坑正向深、大、近、紧、难方向发展。为了确切掌握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体系的受力规律和安全性状,本文以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支护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桥梁、吊车梁、高速铁路等长期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在工业化进程中被大量的使用。当这些结构使用达到一定年限,就会因为疲劳损伤而需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