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Modality and Aspect of Mood Particle le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rushui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虚词“了”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对于“了”的义项划分,“了”的语法意义,“了”的体标记用法等方面的探讨直到现在依旧是歧见纷出,难于统一。虽然语气词“了”作为完成体标记的用法已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肯定与论证,但是对其句法限制及其认知理据方面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同时,汉语语气词也是表达情态的一种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情态与体都充当句子所指事件的核心图式的背景成分,为事件提供背景信息。而目前有对于语气词“了”的情态与体尚未有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经典的体研究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具体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在陈述句中,语气词“了”在何种句法条件下同时表达情态与体?又在何种句法条件下只作为语气词单表情态?  (2)语气词“了”同时表达情态与体时,潜在的认知理据是什么?  (3)语气词“了”在祈使句、感叹句中分别具备怎样的情态意义?  通过纠正以往对于体的理解方面出现的偏差,一改传统情态研究中的语言偏向,从有界与无界的角度认识了完成体的本质,并从主观化角度重新解读了情态。本文主要结论有:  (1)当语气词“了”关联的是一个有界情状时,它同时表达情态与体,此时它的情态意义是强调先前情状的当时相关性,并将这一相关性背景化;相反,当语气词“了”关联的是一个无界情状,它只作语气词。此时的情态意义是肯定和强调事态的变化。  (2)语气词“了”能同时表达情态与体是由于语气词“了”的情态意义主要源于语气词“了”的完成体用法,因为完成体表达的是发生在两个时点上的两个情状的相关性,构建客观情状相关性的过程也是说话者表达主观态度和看法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情态。  (3)语气词“了”用于祈使句中,其情态意义是用更委婉的语气强调事态的变化,而语气词“了”在感叹句中的所具备的情态意义是对形容词性谓词所指状态的主观肯定和强调。  本文对语气词“了”的情态与体的系统研究对对于外汉语教学、以及现代汉语中其它语气词的情态与体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原型批评理论是由20世纪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诺斯洛普·弗莱建立的、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一种重要文学批评形式,旨在探寻文学文本内在的相似性和象征性。原型是人类经验和命运在
本文运用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理论对索尔·贝娄的《只争朝夕》进行研究。日神的爱和善及酒神的打破束缚,释放欲望可以深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质。小说对资本社会表面
隐喻作为一种日常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并被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做过多次研究。在近几十年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隐喻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传统观点认为隐
本文以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提出的经典话轮转换模型为理论基础,选取美国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与媒体见面》从2011年8月7号到9月25号的节目进行录写,并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自从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在西方,翻译研究者们在译者主体性这一研究方向己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在中国,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在逐步升温。《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双宾结构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很多研究主要从句法结构方面来考察。由于双宾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理论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观点。在语言习得领域,学者们用不同理论和假设对
期刊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要将这样一部经典名著译介给西方读者,译介给其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都大相径庭的英文读者,所要从事的就不仅仅是一部小说的翻
作为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的结合,汽车电子业的发展已驶上了快车道。为协助国内业者了解汽车电子及其相关技术,本刊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了“2004汽车电子技术高级研讨会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犹太裔作家。其作品多以犹太人为写作素材,反映犹太人的生存困境。因此,他被誉为“犹太味”最浓的作家。《房客》便是其反映犹